-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書法鑒賞(微課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99036
- 條形碼:9787302599036 ; 978-7-302-59903-6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書法鑒賞(微課版) 本書特色
本選題《書法鑒賞》的特色是::一是站在美學的角度講清楚書法是什么,書法為什么是一門藝術;二是站在通識教育的角度闡述書法在書體上的演變,在書風上的發展,講清這種演變與發展的深層歷史原因;三是強化美育的育人導向,發掘歷代書法的美育價值,實現本教材的思政功能。 帶你進入書法藝術殿堂,領悟書法之美的好書帶你進入書法藝術殿堂,領悟書法之美的好書
書法鑒賞(微課版) 內容簡介
《書法鑒賞(微課版)》是帶你走入書法殿堂,學習如何鑒賞書法,從而領悟書法藝術美的一本書。它既站在美學的角度闡明“書法是什么”“書法為什么是一門藝術”,又從通識教育的角度闡述了中國傳統書法在書體上的演變、在書風上的發展,并分析了這種演變與發展的深層社會歷史原因。《書法鑒賞(微課版)》共分為五章:導論、書體的演變、書風的發展、書法形式的鑒賞、經典作品賞析,從“識形、賞質、寄情”三個維度講述了如何鑒賞書法,強化了“書法鑒賞”作為高校普及美育課程的育人導向,發掘了歷代經典書法的美育價值,實現了課程思政的教育功能。 《書法鑒賞(微課版)》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公共藝術教育類、人文素養類課程的教材,還可以供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感興趣的社會人士閱讀。
書法鑒賞(微課版) 目錄
**章 導論——帶你走入書法殿堂 1
**節 書法是什么 2
一、問題的提出 2
二、認知書法的幾個維度 4
第二節 書法為什么是藝術 6
一、前人的研究 6
二、書法之美的再認識 7
三、書法家的審美與藝術個性 8
第三節 如何學習書法鑒賞 10
一、書法鑒賞的要求與鑒賞對象 10
二、書法鑒賞的基本標準 11
三、鑒賞書法的方法 16
第二章 書體的演變 21
**節 書體溯源:甲骨文、金文 22
一、甲骨文 22
二、金文 25
第二節 秦系篆體:石鼓文、小篆 30
一、石鼓文 31
二、小篆 32
第三節 書體的隸變:古隸、今隸 35
一、古隸 35
二、今隸 38
三、漢隸的藝術特征與風格類型 41
第四節 書體的草化:章草、今草 45
一、章草 46
二、今草 48
第五節 書體的法則:楷書 52
一、楷書的源起與發展 52
二、楷書的書法特征與“永字八法” 60
第六節 自由的書體:行書 62
一、行書的起源與發展 62
二、歷代行書代表人物 63
三、行書的書法特點 68
第三章 書風的發展 71
**節 審美意識的覺醒:東漢書法藝術的獨立 72
一、審美意識的覺醒與審美風尚的形成 72
二、蔚然成風的學書風尚 73
三、書寫藝術性的提高與工具的改良 73
四、書法批評的理論支撐 74
第二節 風流蘊藉之氣:把脈“晉書尚韻”的時代特征 75
一、“韻”的含義與“尚韻”書風的審美特性 75
二、“晉書尚韻”形成的時代之因 76
三、“晉書尚韻”的審美價值與歷史意義 78
第三節 意法并重、法中寄情:“唐書尚法”的歷史考察 79
一、“唐書尚法”的階段性考察 79
二、“唐書尚法”的成因 82
第四節 我書意造:“宋書尚意”的審美取向與歷史地位 84
一、“意”的含義 84
二、“宋書尚意”的內涵 84
三、“宋書尚意”形成的原因 87
四、“尚意”書風的歷史地位 89
第五節 入晉溯源:元書復古的時代意義 90
一、元書“復古”的原因 91
二、“復古”思想對元代書法的影響 92
第六節 “尚態”“尚勢”:明代書風的一體兩面 94
一、“尚態”:明代主流書風的演進 95
二、“尚勢”:異軍突起的明代中后期書風 99
三、明代書風的歷史審視 101
第七節 從“帖學”到“碑學”:清代書風的變革 102
一、清代帖學書風的演變 102
二、清代碑學書風的興起與發展 104
第四章 書法形式的鑒賞 107
**節 力透紙背 入木三分:筆法的鑒賞 108
一、什么是筆法 108
二、起筆、行筆、收筆的要領 108
三、如何鑒賞筆法 110
第二節 違而不犯 和而不同:字法的鑒賞 111
一、字法的基本原則 111
二、字形結構的一般規律與特征 113
第三節 帶燥方潤 將濃遂枯:墨法的鑒賞 116
一、墨的常識 116
二、墨法與書法用墨的原則 116
三、不同筆墨之法的審美感受 118
第四節 一以貫之 氣脈相連:行氣的鑒賞 119
一、行氣的基本要求 120
二、行氣貫通的方法 121
第五節 疏密得宜 計白當黑:章法的鑒賞 124
一、章法布局的幾個具體方法 124
二、章法的基本原則 130
三、如何鑒賞章法 131
第五章 經典作品賞析 133
**節 書尚婉通:篆書賞析 134
一、見證“牧野之戰”:《利簋》賞析 134
二、金文之范式:《墻盤》賞析 135
三、皇皇鉅制:《毛公鼎》賞析 136
四、豪邁野逸之美:《散氏盤》賞析 138
五、創立規則:李斯《泰山刻石》賞析 140
六、篆隸相兼——《袁安碑》《天發神讖碑》賞析 141
七、至簡至繁:李陽冰《三墳記》賞析 143
八、由質趨妍: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篆書賞析 144
九、破而后立:吳昌碩、齊白石篆書賞析 148
第二節 一波三折:隸書賞析 149
一、大秦與隸變的見證:《睡虎地秦簡》賞析 149
二、隸中之圣:《禮器碑》賞析 150
三、“千古書家一大關鍵”:《曹全碑》賞析 151
四、隸中草書:《石門頌》賞析 152
五、漢隸正則:《西狹頌》賞析 153
六、樸拙雄強:《張遷碑》賞析 154
七、渴筆八分:金農《梁楷傳論軸》賞析 156
八、古隸新貌:伊秉綬《“政成心逸”五言聯》賞析 157
第三節 金戈鐵馬:魏碑賞析 158
一、大刀斫陣,勢雄力厚:《始平公造像記》賞析 158
二、遒勁聳拔,高古秀逸:《張猛龍碑》賞析 159
三、率真自然,沖和簡約:《元楨墓志》《元倪墓志》賞析 160
四、微妙圓通,典雅雋秀:《張黑女墓志》賞析 162
五、飛逸脫俗,翩翩欲仙:《石門銘》賞析 163
六、古厚樸茂,瑰姿異態:《爨寶子碑》《爨龍顏碑》賞析 164
第四節 法之極致:楷書賞析 166
一、楷祖之書:鐘繇《宣示表》賞析 166
二、圭臬圣寶:王獻之《洛神賦》賞析 167
三、蒙章范本:智永《千字文》賞析 169
四、天下**銘: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賞析 171
五、大唐氣象:顏真卿《勤禮碑》賞析 173
六、心正則筆正:柳公權《玄秘塔碑》賞析 174
七、金鉤銀畫:趙佶《秾芳詩帖》賞析 176
八、寓行于楷:趙孟頫《三門記》賞析 178
第五節 字為心畫:行書賞析 180
一、東晉風流,宛如近前:王珣《伯遠帖》賞析 180
二、飄若游云,矯若驚龍:王羲之《蘭亭序》賞析 181
三、超逸神駿,韻法雙絕:陸柬之《文賦》鑒賞 182
四、縱筆豪放,情真意切:顏真卿《祭侄文稿》賞析 183
五、心手雙暢,翰逸神飛:楊凝式《韭花帖》賞析 185
六、無韻之《離騷》:蘇軾《寒食帖》賞析 187
七、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米芾《蜀素帖》賞析 189
八、筋骨強健,體勢奇崛:楊維楨《城南唱和詩卷》賞析 190
第六節 筆走龍蛇:草書賞析 192
一、章草范本:皇象《急就章》賞析 192
二、法帖之祖:陸機《平復帖》賞析 193
三、書論雙絕:孫過庭《書譜》賞析 194
四、筆歌墨舞:張旭《古詩四帖》賞析 195
五、天下**狂草:懷素《自敘帖》賞析 196
六、隨人作計終后人:黃庭堅《諸上座帖》賞析 198
七、性功并重:祝允明《前后赤壁賦卷》賞析 199
八、書林迷蹤:徐渭《杜甫懷西郭茅舍詩軸》賞析 200
九、天真淡遠,古雅空靈:董其昌《草書七言詩軸》賞析 201
十、“尚勢”之巔:王鐸《草書杜律卷》賞析 202
參考文獻 205
書法鑒賞(微課版) 作者簡介
蔡罕,浙江傳媒學院公共藝術教育部主任,歷史學博士,教授,浙江省書法研究會主席團委員,浙江省高校書法教育協會理事。曾任教于杭州大學、浙江大學、浙江萬里學院。目前擔任《書法鑒賞》等課程的教學,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美術史、新聞史、書法教育研究,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有《北宋翰林圖畫院及其院畫研究》《寧波新聞傳播史》《傳播學神域下的企業文化研究》等著作。曾獲寧波市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擔任2018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托項目“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子項目《清畫全集》的首席專家。書法作品入選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浙江大學雙甲子書畫展”,多幅書法作品被浙江大學、杭州大劇院、杭州日報社等單位收藏。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