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法評論(2020年第1卷 總第33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63916
- 條形碼:9787519763916 ; 978-7-5197-639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法評論(2020年第1卷 總第33卷) 內容簡介
《刑法評論》研究范圍涵蓋中國刑法、外國刑法、比較刑法、區際刑法與靠前刑法等方向。主要設立“熱點研討”“學術爭鳴”“專題論壇”“對談刑法”“司法實務”“靠前刑法”“域外法治”“刑法學者”“動態與信息”等欄目。
刑法評論(2020年第1卷 總第33卷) 目錄
目錄
理論探索
風險社會下刑事政策的基本立場/李衛紅
新中國刑事政策演進之思辨/司冰巖
論人工智能無責任能力的刑法主體地位/陳冉 達朝玉
論危險結果的基本屬性/董澤史
程序法視野中的罪數論/楊杰輝
關于恐怖主義概念的研討/趙遠 余璇
立法研究
后勞教時代輕罪制度的構建/趙麗榮 郭理蓉
新時代背景下的輕罪治理模式/劉傳稿
設立故意傳播艾滋病罪:刑法對艾滋病性傳播的規范/蔚澤洋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之目的研究/李睿
司法實務
論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認定/陳穎 賴早興
論非法經營罪之“行”“刑”銜接/黃云波 白冰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高空拋物案件中的司法適用/曹宇翔 劉科
論逃稅罪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羅素敏
疫情期間網絡謠言犯罪的認定問題——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為例/劉易霖
涉疫網絡謠言的刑法適用研究/魏玲
論傳染病防治失職罪的“四性”特征及其實踐認定/單奕銘 單碧霄
我國受賄案件量刑地區差異實證研究——基于2019年受賄案件判決書的分析/章琦 周振杰
論中間人截留賄賂款的刑法規制/商浩文 李濟芳
域外法治
終身責任的制度漏洞和補救措施/肯特·羅奇(Kent Roach)著 蔣娜 付一方 張安澤譯
全國刑法學術年會
理論探索
風險社會下刑事政策的基本立場/李衛紅
新中國刑事政策演進之思辨/司冰巖
論人工智能無責任能力的刑法主體地位/陳冉 達朝玉
論危險結果的基本屬性/董澤史
程序法視野中的罪數論/楊杰輝
關于恐怖主義概念的研討/趙遠 余璇
立法研究
后勞教時代輕罪制度的構建/趙麗榮 郭理蓉
新時代背景下的輕罪治理模式/劉傳稿
設立故意傳播艾滋病罪:刑法對艾滋病性傳播的規范/蔚澤洋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之目的研究/李睿
司法實務
論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認定/陳穎 賴早興
論非法經營罪之“行”“刑”銜接/黃云波 白冰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高空拋物案件中的司法適用/曹宇翔 劉科
論逃稅罪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羅素敏
疫情期間網絡謠言犯罪的認定問題——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為例/劉易霖
涉疫網絡謠言的刑法適用研究/魏玲
論傳染病防治失職罪的“四性”特征及其實踐認定/單奕銘 單碧霄
我國受賄案件量刑地區差異實證研究——基于2019年受賄案件判決書的分析/章琦 周振杰
論中間人截留賄賂款的刑法規制/商浩文 李濟芳
域外法治
終身責任的制度漏洞和補救措施/肯特·羅奇(Kent Roach)著 蔣娜 付一方 張安澤譯
全國刑法學術年會
展開全部
刑法評論(2020年第1卷 總第33卷) 作者簡介
趙秉志,男,1956年生,河南南陽人。前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及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法學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首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兼任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副主席、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
書友推薦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