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2021散文(21世紀年度散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59895
- 條形碼:9787020159895 ; 978-7-02-01598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21散文(21世紀年度散文選) 本書特色
《時間里的母親》:胡學文的寫作,一直有莊稼一樣的質樸,也有大地般的厚實,他對故鄉的深情,使他目光專注、用語懇切。 ——2021南方文學盛典 《親愛的“泥水妹”》:她以女性視角記下她所見到的建筑工地上的女性面孔,在她的筆下,這些女性固然是某某的妻子,某某的母親,但是,在工地上,她們也是創造價值的獨立個體。這部作品讓人認識到,盡管很多人認為工地勞動并不適于女性,但事實上,女性在這里參與的工作性質與男人無異,她們與男性是平等的。彤子使那些不為人知的女性生存變得可見、可感,她使我們看到她們的汗水、辛勞、歡笑,她寫下了我們時代女性勞動者的真實生存現狀。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莉《非虛構寫作與我們時代的女性勞動者》 《遠路上的新疆飯》:作者講述了自己在新疆遠行路上,吃過的一次次難忘的新疆飯。沙灣大盤雞、苦瓜酒、手抓羊肉……這些地道的新疆美食,融于路上風景和行客經歷,帶著獨特的風味。劉亮程筆下的新疆飯,不只是描寫食物,更將新疆人的淳樸好客和少數民族待客風俗、飲食特色等悉數盡顯,字里行間帶著濃厚的煙火人情味。散文語言溫暖,敘事開闊,帶著對人生的思索。在閱讀中,讀者仿佛隨著作者的視線,馳騁在西北廣袤的土地上,行路一半,找一家路邊飯館坐下,聞著新疆飯香,感受味蕾的跳動,內心升起一股暖意…… ——《江南》2021年第4期推薦語 《故道之上》:作家沈念的《故道之上》,真實表現了母親河長江和“江豬子”江豚 的保護現狀,書寫了江豚保護工作者、志愿者們的酸甜苦辣、艱辛付出,道出了新時代可愛的 環保人建設美麗中國的雄心壯志。 ——《青年文學》2021年第10期推薦語 《在那濕漉漉的平原上》:他一如既往地書寫故鄉蘇北平原的風土草木,構筑著一個人的精神地理家園。那些碎片記憶式的人與物事,都在濕漉漉的水霧中被相遇,被講述,被書寫與被遺忘,成為文學中*具疼痛感的一部分。 ——第十三屆“萬松浦文學獎”授獎評價
2021散文(21世紀年度散文選) 內容簡介
秉承我社出版年選的傳統,今年繼續出版《2021散文》年選。本年選不僅收入懷人、記事、游記、書評等常規散文,同時收入學人講座、歷史品評、非虛構寫作等很好作品,增加選本的豐富性和社會影響力。李敬澤解讀《紅樓夢》的文字爐火純青、上天入地,劉亮程《遠路上的新疆飯》寫出人間真意,趙冬梅解讀傳統中國真實觀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孫蒔麥作為新秀將父女關系寫得入門三分。這些精選的作品不僅文字精良,代表了漢語創作的實績,更重要的是,記錄了時代的發展,可以一窺當今中國的情緒與憂思。 《時間里的母親》:胡學文的寫作,一直有莊稼一樣的質樸,也有大地般的厚實,他對故鄉的深情,使他目光專注、用語懇切。 ——2021南方文學盛典 《親愛的“泥水妹”》:她以女性視角記下她所見到的建筑工地上的女性面孔,在她的筆下,這些女性固然是某某的妻子,某某的母親,但是,在工地上,她們也是創造價值的獨立個體。這部作品讓人認識到,盡管很多人認為工地勞動并不適于女性,但事實上,女性在這里參與的工作性質與男人無異,她們與男性是平等的。彤子使那些不為人知的女性生存變得可見、可感,她使我們看到她們的汗水、辛勞、歡笑,她寫下了我們時代女性勞動者的真實生存現狀。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莉《非虛構寫作與我們時代的女性勞動者》 《遠路上的新疆飯》:作者講述了自己在新疆遠行路上,吃過的一次次難忘的新疆飯。沙灣大盤雞、苦瓜酒、手抓羊肉……這些地道的新疆美食,融于路上風景和行客經歷,帶著獨特的風味。劉亮程筆下的新疆飯,不只是描寫食物,更將新疆人的淳樸好客和少數民族待客風俗、飲食特色等悉數盡顯,字里行間帶著濃厚的煙火人情味。散文語言溫暖,敘事開闊,帶著對人生的思索。在閱讀中,讀者仿佛隨著作者的視線,馳騁在西北廣袤的土地上,行路一半,找一家路邊飯館坐下,聞著新疆飯香,感受味蕾的跳動,內心升起一股暖意…… ——《江南》2021年第4期推薦語 《故道之上》:作家沈念的《故道之上》,真實表現了母親河長江和“江豬子”江豚 的保護現狀,書寫了江豚保護工作者、志愿者們的酸甜苦辣、艱辛付出,道出了新時代可愛的 環保人建設美麗中國的雄心壯志。 ——《青年文學》2021年第10期推薦語 《在那濕漉漉的平原上》:他一如既往地書寫故鄉蘇北平原的風土草木,構筑著一個人的精神地理家園。那些碎片記憶式的人與物事,都在濕漉漉的水霧中被相遇,被講述,被書寫與被遺忘,成為文學中擁有疼痛感的一部分。 ——第十三屆“萬松浦文學獎”授獎評價
2021散文(21世紀年度散文選) 目錄
目 錄
??李敬澤 永不完成,雪芹終極之夢
??王安憶 抹去——讀埃萊娜·費蘭特“那不勒斯四部曲”
??傅 菲 楓林渡
??蘇滄桑 船娘
??胡學文 時間里的母親
??彤 子 親愛的“泥水妹”
??孫蒔麥 對岸
??李修文 贊美課
??草 白 帶燈的人
??杜學文 在中土——虞弘與他的世界
??李曉君 暫居者
??劉亮程 遠路上的新疆飯
??陳 河 世上*長的大街
??江 子 有罪的人
??孫 郁 少年詩神
??溫新階(土家族) 草本鄉村
??葉淺韻 生生之木
??塞 壬 緩緩歸途
??潘向黎 世人皆以東坡為仙
??龐余亮 在那濕漉漉的平原上
??祁建青 青稞肖像畫
??法蒂瑪·白羽(回族) 藏一只蟋蟀在耳朵里
??杜懷超 無盡煙火
??單三婭 又到伊犁
??趙冬梅 傳統中國,何為真實?
??李青松 另一種自然
??趙荔紅 上香
??沈 念 故道之上
??楊獻平 張騫的道路:從西安到敦煌
??羅張琴 十里江山
??韓 玉 古琴記
??徐曉華 投帖
??黃德海 深厚的解說——金克木的文化神游
??孔 見 九死南荒
2021散文(21世紀年度散文選) 節選
時間里的母親 胡學文 1 庚子年二月二十八日,母親離去了。近兩年,我多次夢見母親離我而去。一次抱著母親號啕,另一次我和父親祭掃,竟找不見母親的墓地,無助大哭。均在半夜時分驚醒,我趕緊打開手機,雖然是夢,仍心驚膽戰。三點、五點、六點,起床時,鈴聲沒有響起,我這才敢確定那就是夢。我責備著自己,卻又滿心歡喜,母親說,夢是反的。童年時代,我做了可怕的夢,母親總是這樣安慰我。我半信半疑。人到中年,我堅定地相信母親的說法。既然是反的,就不用那么緊張。每天晚上,我要和母親通話,那日,我沒等到晚上便撥通了她的手機。我以為,這樣幸福的通話會一直持續下去。 在那個早上,母親離開了。 我沒有哭。我不相信母親離我而去,她只是如以往那樣睡著了,那么安靜,那么安詳。在病重的日子,母親經常從睡夢中驚醒,而醒著,她止不住地呻吟。現在,她香甜地睡了。原來她是高個子,原來她的腿這么直。我坐在她旁邊,就那么坐著,就那么看著她。直到從老家返石,我好像都沒流淚。 清明前夕,我開車回張。當穿過一個又一個隧道,到了蔚縣地界時,我突然意識到母親不在了,突然意識到母親不在意味著什么。她不會再站在窗前,看著我停車,不會再叫我的名字,不會再問我幾點走的,路上吃了什么東西。她不會再去廚房忙碌,不會再讓我到床上展展腰。她不會再早早地搬出被褥,不會再偷偷檢查我的洗漱包,看我是否吃藥。她不會再坐在餐桌前,看著我吃飯。她不會再叮囑我少喝點酒。她不會再囑咐我安心寫自己的,不用操心她。她不會再和我講鄉村往事。她不會再一遍又一遍地說開車要小心。夜里,我再聽不到她從睡夢中驚醒的聲音,再聽不見她壓抑的咳嗽聲,再見不到她佝僂的身影。 心陡然被挖空,眼淚決堤般洶涌。視線受阻,放慢車速,抹一把,再抹一把。后來不得不把車停在路邊。 2 我十二三歲時,母親帶著我和弟弟妹妹乘坐牛車去內蒙古地界的村莊照過一張合影照。沒有父親。父親是木匠,總是忙碌。那是我**次照相,既好奇又興奮。十幾里的路,走了兩個多小時。沒有我想象的那么有趣,站在用布做成的背景前,三分鐘不到就結束了。待乘車前去的人都照完,便開始返程。剛過中午,日頭毒辣,腹中饑餓,而那頭老牛也疲困到極點,怎么抽都是四平八穩。出發前都是打扮過的,如登臺演出般,也就是臉和脖子洗得更干凈了些,女人們雪花膏抹得更厚了些。我們兄妹三人也抹了。待回到村莊,個個灰頭土臉,嚼嚼,嘴里還有沙子。終于照相了,辛苦是值得的。 照片是黑白的,半個巴掌大小,我覺得把我照丑了,嘴唇那么厚。把我照丑也就罷了,母親也不如她本人漂亮。母親并非**次照相,我見過她與同學的合影。雖然也是黑白照,但站在前排的她光芒四射,連她烏黑的長辮子都那么亮。我在堆放糧食雜物的小房無意翻到過父親和母親的結婚證,證上的母親也是俊美的。我不知父母為何要把結婚照與雜物放在一起,而不是藏到柜子里。我像窺看了父母的秘密,甚是慌張,又放回原處。 那時,我不知道,照相的經歷,老牛、塵土、毒日、西風,隨著時光的行走會成為美好的記憶,在咀嚼中永恒。那時,我不知道,窺看在心里住久了,會生根、發芽,枝繁葉茂。每每念及,芬芳流溢。那時,我不知道,庸常日子里的數落、責備、疼護、牽掛會變成一樣的顏色,一樣的溫度;而所有的煙火,所有的場景、聲音、眼神,所有的畫面會隨同歲月一起發酵,甜如蜜糖。 3 在那個年代的鄉村,母親和父親一樣算是有文化的人,論起來,母親文化更高一些。父親因地主成分被迫中止讀書,母親退學則是外祖父的無用觀念。我少年時,母親常常和我說起。如果可以讀下去,人生或是另一種色彩,但許多時候是沒有選擇的。待我讀了師范,母親再沒說過。那個夢終如花瓣凋零。母親俊俏,但鄉村長得美的女人多的是,如果讓子女評說,沒有哪位兒女認為自己的母親相貌丑陋,可即便這樣,如果我當面夸母親,母親也該開心的。遺憾的是,我做過許多令母親開心的事,但從未夸過她。在意識深處,似乎夸母親貌美是不敬的。羞怯縫住了我的嘴巴。在一遍遍思念她時,我萬分后悔,*輕易做到的,恰恰沒做。為什么不夸夸她呢,哪怕只一次。除了羞,我想,可能是覺得我的夸并沒那么重要,且那不是母親特別的地方。母親出眾在于她的文化和才藝。 母親做過生產隊的出納,若說出這一職務的職權,可能會引來哄笑。但彼時,是身份和能力的象征,是有光環的。當然,隊里也實在難找這樣的人才,不然也不會輪到母親。待有人能接替了,母親便被卸去職務。 母親還代過課,那也相當了得。她代課的自然村距我們村有六七里的距離。沒有自行車,來回步行。那段日子母親心情極好,不要說六七里,就是十里二十里,她也不會累的。待有人能接替,母親的任教生涯便結束了。沒有幾個人記得她當過出納,但教過的學生都記得她。某年,我和母親鋤地時迎頭遇上那個自然村的某某,那人停住,很恭敬地叫了聲趙老師。母親愣了一下,才應答。美好的記憶被喚起,母親臉上浮現彩霞。邊鋤地邊和我講這個學生如何,那個學生又如何,好像他們都是叱咤風云的人物,其實不是。母親興奮得有些過,許多年后,我才明白她為何那么高興,絕不僅僅是美好兩字可以涵蓋。 母親擅長畫、剪窗花,這不由公家定,沒有誰從她手里奪去。 每年春節前一個月,家里便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多是女人,也有男人,都夾著紅紙,除了自家,有時還捎帶鄰居的。母親直接問,畫什么呀?有的會讓母親看著畫,什么都行;有的細心,說去年畫的喜鵲登枝,今年畫別的吧。急的,母親當下就畫了;不急的,母親會留下慢慢畫。我喜歡看母親畫,有時還按她的要求將紅紙疊成方形或長方形。煤油燈昏暗,母親頭埋得很低,我想看得清楚些,脖子也伸得長長的,盡量不碰到母親。但有時太出神了,超過了觀眾的領地,母親畫得專注,也未注意到,頭與頭碰在一起,母親笑一笑,我趕緊退縮到原來的位置。 樹木、花草、日月、星辰、百鳥、蝴蝶……在漆黑的鄉村夜晚,在土炕上或生長或綻放或吟唱或飛翔或東升西落。母親沒正式學過繪畫,除了個人喜好,我想也是逼出來的。如果鄉村有會畫的,她或許就不畫了。所以她的技法是野路子,沒章法,全憑感覺和悟性。她畫登枝的喜鵲,是從腳畫起,然后是身、雙翅、頭頸和尾巴,而畫在空中飛翔的喜鵲,則從喙畫起,喙上自然叼著花什么的;若畫互相凝視的喜鵲,則從眼睛畫起,然后是頭、身、尾。如果說特點,我想就是自由隨意。有一次,她問我想畫什么,我想了想說畫馬,她說那不行,馬蹄那么硬,還不把玻璃踢碎。我認為她不會畫馬,所以找出這樣的借口,沒料被她看破了。母親說馬就馬,然后就畫了。是長翅膀的、飛在空中的馬。我驚得瞪大了眼,那是我**次看到長翅膀的馬。我以為母親亂畫,那窗花沒給別人,貼在我家的窗戶上。多年后,我意識到母親信馬由韁的觀念,其實是前衛的。 村里會剪窗花的不少,所以,母親既負責畫又負責剪的,多是親戚家的。剪窗花沒什么意思,而且白日光線好才行,所以我不怎么看。 母親畫得*大的畫是墻圍圖。土墻容易蹭掉皮,所以有條件的人家會把炕兩側用水泥打出一厘米左右厚的墻圍,再請畫匠畫八仙過海或九女歸家,有時只畫風景,那既要看畫匠的擅長,也要看主家之喜好。但請畫匠要花錢,所以有的人家貼一些舊畫,還有貼煙盒紙的,有的不搞任何裝飾。20世紀80年代,我家的日子也好過了些,父親打了水泥墻圍,裝飾自然是母親的任務。母親買了畫筆和顏料,一天畫一點,三個月才畫完。她沒畫八仙過海,沒畫九女歸家,也沒畫長翅膀的馬,她畫的是風景圖,但又不是純風景。風景里有連續性的故事,雖然一個圖里只有一到兩個人,但也能看出來,當然,也只有我這樣慢慢品的人才能看出,更多的人夸贊,都是大而無當的,畫得太好或太像了。 母親另一幅作品是弟弟家的墻圍畫。弟弟成家前,母親完成的。她有了經驗,自然畫得更好。 如果母親能接連地畫……我不止一次地想,也就想想,人生是不能假設的。她的畫作一幅也沒保存下來,但畢竟是有作品的,始終裝在我的腦子里。
2021散文(21世紀年度散文選) 作者簡介
編者介紹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 中國專業文學編輯部,到2021年已有70年歷史。圖書覆蓋古、今、中、外,內容以高質量著稱。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