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高更》(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78825
- 條形碼:9787568078825 ; 978-7-5680-788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更》(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 本書特色
高更是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他是暢銷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舍棄家庭與事業,追求藝術夢想的主角的原型;他與凡·高有著深厚的友誼,兩人曾一同在阿爾勒度過短暫的時光,迸發無限的創作熱情,但卻以遺憾而收尾;他大膽的反自然主義追求與獨特的裝飾性風格影響了巨匠馬蒂斯和畢加索:馬蒂斯也曾踏上那片為高更帶來靈感與憧憬的理想天堂塔希提,兩位大師在不用的時間、相同的地點尋求突破;而畢加索曾如癡如醉研讀高更的自傳性質作品《諾阿﹒諾阿》,汲取高更的藝術精華,探尋自己的方向…… 這就是傳奇人物高更!而本書便講述了高更的故事與他的不朽名作。本書的精彩看點如下: ◆ Thames&Hudson出版社暢銷系列叢書! 本書是“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系列叢書中的一本,首版發行于1987年,一經出版便受到各方讀者的歡迎,經過多次加印。本書著者貝琳達·湯姆森是獨立的藝術史學家,她以豐富的史料和獨到的解讀構筑了高更藝術世界。同系列還有《透納》《莫奈》《抽象藝術》等精彩圖書,內容可謂涵蓋了幾個世紀以來全球視覺文化范圍內的諸多藝術家、藝術風格以及藝術流派。 ◆ 世界各大博物館經典館藏作品薈萃! 本書展示了世界各大博物館中收藏的高更經典作品。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只要一本書,可以隨心鑒賞全球知名美術館的高更作品。 ◆ 讀懂藝術家的傳奇人生! 高更童年時期遠赴秘魯,經歷了父親的離世,未曾感受過穩定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滋味。在巴黎短暫的十年安穩的婚姻生活是高更人生中難得的穩定時期,但他還是放棄了這份優渥的生活,遠赴塔希提,追求自己的靈感與藝術,后來孤獨離世。可以將本書當作以作品展示人生的藝術家傳記,了解高更一生中的失意、追求與執著的夢。 ◆ 200余幅插圖,全面展示高更的藝術成就。 書中有200余幅插圖,展示了高更在不同時期的涉及多個領域的作品,包括他早期的風景畫、人物雕像以及陶藝作品,但更能代表高更藝術理想的是他在塔希提島創作的作品。在那片土地上,他找到了理想中的天堂和屬于他那“自然的”、不裝腔作勢的、原始的夏娃。就像《獨自》中的女性一樣,她展現出如同動物般的輕盈姿態;又像《死亡的幽靈在注視》和《月球與地球》里的人物所表現出的那種黑暗又陰郁的神秘感…… ◆ 簡約設計、經典裝幀,打造獨特的藝術體驗! 經典的硬皮精裝形式,簡約大方;32開便攜開本,可供隨時隨地翻閱;內文選用經典藝術書籍特種紙舒視雅印,高清呈現每幅作品的細節,打造舒適的視覺藝術享受。
《高更》(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 內容簡介
藝術史學家貝琳達·湯姆森對19世紀晚期獨樹一幟的藝術家高更的生活和作品進行了全面系統和生動易懂的描述。偉大的藝術家保羅·高更是他那一代人中首批獲得靠前認可的藝術家之一。他的杰出之處也在于他生活中的戲劇性事件:他在一個遙遠的島嶼上自我放逐,追求藝術理想。高更的藝術魅力是其閃光之處。 本書中討論了高更涉及的多門類藝術,包括繪畫、雕塑、版畫和陶藝等。而他的私人生活、信仰和抱負,則通過他大量的日記、信件和其他作品被揭示出來。在內容方面,作者吸取了30年間的新學術見解,在解讀高更的生平和作品層面達到了新的高度。書中的大量插圖將高更的作品清晰呈現,讓視覺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高更》(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 目錄
引言 7
第1章 11
兼職畫家(1848—1884年)
第2章 31
全職畫家(1885—1888年)
第3章 55
嘗試協作(1888年)
第4章 80
象征派領袖(1889—1891年)
第5章 122
追尋蠻荒生活(1891—1893年)
第6章 156
面向公眾(1893—1895年)
第7章 178
*后的流亡(1895—1903年)
結語 204
新版附錄:1987年以來關于高更的研究 206
參考文獻精選 209
插圖目錄 213
索引 221
《高更》(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 節選
高更一生的非凡經歷讓他成為傳奇人物。雖然遠離故土,但他在島上的生活并不能稱得上是隱居,而是在人們的關注下度過了*后幾年。盡管他去世時的境況并不令人羨慕,但他慶幸自己按照意愿選擇了生活方式,而非在社會的束縛下度過一生。對此,畢沙羅和其他人對他進行了譴責。在他們看來,高更不僅逃避了社會責任,而且也沒能創作出一種大眾普遍都能理解的社會藝術。我們知道高更沒能逃脫他所生活的歷史時代的制約。事實上,他在這種背景下進軍熱帶地區的行為,在歷史上任何時期來說都是不可想象的轟動之舉。再者,他作為一個藝術家為自己設定的難題,比如如何把自然抽象化,如何通過物質形式獲得無形的思想,如何以神秘的方式傳達寓意等只能通過引入文學象征主義來進行解釋。高更非常感謝其他人的支持和努力,而他自始至終能夠如此堅定地引導后代的唯一原因正是他要與其他人一起攜手將藝術從自然的奴役中解放出來。如果說高更的作品在形式上對后起的野獸派和表現派至關重要,那么凡﹒高、西涅克和塞尚的作品也同樣重要。 毫無疑問,高更相信他個人主義的至高行為*終會取得勝利。正是這種信念支撐著他度過了眾多艱難時期。這種信念是由不斷的失敗洗練出來的,表現為對所有聯合派別的質疑,并*終表現為對整個民主社會的蔑視和拒絕。無論高更如何試圖淡化他作品中的文學寓意,作家和畫家都能敏銳地感受到其中的魅力,這并非巧合。他一生的浪漫經歷以及這種浪漫在他的藝術中的延續,激起了從于斯曼到米爾博以至毛姆等文學家的興趣和靈感。他實現了西方商人的白日夢,這是一個關于逃避現實的夢想。即使高更的塔希提島——那傳說中的塔希提島已經被現代社會的迫切需求不可挽回地犧牲了,但這種夢想之力仍然無懈可擊。
《高更》(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 作者簡介
貝琳達·湯姆森是一位獨立的藝術歷史學家,致力于研究19世紀至20世紀早期的法國藝術。她創作了很多關于印象派與后印象派的著作,包括《后印象派》(1983年)、《維亞爾》(1988年)、《高更傳》(1993年)、《印象派的起源、傳播與反應》(2000年)等。她曾參與策展無數,包括在南岸中心展出的“維亞爾”和“小樹林別墅的博納爾”,在蘇格蘭國家美術館展出的“帕特里克·格迪斯,法國印象”和“高更的幻象”,以及在泰特現代美術館和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展出的“高更:神話創造者”等。2011年,她被授予愛丁堡大學藝術史榮譽教授頭銜,并在2013年榮獲法國藝術及文學勛章。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