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行者春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0126963
- 條形碼:9787220126963 ; 978-7-220-1269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者春秋 本書特色
何郝炬同志曾任國家建筑工程部西南建工總局局長,國家建筑工程部西南指揮部指揮長,國家建筑工程部副部長。該書是作者繼《霜天曉月》《故人故事》之后的第三部自傳體回憶錄,也是許許多多參與者的經歷。謹以此書致敬為共和國流血流汗的勞動者們,你們用意義鮮明的行動,改變了中國的面貌!
行者春秋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作者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尤其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參與西南建工和西南基建的工作和生活經歷,涉及四川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內容豐富翔實,感情真摯,語言質樸,從一個側面展現了四川基本建設波瀾壯闊的歷史,對當代四川史研究具有重要史料價值。
行者春秋 目錄
新活路,小攤子,從頭開始
在“三反”“五反”運動中洗了個大澡
“一五”計劃
擔任“三反”臨時審判庭審判長
建筑業民主改革
成都休假
“三反”總結會
獨立成局,初具規模、
新搭檔崔孑明
中財委總建筑處會議
姚繼鳴到任
建筑四師轉業
高某事件
小起大落
第二章 紅火的1953年
九龍坡重慶五○七電廠
陳家灣重慶建設機床廠
工程處及人事調整
火爐重慶
接手西南軍政委員會大會堂工程
云南六處風波
專題匯報西南軍政委員會大會堂工程解決方案
黃以仁的工作安排
紅火的建筑工地
縉云山療養所
第三章 起起落落的1954年
開年面臨的困難
機構調整
列席一次重要的會議
失去母親
一個接一個的盛會
九龍坡電廠竣工投產
西南局撤銷
西南建筑工程管理局更名為建工部西南工程管理總局
在西南大區*后的日子
列車夜話
第四章 難忘的1955年
三赴云南工程處
抓管理,學技術
大區工程管理總局局長例會
第五章 繁忙的1956年
元宵成都會議
抹灰工調來西南
繁忙的丙戌之春
熱潮持續
風向漸變
“反對冒進”影響全局
兩年審干和人事問題
第六章 不尋常的1957年
在京見聞
京晉陜川途中
“大鳴”“大放”——倉促應對
一場重大的政治斗爭
與陳剛的談話
經濟建設局面的重大突破
第七章 躍進的1958年
中途變故
一次盛會
組建四川省建設廳
擺開大攤子
土包子開洋葷
大干快上的熱烈氣氛
兩件大事,三面紅旗
首次出行
一次驚險的登山
第八章 調整的1959—1965年
大煉鋼鐵的亂象
到重慶抓“五小”
巡回檢杳
四川調糧
內外交困
李富春的重要報告
七千人大會
工作調動及找煤
黃以仁的工作安排
學習解放軍
運動不斷
開啟大三線建設
攀枝花動工
第九章 動蕩的1966-1976年
我與田家英
廠社結合
風波乍起
錦江賓館學習班
“跪門吃草”
被解放
“三化”工程
瀘州長江大橋
第十章 改革開放
升鐘水庫
古藺郎酒廠
訪問日本
1981年特大洪水
大江東去
綿陽“八三九工程”
大寧河招待所
海螺溝
創辦《岷峨詩稿》
省人大常委會工作
當代四川史、志工作
圍棋——一生摯愛
重返延安
后記
行者春秋 節選
**章 1952年的新嘗試 新活路,小攤子,從頭開始 1952年,一座精致、玲瓏的小院,在重慶上清寺熙熙攘攘的鬧市包圍之中,顯得十分清靜。然間,從小院外邊闖進了一位身材不高、兩鬢花白、步履穩健的老人。 “作孚①先生,您咋曉得我住在這兒,還有時間親自來?” “這個鮮公館,不曉得來過多少回了。湊巧今天來參加軍政委員會的辦公例會,和鮮老坐在一起,他說你借特園幾間房子臨時辦公,正好順路來看看,擺擺龍門陣。” 我剛從民生公司公方代表和航運業的崗位上調來,奉命組建西南建筑工程管理局(由西南軍政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建筑工業管理局改組而來,簡稱“建工局”)。離開原崗位之前,盧作孚曾誠懇地挽留我,他說:“你要開始新的工作,不管咋樣,你還是‘民生’和我的老朋友,你熟悉‘民生’的處境和情況,總想經常聽到你的意見和看法哩!” 盧先生的想法并不現實,離開民生公司以后,我不可能再提看法和意見。但盧先生卻是這樣做了,知道我的住處后,差不多每周都要來一趟,談談“民生”和他的近況,我只能聽著,偶爾插幾句話而已。 我現在的狀況概括地講是三句話:“新活路,小攤子,從頭開始。” 這是一項完全陌生的事業,只能從有關文件了解大概(而這種文件又少又簡略),再就是與財委領導段君毅、劉岱峰②的幾次談話:當前正是恢復經濟時期,要為下一步大規模建設做好準備。建筑業是未來大規模建設的重要行業,但現狀是散、亂,沒有統一的管理體制,沒有承擔國家骨干工程的主要建筑力量,更沒有近、遠期規劃,國家已開始著手解決建筑業的組織、管理等問題,西南區也需要立即開展此項工作,讓我立即上任,擔當籌備組建西南區建筑業管理機構的重要任務。 剛一接觸,我立刻感到工作的緊迫性和復雜性。擺在面前的是一個雜亂無序、無章可循的亂攤子,不論設計還是施工,都是各干各,工程由大大小小的私人營造商承包,其中不少是無資金、無設備的皮包公司。他們攬下活路,發包給包工頭,偷工減料、抬高造價、質量低劣等事件時發。各部門和省、市雖也組建了一些國營工程企業,但人數不多,更缺乏明確的組織管理制度和辦法,未脫離舊營造廠作的窠臼。 我剛到職即遇到法院判決的兩件重案:一是基泰工程公司的原高級建筑師肖子言在一項國家投資的建筑工程中獲取回扣,侵吞巨額公款,已被繩之以法。我了解到肖子言的所作所為,是舊時人所共知的行業潛規則。對肖子言的嚴處,從法律和道義看,無人能說不是,但內心也感受到很大震懾。另一件是公營重慶建筑公司承建的物資倉庫,二樓混凝土樓板表面出現較長裂紋,該公司總工程師徐尚志①堅持認為不是重大的技術事故,拒絕建設方的責任追究,遭到起訴。法院在調查征求工程技術界意見時,也未得到翔實的反映,徐尚志因此被判處幾年徒刑,此事同樣引起了震動。 一上來就是如此復雜的環境,真是摸不著頭腦。好在段君毅交代任務時,囑咐我在創建初期抓住兩個人,一個是西南工業部的基建處長宋望平②,他同時兼任工業部所屬的西南建筑公司經理;另一個是重慶市建設局局長李仲直③。接管重慶兩年來他倆一直從事基建工作,能力出眾。我常向他們了解情況,有問題向他們請教,有事抓他們來辦,無形中成了臨時的三人小組。盡管他們各有專職、責任在身,也不遺余力給了我很多幫助,他們希望由建工局這個統一的管理機構把行業全面抓起來。李仲直說:眼下建筑行業分散繁雜,問題眾多,希望建工局及時組建,真正發揮權威作用。 P1-3
行者春秋 作者簡介
何郝炬,1922年生于四川成都。1937年末赴延安,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中共夏縣中心縣委青委書記,中共曲翼絳中心縣委組織部部長,中共中央北方局巡視團團員,冀魯邊區三地委組織部部長、二地委書記兼二軍分區政委,渤海區二地委副書記兼二軍分區副政委,山東支前委員會民站部副部長,渤海支前司令部前辦主任,中共豫皖蘇邊區黨委民運部副部長,豫皖蘇后勤(支前)司令部前辦主任,第二野戰軍后勤運輸部部長。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南京市委城市工作科科長,西南軍政委員會交通部航運局局長,交通部長江航務管理局重慶分局局長,西南行政委員會建筑工程局副局長,國家建工部西南工程管理總局局長、黨委書記,四川省建設廳廳長,四川省基本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國家建工部副部長,四川省計劃委員會主任,四川省副省長,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四川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六至八屆****代表。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