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黎元洪 本書特色
黎元洪是戰勝死神的海軍一兵;武昌起義,他是穩定軍心的首義都督;二次革命,他是共和政治的堅強后盾;洪憲帝制,他是數拒封賞的黎副總統;袁氏病逝,他是合法繼任的民國總統;張勛復辟,他是堅決抵制的國家元首;曹錕賄選,他是被逼下野的無權總統。本書整體內容豐富全面,既尊重客觀事實,又有作者獨到的見解,同時兼顧趣味性、嚴肅性與通俗性的統一。
黎元洪 內容簡介
黎元洪是一個充滿矛盾和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經歷了北洋海軍、湖北新軍、首義都督、三任民國副總統和兩任民國大總統諸時段。本書是一部關于黎元洪的長篇歷史人物傳記。作者客觀公正地描述了黎元洪的一生,全方位解讀了黎元洪的性格特點、人生際遇等,既肯定了其在武昌起義中不可或缺的歷史性貢獻和功績,又用大量詳實的史料,條分縷析地解剖了有關黎元洪一生的眾多歷史疑點。
黎元洪 目錄
**節 黃陂菩薩
第二節 漢陽敬君
第三節 天津水師
第二章 死里逃生棄廣甲
**節 娶妻成家
第二節 逃生廣甲
第三節 投靠南皮
第三章 祭天設壇做都督
**節 革命組織
第二節 洪山會議
第三節 馬場祭天
第四節 武漢迎敵
第五節 黃興抵漢
第六節 黎袁議和
第四章 黎袁結盟殺振武
**節 分治之難
第二節 振武之死
第三節 購槍之謎
第四節 黎袁之盟
第五章 險中求生繼總統
**節 秘進北京
第二節 搭救太炎
第三節 救國大計
第四節 結交松坡
第五節 定親袁子
第六節 拒封親王
第七節 繼任總統
第六章 府院相爭免合肥
**節 厚葬項城
第二節 統一南北
第三節 奠基空軍
第四節 查禁煙土
第五節 國葬蔡黃
第六節 爭權府院
第七章 復辟辭職離北京
**節 十省獨立
第二節 國會解散
第三節 張勛復辟
第四節 元洪下野
第五節 黎宅刺客
第六節 河間讓黎
第八章 居津五載難為民
**節 馮黎之交
第二節 黎宅之謎
第三節 湘鄂之戰
第九章 再任總統再離京
**節 二任總統
第二節 六位總理
第三節 五省廢督
第四節 三拘財長
第五節 四步驅黎
第六節 一夜驚魂
第十章 首義都督享國葬
**節 碰壁上海
第二節 國葬元勛
黎元洪大事年表
黎元洪 節選
**章 子承父業入軍旅 **節 黃陂菩薩 1864年lO月19日,即清同治三年九月十九日,伴隨著一聲清脆的哭聲,一個肥頭大耳的男嬰降生在退伍軍官黎朝相的家里。接生婆小心地把孩子交到母親陳氏懷里,說了聲:“主菩薩保佑。”說來也巧,冥冥之中仿佛預示著什么,陰歷九月十九日正是觀音菩薩涅粲之日。這個男嬰正是后來被稱為“黎菩薩”的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 黎元洪(1864-1928),原名秉經,后改為元洪,字宋卿。黎元洪的父親黎朝相時年30歲,母親陳氏24歲。倆人還有一個女兒,即黎元洪的大姐,她長黎元洪6歲。《黎氏族譜》里記載,黎元洪還有一個哥哥元圣,早年過繼給“萬山為嗣”。 很多人認為黎元洪出生那天和觀音菩薩的涅檗是一天。就目前資料所見,*早持此說法的是黎元洪長子黎紹基。他在1925年出版的《黎元洪的一生》里這樣描述:“我父親排行第二,他出生于1864年10月19日,也就是農歷的九月十九日。這一天正是觀音菩薩的生日。”其實,“農歷九月十九日是觀世音的生日”的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其后很多人以訛傳訛,不斷重復此錯誤說法。 黎元洪誕生日與觀音菩薩涅槃日是同一天。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任繼愈主編的《宗教詞典》是這樣解釋“觀世音”節日的:“據稱其生日是夏歷二月十九日,成道日是夏歷六月十九日,涅檠日是夏歷九月十九日。”任繼愈先生是中國著名的哲學家、宗教學家,他主編的詞典在學術界具有權威性。由上可知,黎元洪的陰歷(夏歷)誕生日與觀音菩薩涅槃日是同一天,都是九月十九日,而不是觀音菩薩的誕生日。正因如此,黎元洪得到一個雅號——黎菩薩。 黎元洪還有一個雅號——黎黃陂。黎黃陂的“黃陂”指的是籍貫。明清以來,中國官場流行以籍貫地代替人名相互稱呼,以示尊重。如本書中提到的直隸南皮人張之洞,人稱“張南皮”:河北項城人袁世凱,人稱“袁項城”;直隸河間人馮國璋,人稱“馮河間”;安徽合肥人段祺瑞,人稱“段合肥”等。黎元洪的籍貫按照故宮檔案兵部武選第0020(7)號案卷中《呈迭三品頂帶盡先補用都司黎元洪履歷清單》的記載:“黎元洪‘系湖北漢陽府黃陂縣寄籍江夏縣人’”。寄籍,就是長期居住外地,加入當地戶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黎元洪,原籍湖北漢陽府黃陂縣。現籍是江夏縣。”這份原始檔案肯定了黎元洪的籍貫是湖北省黃陂縣,所以就有了“黎黃陂”這個稱謂。 黎元洪籍貫是湖北黃陂,那么他出生在哪里呢? 黎元洪的出生地,一直是史學界爭論的話題。主流的意見有兩種: 一、黃陂。湖北黃陂縣灄源鄉(今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東廠畈)。據《清史稿》記載,黃陂位于漢陽“府北一百二十里。雍正七年自黃州府來屬”。黃陂歷史上名人輩出,有花木蘭、程顥、程頤等。花木蘭生于此葬于此,距木蘭墓不遠有一條一里河,河邊有東廠畈,黎元洪就出生在這里。相傳黃陂城東的魯臺山就是因北宋二程(程顥、程頤)于此筑臺望魯而得名。二程的祖父曾任黃陂縣令,父親程坰做過黃陂縣尉,二程生于黃陂。薛民見著《黎元洪年譜》記載:黎元洪生于黃陂木蘭鄉東廠畈,一直住到八歲才離開。 黎元洪生于湖北黃陂還有以下資料佐證: 1.黎紹基著《黎元洪的一生》。黎紹基,黎元洪長子。此文用英文寫成,出版于1925年。他說:“……這便是我的祖籍黃陂。我的祖先并不是當地土著,而是一個外來戶。到我祖父這一代,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我的姑母居長:我父親排行第二……在著名的太平天國運動期間,中國正處于激烈的動蕩之中,我的祖父棄田從戎,參加了清軍。經過無數次的戰斗,他被提升為游擊。在他投身軍界之后,我們全家便搬到漢陽。”黎紹基肯定黎元洪生于黃陂,漢陽是黎元洪的第二故鄉。 2.黎紹芬著《我的父親黎元洪》。黎紹芬,黎元洪長女。該文**句為“我父親黎元洪,號宋卿,湖北黃陂人,人稱‘黎黃陂’”。通篇未出現漢陽字樣。 3.臺灣湖北同鄉會主辦的《湖北文獻》有《黎元洪傳》一文。湖北文獻社是由在臺北的湖北籍人士劉先云、宋楷清等發起,于1966年10月武昌辛亥首義55周年之際正式成立。此傳開篇即云:“黎元洪,字宋卿,以洪秀全逝世之年(1864年)生于湖北黃陂縣。” 4.薛民見著《黎元洪年譜》。“公元1864年(清同治三年,歲次甲子)譜主黎元洪育于湖北黃陂縣。元洪于陰歷九月十九日即公歷10月19日辰時出生于黃陂木蘭鄉東廠畈沙地崗。是年元洪祖父51,父30,母24。” P1-3
黎元洪 作者簡介
徐徹(1939-2019),著名清史專家、中國傳統文化學者。生前曾任遼寧古籍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編審、教授、***有特殊貢獻專家。一生耕耘清史、民國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晚年傾力于努爾哈赤、皇太極、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張作霖、張學良、黎元洪等重要歷史人物研究。在中國文史出版社、中華書局、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等出版社出版專著50余種。主編叢書10套120冊。發表論文200余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