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博物館青少年人文講堂“系列:新城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56160
- 條形碼:9787020156160 ; 978-7-02-01561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博物館青少年人文講堂“系列:新城記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7-14歲本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通過對城市個體的某些歷史時空的解析、城市文明發生、演變的邏輯,以及某些當下*為關注的課題的闡述,培養青少年運用歷史研究的方法,探究城市文明,思考城市命運、世界格局、人類應對未來的困境和決策。
博物館青少年人文講堂“系列:新城記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上海博物館組織的“博物館青少年人文講堂”系列活動的課程內容集結而成,共收錄9篇文章,每一篇都圍繞一座城市展開,其中有耶路撒冷、羅馬、巴黎、廣島、上海等。書中作者在對城市的前世今生展開介紹的同時,還穿插一些逸聞趣事和親身見聞,并配以大量精美的圖片,與文字相得益彰。通過對城市個體的某些歷史時空的解析,對城市文明發生、演變邏輯的介紹,以及對某些當下*為關注的課題的闡述,本書為培養青少年運用歷史研究的方法,探究城市文明,思考城市命運、世界格局、人類應對未來的困境和決策。
博物館青少年人文講堂“系列:新城記 目錄
1.光與暗的交界:耶路撒冷的神圣與苦難/李曄夢…… 001
2.奧古斯都時代的羅馬城/王悅…… 023
3.佛羅倫薩與美第奇家族/朱明…… 045
4.巴黎,19 世紀的首都/肖琦…… 063
5.冷戰縮影:柏林墻/葛君……083
6.廣島(ひろしま,HIROSHIMA)/徐顯芬……103
7.倫敦蒼穹下/邱慧蕾……125
8.古港的潮汐——從江南走向世界的上海城/秋山……165
9.深入南非——開普敦與約翰內斯堡/朱明……193
博物館青少年人文講堂“系列:新城記 節選
光與暗的交界:耶路撒冷的神圣與苦難 ?? 李 曄 夢 ?? “世間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Jerusalem)。世間若有十分愁,九分在耶路撒冷。”這也許是對耶路撒冷*貼切的寫照。世界上可能再沒有一座城市像耶路撒冷這樣被寄托了如此多的信仰,凝聚了如此多的目光,承受了如此多的血淚。她是一座古老與現代并存的城市,是兩個民族爭奪不休的首都,是三個宗教魂牽夢縈的圣地,是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耶路撒冷的過往是蕩氣回腸的歷史古卷,是刀光劍影中的苦難輝煌,更是堅忍不拔的民族贊。(圖1) 一、圣城的千年回眸 由于相關歷史文獻和考古成果的極度缺乏,我們很難準確地厘清遠古時期耶路撒冷的發展狀況,只能從《圣經》中的描寫、宗教歷史傳說和零星考古發現中窺見一鱗半角。“耶路撒冷”這一名字的來源可能是大衛(David)王在此建都后的命名,意為“和平之城”;也有人認為是由《圣經》中“耶布斯(Jebus)”和“撒冷(Salem)”這兩個詞語組合而成。在希伯來語中,耶路撒冷((??????????????????????????))是“遺產”和“和平”的合成詞。在阿拉伯語中,耶路撒冷(??????????????????)意為圣堂、神殿。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東岸迦南地的荒蕪丘陵和山地之中,距離*近的海岸線將近50公里。這片地區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留下了人類的痕跡。到公元前3200年,開始有牧人在周圍活動,之后這里可能是游牧民族的臨時歇腳處。 上古時期的定居點(公元前19世紀—公元前1000年) 公元前19世紀,迦南人在摩利亞山(Moriah)和錫安山(Zion)之間的山脊俄斐勒(Ophel)上建立了名為“烏路撒冷”(Urusalem)的定居點。一方面因為這里的山坡十分陡峭,易守難攻。更重要的是,該地區身處內陸,常年干旱少雨,但這里有一處重要的水源。公元前 1350 年,耶路撒冷**次出現于文字記載。在 1887 年埃及出土的阿馬爾奈(AmarnaLetters)(圖2)文書上,記載了一封耶路撒冷的統治者阿布迪·希巴(Abdi Heba)寫給埃及的求救信。之后的百余年間,當地的居民在俄斐勒山上建造了要塞(也有人認為是撒冷的神殿)。后來這個要塞被耶布斯(Jebusite)人攻占。 迦南地(Canaan)是古代地區名稱,是位于地中海東岸、加利利、約旦河和內格夫之間的菱形狹長土地。大約相當于今天的以色列全境、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和黎巴嫩與敘利亞的臨海地區。 阿馬爾奈文書是 1887 年在今天的埃及明亞省出土的一批刻在泥板上的書信,因為此地位于古埃及的阿馬爾奈地區,故得名。泥板用楔形文字自右向左書寫而成,絕大部分內容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法老與駐守迦南和亞摩利等地區官員的往來外交書信。 根據《圣經》記載,耶布斯是居住在耶路撒冷附近的迦南部落,被用來指代在以色列之前的耶路撒冷居民。 王國都城和圣殿(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86年) 希伯來人在公元前1030年形成了統一的希伯來王國,第二任國王大衛30年后征服了耶路撒冷,遷都于此并改名為大衛城 b,耶路撒冷自此逐漸變成一個王國的首都。耶路撒冷對于猶太人而言之所以神圣,就是因為它在猶太歷史“圣經時代”中的輝煌與神圣,既是王權的中心,又是信仰的中心。 公元前973年,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Solomon)繼位后,按照父親的設想,花費七年時間,在摩利亞山頂建造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的圣殿,稱為**圣殿或所羅門圣殿。(圖 3)圣殿是猶太教敬拜上帝的圣地,也是與上帝同在的居所,其中安放著神圣的“約柜”(Ark of the Covenant)。(圖 4)圣殿自東向西由三部分組成——外庭院(Outer Courtyard)、圣所(Holy Place)和至圣所(Holy of Holles)。自此圣殿及其所在地耶路撒冷成為希伯來王國政治、經濟與文化核心。 希伯來人(Hebrew),是*早出現的名詞,在《圣經》中是“渡河而來之人”的意思,指活躍于阿拉伯半島南部的亞伯拉罕(被認為是希伯來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共同祖先)與上帝立約,帶領族人渡河進入“應許之地”迦南。以色列(Israel):來源于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Jacob),他在渡口與天使摔跤取勝,被賜予“以色列”之名,意為“與神角力取勝者”,其12 個后代就是以色列的 12 支派。今天的“以色列”還是一個政治名詞,指代以色列國家,以色列人也包括以色列國中的非猶太公民。猶太(Jews):今天指猶太民族。*初指的是希伯來王國分裂后南部猶大(Judah)王國的族人(主要是 12 支派中的猶大支派和便雅憫支派),后來逐漸演變為“猶太”這一稱呼。 關于當時大衛城的規模乃至大衛王是否真實存在目前仍有爭議,因為除了《圣經》之外的資料尚不充分,我們暫且以絕大多數人認可的圣經敘事為準。 約柜是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圣物,象征著上帝的臨在,里面存放著先知摩西在西奈山上與上帝立約,被賜予寫有“摩西十誡”的法版。根據猶太教規定,只有作為祭司的利未人才能搬運約柜,但任何人都不可觸碰,否則即被處死。關于約柜的尺寸、樣式和裝飾,《出埃及記》中有詳細的記載。在圣殿建立之前,約柜一直存放于移動式的會幕圣所里,隨著以色列民族各處流離。學者們普遍認為會幕的構造以《圣經》中的伊甸園為原型,圣殿的結構也延續了移動會幕的樣式,但規模更大。
博物館青少年人文講堂“系列:新城記 作者簡介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除了發揮陳列展覽的本職工作外,還積極組織社會教育、科研出版和對外合作等活動。全館設有11個專館,3個展覽廳,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其中精品文物12萬件,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譽,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