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抗日戰爭專題研究第十輯日軍暴力與審判: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59424
- 條形碼:9787214259424 ; 978-7-214-25942-4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抗日戰爭專題研究第十輯日軍暴力與審判: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研究的意義大致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從史實重建的角度,已有的相關敘述大多集中在法庭審判的結果,對國民政府戰犯處理政策的形成與實施、機構設置及其主要職能、法庭的設置與組成、重要案件的立案與審決、審判的社會影響等問題都缺少具體的研究。微觀層面研究的缺失直接影響我們對戰后自主審判歷史意義的實際認知,所以有必要依據更為細化更為多樣化的史料重建國民政府戰后對日審判的基本史實。 其次,從史學研究的角度,以往的相關研究缺乏整體通識的背景,視角比較單一。戰后國民政府主導的對日審判涉及國民政府的對日政策、盟國的對日處置方針以及民眾的實際訴求等各種因素,其復雜性在此前的研究中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而且審判戰犯涉及法理基礎、審判程序、社會參與等各個層面的問題,所以對戰犯審判的研究需要從歷史學、法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視角進行綜合分析。 再次,從研究的現實意義看,相對于東京審判,學界及大眾對國民政府主導的對日審判了解較為有限,日本右翼對乙丙級戰犯審判的評價更低。因此,對戰后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此外,長期以來國內學術界對戰后審判日本戰犯的研究實際上是侵華日軍戰爭暴行研究的延伸,主要側重于以審判日本戰犯所確認的戰爭罪行事實為基礎,揭露侵華日軍的殘暴,在這一導向的牽引下,相對忽視對審判本身的研究。即使在今日相關資料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如果不轉換視角,所做的研究在更新學術認識的意義上價值仍然有限。當然需要說明的是,本書嘗試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做進一步推進,故并不追求對國民政府所有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的詳情做面面俱到的敘述,而是盡可能詳前人所略。
抗日戰爭專題研究第十輯日軍暴力與審判: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研究 內容簡介
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在南京、上海、徐州、北平、濟南、廣州、漢口、沈陽、臺北、太原十地設立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了歷時三年有余的大規模審判。作為東亞戰場*大的受害國,由中國主導的對日本戰犯的審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書利用海內外檔案館所藏大量一手檔案文獻,力圖將日本戰爭罪行調查、戰犯檢舉、戰犯的逮捕與引渡、戰犯審判、判決執行等一系列環節視為一個有機聯系且相互影響的整體加以考察,同時對國民政府設立的十所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的全貌做整體呈現,嘗試回到國民政府懲處日本戰犯的歷史場景中,以比較與貫通的眼光透視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若干特質及其歷史意義。
抗日戰爭專題研究第十輯日軍暴力與審判: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研究 目錄
導論
**章通向戰后審判之路
**節一戰后戰罪懲處的遺產
第二節二戰期間懲治戰犯的倡議
第三節二戰期間盟國懲治戰犯方案的擬議
第四節國民政府與對日戰罪懲處
第二章國民政府對日本戰爭罪行的調查
**節戰時對日本戰爭罪行的調查
第二節抗戰勝利后的戰罪檢舉與證據調查
第三節國民政府戰罪調查工作的檢討
第三章國民政府戰犯處理的政策與法規
**節戰犯處理的組織機構
第二節戰犯處理的政策方針
第三節戰犯審判的立法工作
第四章戰后對日審判的相關工作
**節戰犯名單的確定
第二節戰犯的檢舉與逮捕
第三節戰犯的引渡
第四節戰犯的拘留與移交
第五章國防部南京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
**節南京大屠殺相關戰犯的審判
第二節高級別戰犯的審判
第三節其他戰犯的審判
第六章各地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
**節北平審判
第二節上海審判
第三節廣州審判
第四節武漢審判
第五節沈陽審判
第六節太原審判
第七節濟南審判
第八節徐州審判
第九節臺北審判
第七章戰后國民政府處置日本戰犯的審視與檢討
**節審判的制約因素
第二節審判的社會影響
第三節審判的事后爭議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抗日戰爭專題研究第十輯日軍暴力與審判: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研究 作者簡介
嚴海建,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暨抗日戰爭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華民國史、抗日戰爭史、現代大學史研究。在《近代史研究》《抗日戰爭研究》《民國檔案》等專業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