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政府驅動型空間開發的中國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68658
- 條形碼:9787112268658 ; 978-7-112-2686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府驅動型空間開發的中國實踐 內容簡介
本文主要研究我國從計劃經濟到改革開放以來政府驅動地區開發的實踐及演變,用“政策區”理論概括其發展模式,解釋其形成機制,辨析實踐中的邏輯悖論,*后從價值循環的視角提出優化策略。本書以我國建國以來的大型片區開發為研究對象,以對改革開放前后的片區開發的全視野考察為研究切入點。在相關理論綜述的基礎上構建了三層次的分析框架,又在縱覽新中國六十年來的大型地區開發的基礎上選擇三類不同時期的典型案例進行深入剖析,*終對我國發展型政府的“一而貫之”的發展模式作出一般概括,并展開理論解釋,探討優化性的新機制設計。本書由兩個篇章共計9個章節構成。其中第1章為緒論,介紹研究的背景與目的、研究的主要思路與內容;第2、3章為上篇,主要內容是建國以來八輪代表性的政府驅動片區開發實踐縱覽,以及結合相關理論推演和提出“政策區”模式的中國情境解釋框架;第4、5、6、7、8章節為下篇,是不同時期代表性案例解讀,以及對國際典型案例的借鑒研究,對計劃經濟、改革開放等不同時期的代表性案例做出實踐分析和邏輯解讀;*后第9章是本文的研究結論與展望。
政府驅動型空間開發的中國實踐 目錄
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的緣起
1.1.1 中國的發展大潮中常見政府驅動空間開發的身影
1.1.2 在既有經典理論基礎上需要加強針對性研究
1.1.3 需要著眼未來尋求政府驅動型開發的與時俱進
1.2 研究思路與框架
1.2.1 問題聚焦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的導向
1.3.1 反思中國的發展邏輯
1.3.2 尋找共同的理論方向
1.3.3 拓展有效的開發研究
1.4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結
第2章 理論綜述:從“政府-市場”關系到集體行動機制
2.1 空間開發相關理論
2.1.1 以尋求經濟突破為著力點的區域開發理論
2.1.2 以總結空間模式為著力點的空間經濟理論
2.1.3 以尋求開發價值為著力點的開發策略研究
2.2 政府驅動相關理論
2.2.1 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的話語體系及其政府投資理論
2.2.2 政府管制經濟理論的話語體系及其政府生產理論
2.2.3 兩個話語體系的靠近趨勢
2.3 對政府驅動空間開發的政治經濟解釋
2.3.1 空間生產理論
2.3.2 城市政體理論
2.3.3 發展型 (政府)理論
2.4 三個重點的理論土壤
2.4.1 吉登斯結構化理論
2.4.2 奧爾森集體行動困境理論
2.4.3 機制設計理論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實踐縱覽:新中國成立以來八輪代表性的政府驅動型開發
3.1 20世紀50年代:依托156大項目驅動空間開發
3.1.1 156大項目的時代背景
3.1.2 156大項目的主要內容
3.1.3 156大項目開發的影響
3.2 20世紀60年代:依托“三線”戰備大項目驅動片區開發
3.2.1 三線大項目的時代背景
3.2.2 三線大項目的主要內容
3.2.3 三線大項目開發的影響
3.3 20世紀70年代:依托成套引進大項目驅動片區開發
3.3.1 成套引進大項目的時代背景
3.3.2 成套引進大項目的主要內容
3.3.3 成套引進大項目開發的影響
3.4 20世紀80年代:大項目調整與開發區起步
3.4.1 大項目調整與開發區試驗的時代背景
3.4.2 大項目調整與開發區試驗的主要內容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