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建筑現象學(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79275
- 條形碼:9787112179275 ; 978-7-112-1792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現象學(第二版) 本書特色
★建筑與情景不可分。與音樂、繪畫、雕塑、電影和文學不同,一個(不動的)營建與一個場所的體驗交織在一起。建筑的場址不僅是其觀念的佐料,它是物質和形而上學的基礎。 觀念和現象的交織發生在建筑實現之時。營建之前,建筑的時間、光線、空間和物質的形而上學的骨架是無序的。這時構成的情狀還是開放的:體、線、面和比例等待著被激發。當場址,文化,綱領給定,某種秩序,某種想法就有可能形威。但是,這時的想法還只是一種概念。 ——霍爾 ★當注視著那些自身平和的物體和建筑時,知覺就變得安靜和遲緩。觀察到的對象對我們來說沒有信息,它們僅是簡簡單單地在那里。我們的知覺器官變得安靜,不帶偏見,沒有欲望。這種知覺超過了符號和象征,它們是開放和通徹的,好似可以從某種我們無法在其上集中意識的事物上看出什么。在這里,在這種知覺的真空中,一種記憶,那種如同從肘間的深處生發出來的記憶,得以出現。 ——卒姆托
建筑現象學(第二版) 內容簡介
建筑現象學研究起步較晚、歷史較短,有關的著述自20世紀70年代末陸陸續續地發表和出版,到80-90年代著作和論文已達一定的規模,其中絕大多數是研究論著。有關建筑現象學的研究較早開展于人文地理學對環境和人地關系的研究。在人文地理研究中,一批學者在地理學科中開辟出人地和環境的新領域,他們的研究逐漸將人文地理的領域拓廣到人文環境、區域和城市規劃、景觀乃至建筑領域。該領域有一些較重要的著作,如雷爾夫(Edward Relph)的《場所和無場所性》,段義孚(Yi-Fu Tuan)的《場所傾向、環境知覺的研究》和《場所與空間》以及雷爾夫的論文《有關現象學與地理學關系之探究》,段義孚的論文《地理學、現象學和人類性質的研究》。有關地理和環境的現象學研究主要討論人類的(地理)經驗與“存在于世”(being-in-the-World)的關系。有關人文地理學中現象學討論的概要可見雷爾夫的《地理經驗和存在于世:地理學的現象學根源》。
建筑現象學(第二版) 目錄
**章 場所:建筑的場所與生活的世界
1.海德格爾的場所論
2.場所與空間
3.場所的形成
4.神性的與未開化的
5.場所的“中心”化與層化的世界
6.認知與城市形象和心智地圖
7.“家”與家園的營造
8.場所精神
9.建筑場所與生活世界
10.場所與建筑設計
第二章 建筑:建筑知覺與生活體驗
1.梅洛—龐蒂的知覺論
2.體驗建筑:知覺的建筑與生活體驗
3.視覺體驗
4.聽覺體驗
5.觸覺體驗
6.作為身體本能的營建
7.嗅覺和味覺體驗
8.時間與寂靜
9.光與影
10.對知覺和體驗的記憶
結語:綜合的知覺與整體的體驗
參考書目
圖片出處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