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資治通鑒綱目(精)--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 (全十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6621
- 條形碼:9787101156621 ; 978-7-101-1566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資治通鑒綱目(精)--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 (全十冊) 本書特色
1.《通鑒》精華,史學名著。司馬光《資治通鑒》成書294卷,卷帙浩繁,一般人難以通讀,南宋理學大師朱熹將其精華濃縮為《資治通鑒綱目》59卷,篇幅大為減少,更便于讀者閱讀,為史學通俗化開辟了道路,在元明清時期具有重大影響。 2.綱目體裁,《春秋》筆法。《資治通鑒綱目》開創了綱目體的史書體裁,“綱”就是用大字簡述史事梗概,“目”就是小字敘述史事的詳細本末,達到“綱以提要,目以備詳”的效果,使史書更簡明易讀,后世《通鑒輯覽》《綱鑒易知錄》等史書都沿用其體例。《資治通鑒綱目》行文采用《春秋》筆法,嚴格維護正統秩序,如三國時不承認曹魏的正統地位,而以蜀漢為正統,體現了理學家的史學觀念,被奉為“史中之經”,是史學義理化的典范之作。 3.讀史明智,資政寶典。《資治通鑒綱目》跟《資治通鑒》一樣,歷來受到讀者歡迎,尤其受到古代帝王的重視,如明憲宗曾下詔校刊《資治通鑒綱目》并親自作序,清康熙皇帝曾親自為其作批注,對于今天的讀者,尤其是各類管理者也頗有借鑒意義。 4.文白對照,通俗易懂。本次出版的“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資治通鑒綱目》是中華書局**個《資治通鑒綱目》整理本,也是市面上僅見的《資治通鑒綱目》白話譯本,將為普通讀者閱讀這一經典名著提供便利。
資治通鑒綱目(精)--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 (全十冊) 內容簡介
《資治通鑒綱目》五十九卷,宋朱熹編撰。本書以司馬光《資治通鑒》為基礎,運用“綱以提要,目以備詳”的綱目體重編,縮短史書篇幅,使其易讀;同時運用《春秋》筆法,在行文中寄寓褒貶之意,發明義理,使其易辨。本書開創了綱目體的史書體裁,成為后世學習歷史的重要讀本,在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很有出版價值。本次出版的“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系列《資治通鑒綱目》,系在孫通海等主編之《文白對照:資治通鑒綱目》(長征出版社1996年)基礎上修訂而成。出版以后,將成為市面上專享的全本全譯本《資治通鑒綱目》。
資治通鑒綱目(精)--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 (全十冊) 目錄
**冊 卷一~卷五
第二冊 卷六~卷十一
第三冊 卷十二~卷十七
第四冊 卷十八~卷二十三
第五冊 卷二十四~卷二十九
第六冊 卷三十~卷三十五
第七冊 卷三十六~卷四十一
第八冊 卷四十二~卷四十七
第九冊 卷四十八~卷五十三
第十冊 卷五十四~卷五十九
資治通鑒綱目(精)--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 (全十冊) 節選
《資治通鑒綱目》卷一(節選) 【原文】齊侯封即墨大夫,烹阿大夫。 齊威王召即墨大夫,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毀言 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辟,人民給,官無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萬家。召阿大夫,語之曰:“自子守阿,譽言日至。吾使人視阿,田野不辟,人民貧餒。趙攻鄄,子不救;衛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于是群臣聳懼,莫敢飾詐,務盡其情,齊國大治,強于天下。 【譯文】齊威王封賞即墨大夫而烹死阿大夫。 齊威王召見即墨大夫,對他說:“自從你任職即墨以來,每天都有詆毀你的話傳來。不過我派人視察即墨,即墨田地得到墾殖,人民豐足,官府無事,東疆因此獲得安寧。這是你不巴結我 的左右親信,以求得他們美言相助的緣故。”便封賞他一萬戶的封邑。又召見阿大夫,對他說:“自從你治理阿邑以來,我天天聽到贊美你的話。我派人視察阿邑,那里卻田地荒蕪,人民貧苦饑餓。趙國攻打鄄城,你不去援救;衛國奪取薛陵,你卻不知。可見你是用重金巴結我的左右親信,以此求得他們的美言吹捧。”當天,齊威王下令烹死阿大夫以及替他說好話的左右近臣。于是群臣恐懼,不敢巧飾偽詐,切實反映情況,齊國因此得到大治,成為天下強國。
資治通鑒綱目(精)--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 (全十冊) 作者簡介
【原作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南宋理學家、教育家。他十九歲中進士,“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宋史·朱熹傳》),即除擔任九年地方官和四十天的煥章閣待制兼侍講外,大半生都從事于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一生博極群書,廣注典籍,重要著作有《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詩集傳》《楚辭集注》等。思想上,他繼承發展了程顥程頤兄弟、周敦頤、張載等人的學說,成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 【譯者】孫通海:中華書局編審。已出版多種古籍整理作品及普及讀物,如《困學紀聞注》《莊子》(中華經典藏書)、《聊齋志異》(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等。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