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行政行為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7560
- 條形碼:9787100207560 ; 978-7-100-20756-0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政行為原理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法律,尤其是民商法法本書寫作的指導思想,是努力實現行政行為原理的中國化。作者努力以我國實踐的需求來討論和研究行政行為原理,用經實踐檢驗而累積的經驗來校正自己在學說借鑒中的謬誤。這一努力是通過判例的運用來實現的。本書對歸納方法是與判例方法相結合加以運用的,通過“對事實上在司法上實踐過的東西進行描述”,歸納和總結當下的行政行為實然狀態?傮w上說,本書的寫作不是基于立法主義而是基于解釋主義的立場展開的。 在體系安排上,本書沒有采用教材式的寫作體例,而采用了從不同類別的行政行為,如具體行政行為、抽象行政行為、應申請的行政行為等分章專題式的論證方式。這樣一種安排,有利于了解本書的問題意識,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以及所取得的結論。為此,作者在每章前都簡單介紹了研究思路,每節后都有簡短結語。作者致力于研究“行政行為”20年,是在國內研究“行政行為”方面的專家,對“行政行為”從學說、制度和判例等方面進行系統闡述的國內專著,本書應該算是填補性的。
行政行為原理 內容簡介
行政行為是行政法學尤其是大陸法系行政法學上所普遍接受和廣泛使用的法學范疇,也是行政法尤其是大陸法系行政法的核心。對行政行為的系統研究,幾乎需要行政法學的所有技術、涉及行政法的全部領域。本書寫作的指導思想,是努力實現行政行為原理的中國化。作者努力以我國實踐的需求來討論和研究行政行為原理,用經實踐檢驗而累積的經驗來校正自己在學說借鑒中的謬誤。這一努力是通過判例的運用來實現的。本書對歸納方法是與判例方法相結合加以運用的,通過“對事實上在司法上實踐過的東西進行描述”,歸納和總結當下的行政行為實然狀態?傮w上說,本書的寫作不是基于立法主義而是基于解釋主義的立場展開的。在體系安排上,本書沒有采用教材式的寫作體例,而采用了從不同類別的行政行為,如具體行政行為、抽象行政行為、應申請的行政行為等分章專題式的論證方式。這樣一種安排,有利于了解本書的問題意識,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以及所取得的結論。為此,作者在每章前都簡單介紹了研究思路,每節后都有簡短結語。作者致力于研究“行政行為”20年,是在國內研究“行政行為”方面的專家,對“行政行為”從學說、制度和判例等方面進行系統闡述的國內專著,本書應該算是填補性的。
行政行為原理 目錄
前言
縮略語
案例縮略名
**章 緒論
**節 法學思潮與行政行為
一、概念法學與行政行為范疇
二、社會法學與行政行為的嬗變
三、發現法學與行政行為的實施
本節小結
第二節 依法治國與行政行為
一、行政行為的服務性
二、行政行為的過程性
三、行政行為的從屬法律性
四、行政行為的無償性
本節小結
第三節 憲法行為與行政行為
一、區分憲法行為與行政行為的必要性
二、憲法行為與行政行為的理論分析
三、憲法行為與行政行為的現實考察
四、憲法行為與行政行為的轉化
本節小結
第二章 行政行為的分類和模式
**節 行政行為的分類學說
一、行政行為分類的社會需求
二、行政行為的分類與內涵
三、行政行為的分類與立法
本節小結
第二節 行政行為的模式建構
一、行政行為模式界說
二、行政行為模式的價值
三、行政行為的模式化
四、行政行為的模式體系
本節小結
第三章 抽象行政行為的基本理論
**節 抽象行政行為的由來和范圍
一、抽象行政行為概念的由來
二、抽象行政行為的范圍
本節小結
第二節 抽象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要件
一、抽象行政行為合法性要件的概括
二、抽象行政行為合法性要件的內容
本節小結
……
第四章 抽象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分析
第五章 具體行政行為的構成要件
第六章 依申請行政行為的實踐
第七章 需合作行政行為制度的考察
第八章 具體行政行為的錯誤和瑕疵
第九章 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原理
第十章 行政協議和行政合同的實踐
案例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行政行為原理 節選
《行政行為原理/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三)行政行為典型特征的提煉 在行政行為模式化階段中,對非模式化行政行為運用法學方法進行邏輯處理,關鍵在于對行政行為共同典型特征的提煉。那么,共同的典型特征應當從哪里提煉呢? 共同的典型特征應當從相對人所具有的情形來提煉。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實施了違法行為,是行政處罰的共同特征;公務員實施了違法的職務行為,是行政處分的共同特征;相對人實施了法律所提倡、鼓勵的行為,是行政獎勵的共同特征;相對人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困難,是行政救助的共同特征,等等。 共同的典型特征應當從行政行為的內容來提煉。行政行為的內容即權利義務,是作出行政決定的目的。狄驥指出:“決定的目的既是意志行為的一種基本要素,不論在公法或私法的法律行為中它都起著主要的作用!币驗闆Q定的目的“是引向選擇和決定的考慮”,“是行動所固有的本質。它是人們在這樣行動時所欲達到的*后歸宿”。行政行為是意在設定還是變更或消滅權利義務,是權利還是義務,權利的類型是屬于自由權、平等權、參與權、請求權中的哪一種,義務又屬于哪一類?例如,行政處罰是剝奪、限制違法行為人的權利或設定違法行為人的義務,內容是負擔性的。行政給付是設定相對人利益滿足權(請求權)的,行政許可主要是設定相對人自由權的,行政救助是設定相對人權利保護(請求權)的,其內容都是授益性的! 男姓袨閮热輥硖釤捫姓袨榈墓餐卣,是重要的,卻又是困難的。這是因為,權利義務有時體現在多個行政行為中或行政活動的多個環節中。例如,強制拆遷在理論界和司法界曾被廣泛而反復使用。其實,除即時強制外,強制拆遷是一個依附于先前已經存在的行政征收、拆除違法建筑等具體行政行為而存在的行政強制執行行為,所設定的主要是相對人的忍受義務。行政強制執行類似于司法強制執行,執行錯誤主要表現為:執行尚未發生強制執行效力的行政文書,違反法律規定先予執行,違法執行案外人財產且無法執行回轉,明顯超過執行數額、范圍執行且無法執行回轉,執行過程中對查封、扣押的財產不履行監管職責、嚴重不負責任、造成財物毀損、滅失,以及執行過程中變賣財物未由合法評估機構估價或者應當拍賣而未依法拍賣而強行將財物變賣給他人等。但對強制拆遷的起訴,其實是對補償方案的不滿,而補償方案是行政征收必不可少的內容。這樣,除即時強制以外,強制拆遷的實質內容是剝奪財產權和設定補償,而非相對人的忍受義務。如果我們僅僅從強制拆遷這一行政行為表象來提煉共同特征,那么就很難保障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強制拆遷應當被概括為行政征收而不是行政強制,它的出現本身不過是一個法制不健全狀態下的避重就輕現象! 男姓袨榈膬热輥硖釤捚涔餐卣,還需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例如,從我國《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來看,我國行政許可的外延比日本行政許可的要廣,不僅僅包括對自由權的解禁,還包括了部分行政認可即權利義務的確認。這樣的規定,反映了我國立法者將盡可能多的行政審批納入該法來調整,從而控制和規范行政審批的立法選擇。 從行政行為的內容來提煉其共同特征,還要考察相對人的請求。有時,行政行為表現為行政主體的沉默,以及簡單的行動、肯定或拒絕。相對人舉報并請求制裁某違法相對人的,盡管行政主體沉默或拒絕,性質上仍屬于行政處罰行為。相對人請求獎勵、救助、許可的,盡管行政主體沉默或作簡單的肯定、否定,行政行為在性質上仍分別屬于行政獎勵、行政救助、行政許可。這種做法,在法國具有很悠久的歷史! 」餐牡湫吞卣鬟應當從行政程序來概括。例如,行政處罰是行政主體依職權啟動的,行政許可是行政主體以相對人申請啟動的。同樣屬于授益行政行為的行政許可、行政救助、行政給付,行政許可的程序必須由相對人啟動(申請),行政救助和行政給付則既可由相對人啟動也可由行政主體啟動。行政主體的撤銷,按行政復議程序進行的屬于行政復議,規定為罰則按行政處罰程序進行的屬于行政處罰,按行政許可程序進行的屬于行政許可,等等。 共同的典型特征一般并不從行政主體資格及其權限來提煉。行政主體資格及其權限上的特征,只有在概括行政立法行為的共同構成要件時,或者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要件時,具有重要意義,對具體行政行為的本質屬性意義不大。例如,公安機關不能吊銷工商機關頒發的營業執照,但卻越權吊銷了。該行為盡管屬于違法行政行為,但卻仍是一個吊銷證照的行政處罰行為。 ……
行政行為原理 作者簡介
葉必豐,長江學者,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博導。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所長、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黨總支書記、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行政法研究會副會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多所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咨詢專家。從1996年開始到現在,作者對行政行為原理的關注和思考已經二十多年,也發表或出版了較多論著。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