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人工智能的刑事責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912130
- 條形碼:9787519912130 ; 978-7-5199-121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工智能的刑事責任研究 內容簡介
人工智能與刑法規制一直是近來刑法學界和人工智能學界討論的重點議題。人工智能相關的刑法規則需要回歸到刑事責任的基本理論,結合**的技術發展對基本倫理原則的沖擊和影響,修正傳統責任領域中的陳舊規則,確立必要的、新的刑事責任規則,并依據刑事責任的基本原理,明確人工智能的主體性、人工智能犯罪的歸責路徑以及人工智能活動的行為規則。本書將從人工智能與法律的基本問題出發,結合刑事法治的邏輯、要求、思維、規則等,解構傳統刑事責任的歸屬路徑,建構人工智能時代的刑事責任歸屬路徑。
人工智能的刑事責任研究 目錄
導言
一、研究背景
(一)現實背景
(二)理論背景
二、文獻綜述
(一)國內文獻綜述
(二)國外文獻綜述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議
三、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創新之處
**章 人工智能刑事責任的界定
一、人工智能的概念與歷史
(一)人工智能有關的概念
(二)人工智能的歷史
二、刑事責任的概念與歷史
(一)刑事責任的概念
(二)刑事責任的發展歷程
(三)基于責任理論反思人工智能
三、人工智能時代刑事責任理論的主要問題
(一)主體性問題
(二)人工智能和罪責理論(狹義的責任理論)
四、本章小結
第二章 人工智能刑事責任的基礎省思
一、概述
二、自然主義的責任論
(一)結果責任論
(二)心理責任論
(三)自然主義的責任論之反思
三、社會意義的責任論
(一)社會責任論
(二)規范責任論
(三)社會意義的責任論之反思
四、規范意義的責任論
(一)功能責任論
(二)溝通責任論
(三)規范意義的責任論反思
五、本章小結
第三章 人工智能刑事責任的前提條件
一、人工智能刑事責任的主體
(一)人工智能的實際控制人
(二)人工智能的供應鏈條主體
(三)人工智能本身
二、人工智能刑事責任的行為前提
(一)實施了刑法所禁止的行為
(二)造成了結果
(三)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三、人工智能刑事責任對因果鏈條的擴張
(一)因果關系的理論嬗變
(二)人工智能作為犯罪工具
(三)人工智能作為犯罪主體
四、本章小結
第四章 人工智能刑事責任的歸屬路徑
一、概述
(一)目前的爭議
(二)當前的責任歸屬路徑
(三)責任歸屬的法律理論演變趨勢
二、人工智能與客觀歸責理論
(一)人工智能與風險升高
(二)人工智能與風險實現
(三)人工智能與合法替代行為
三、人工智能與主觀歸責理論
(一)人工智能與風險的可認知性問題
(二)人工智能與風險鏈條的預測問題
(三)人工智能與結果風險的符合問題
四、人工智能的責任歸屬路徑選取
(一)選取標準
(二)選取理由
五、本章小結
第五章 人工智能刑事責任的排除事由
一、概述
(一)排除事由的基本理論
(二)人工智能刑事責任排除的基本問題
二、正當防衛
(一)防衛對象的聚焦性
(二)防衛時點的即時性
(三)防衛條件的現實性
(四)防衛意識的可放棄性
(五)防衛強度的限制性
三、緊急避險
(一)避險前提
(二)避險對象
(三)避險效果
(四)利益衡量
四、其他事由
(一)基本原理
(二)具體例證
五、本章小結
結論及展望
人工智能的刑事責任研究 作者簡介
熱娜古;阿帕爾,女,維吾爾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刑法專業2014級博士研究生,新疆喀什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在《法學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集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和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若干。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