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呂進序跋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4666
- 條形碼:9787520394666 ; 978-7-5203-946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呂進序跋集 本書特色
本書選入呂進先生的詩學序跋121篇,其中全文錄入84篇、存目37篇。這些序跋是管窺呂進詩學理論體系的一個窗口,呂進詩學是響應新詩建設的號召誕生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系統的新詩理論,它的內容太過豐富,不是這篇短短的后記所能講完的,這里只談論呂進詩學的基本品質。
呂進序跋集 內容簡介
長期以來,新詩序跋文章被人忽視,不是因為其詩學價值不高,而是因為其傳播和接受面臨一定的局限。比如伴隨詩集出版的時候,讀者更在意的是詩歌作品而不是序跋;而對從事詩歌研究的讀者而言,他們更愿意閱讀理論著作或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在本質上,新詩集的序跋就是對詩人或詩歌作品的研究,同時也伴隨著新詩理論和詩學思想的閃現,我們往往從詩集序跋中獲得對詩人及作品的*初認識,尤其是對于那些業已歷史化的詩人研究而言,后來的研究者更是將序跋作為論述的邏輯起點和珍貴史料,并從中獲得對詩人的基本定位,其詩學價值不容小覷。本書是對呂進上百篇序跋的整理,挑選有代表性的序跋以全文的方式呈現,其余的以存目之方式呈現。讀者可以從這些序跋文章中了解作者的詩學思想,以及對相應的詩人做出深刻的解讀。
呂進序跋集 目錄
——王爾碑散文詩談片
唉,……
——序穆仁《綠色小唱》
變革,為了新詩在當代中國的繁榮
——卷末語
明天,我將遠行
——序《當代大學生抒情詩精選》
序培貴《彩色人生》
現代格律詩的新足音
——序黃淮《黃淮九言抒情詩》
詩的漫畫 漫畫的詩
——序羅紹書《淺刺微諷集》
童心發現的世界
——臺灣詩人薛林《天使之愛》序
新詩文體的凈化與變革
——《新詩文體學》跋
關于小詩的小札
——王爾碑、流沙河編《小詩百家點評》序
人的劇詩
——序王川平《墓塔林》
無題序
——序《中國現代無題詩百家》
中華兒女情
——《愛我中華詩歌鑒賞》總序
東鱗西爪說于沙
——《于沙詩選》序
熟讀《新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新詩三百首》前記
令人矚目的現代轉型
——序葉慶瑞《人生第五季》
進入新世紀
——序王毅《中國現代主義詩歌史論》
可愛的微型詩
——讀穆仁編《微型詩500首點評》札記,并代序
五十年:新詩,與新中國同行
——《新中國50年詩選》序
詩風拂面育新人
——《西南師范大學50年詩選》序
孤城雄峙萬重山
——《釣魚城詩詞釋賞》序
微型詩話
——《微型詩存》序
山里人唱的都市歌謠
——序譚朝春《讓日子站起來》
現實主義詩人唐詩
現代性與現代文學
——序王曉初《中國現代文學發展演變史(1898—1989)》
臺港文學研究的新收獲
——序《百年中華文學中的臺港文學》
自序
——《中國現代詩歌文體論》
草屑與淚花
——序譚明《烏江的太陽和雨》
一路歲月一路歌
——序張航《流過的歲月》
20世紀重慶新詩的發展輪廓
——《20世紀重慶新詩發展史》導言
新人的發現
——序蔡培國《紅帆船——微型詩三百首》
為有源頭活水來
——序劉靜《新詩藝術論》
格律與現代
——序《新世紀格律體新詩選》
楓葉秋正紅
——序何夕報同名詩集
《九葉集》詩人群研究的新收獲
——序蔣登科《九葉詩人論稿》
笑對靈魂在白玉里流轉
——序梁笑梅《壯麗的歌者:余光中詩藝研究》
說不盡的白色花
——錢志富《詩心與現實的強力結合——七月詩派研究》序
新詩中國化和漢詩現代化的成功嘗試
——序李忠利《新詩中國風》
梁平書
——《梁平詩歌評論集》序
春天是從石頭里長出來的
——序李明政《我好稀詫你》
一座直轄市的青銅雕像
——跋楊礦《三千六百五十行陽光》
日子
——序冬嬰《低處的風聲》
歌詞學:學科性與學理-眭
——序陸正蘭《歌詞學》
滿城風雨近重陽
——序《當代抒情短詩千首》
帶我們看自己的詩人
——序《奢華傾城》
東南亞詩歌:本土與母土
——序《本土與母土——東南亞華文詩歌研究》
走向中西比較詩學
——序《逐點點燃的世界一中西比較詩學發展史論》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序徐潤潤《現代詩學原理新論》
生命的痕跡
——序魏東《時間的傷痕》
寓萬于一,以一馭萬
——漫說曾心(代序)
不要忘記鄧均吾
——《鄧均吾詩文選》序
上善若水
——序《曾心自選集——小詩300首》
遠游無處不消魂
——序孫逸民《詩之旅》
低處光芒
——序熊魁《我在巫山等你》
天才來自勤奮。聰明由于積累
——序張傳敏《半蠹集》
序《中國當代軍旅詩歌論》
詩人黃亞洲
——序《沒有人煙》
滴水詩情
兵氣擁云間
——朱增泉三部詩集總序
打著綁腿的詩筆
——序黃亞洲詩集《男左女右》
除卻巫山不是云
——序《詩意巫山》
春桑正含綠
——序冷雨桑《小記錄》
論新時期詩歌與“新來者”(代序)
人生不回頭。回頭情太多
——自序
琴聲里的期待
——序鄭大光明《筆是長長的河》
低處的露珠
——序畢福堂《露珠之光》
傾聽*后的吼聲
——序韋曉東《以筆為槍:重讀抗戰詩篇》
多少話留在心上
——序《一捧黑土,兩國情懷》
清水出芙蓉
——序《嶼夫詩選》
心事浩茫
——序黃亞洲詩集《舍她不得》
白水詩人梁上泉
——序《梁上泉的抒情詩(1953-2013)》
追風的女子
——序新加坡詩人舒然《以詩為銘》
潔白的完美與遺忘
——西貝《靜守百年》序
為詩吆喝
——周鵬程主編《中國當代詩人代表作名錄》序
梁平:三面手與雙城記
——序《梁平詩歌研究》
小詩的泰華詩圣
——《曾心小詩500首》序
詩與遠方
——序陳巖詩集《愛上層樓》
詩人的芬芳
——序李永才《南方的太陽神鳥》
春天的眼睛
——序楊平《就這么一直愛著》
和風伴行
——序嚴建文詩集《風中的行者》
華韻與蕉風
——《新世紀東南亞華文詩歌精選》及《新世紀東南亞華文小詩精選》序
水過無痕
——序《嶺南人小詩選》
堅守釣魚城
——序趙曉夢長詩《釣魚城》
城市詩的探路人
——序曹劍龍詩集《凌晨三點》
存目
《呂進序跋集》編后記
呂進序跋集 節選
潔白的云朵 ——王爾碑散文詩談片 處于巨大轉機之中的新詩首先關注的,是要讓詩具備真正的詩的內核,它對那些可能掩蓋“非詩”的內在質素的外在形式提高了警覺。應當說,這是時代使然,是新詩歷盡坎坷道路后的成熟。近兩年,散文美因而也就較之格律美成了詩壇更廣泛的詩美浪潮。于是,和更加自由的自由詩一起,散文詩也獲得了青春。 散文詩當然并非今天才有。中國新詩的發祥地是《新青年》。一九一八年一月,《新青年》雜志的四卷一號刊出的首批新詩中,沈尹默的《人力車夫》便是散文詩。現代文學史上的不少大師涉獵過散文詩領域,包括魯迅、郭沫若、茅盾三位。郭風的“葉笛”,柯藍的“短笛”,以悠揚的笛聲吸引了廣大讀者群。不過,散文詩*有生氣的篇頁恐怕還是這兩年掀開的:追隨前人的腳跡,詩壇出現了一群散文詩的探求者。本文評論的王爾碑就是很值得關注的一位。 云,是王爾碑散文詩的常見主題。“夏日的厚重的云,在藍天的石壁上,塑造它自己的維納斯”,王爾碑這樣唱道。云的意象體現了這位女詩人的美學。她的詩章,正像潔白的云朵:柔和而純凈。 有如潔白的云朵,王爾碑散文詩是柔和的。 詩人用一顆女性的心去感受生活,她的心中流動著的是似水柔情。不以奔放雄豪的氣度見長,也不以哲理意蘊的深度取勝,詩人的目光喜歡停留于一花一葉、一草一石之上,她把擷取的花葉草石放在自己全部的人生經驗當中發酵,進行柔和化的處理,醞造出生活的美,心靈的美,自然的美。從饋贈石榴的山里的媽媽身上,詩人看見的是:“呵,山里的媽媽給我一顆美麗的心。我知道:那顆心里藏著許多珍珠,水紅水紅的珍珠”;從紅嘴的相思鳥的嗚叫中,詩人聽到的是:“心,已唱碎了,鮮血染紅我的嘴唇。這是海水也洗不掉的胭脂,它要人們永遠看見我的思念”。詩人對生活的全部感受,對生活的形象思考和感情評價,詩篇中飽含的愛憎,都投上了柔情的光環。這是更內向、更婉妙的歌聲。樹、螢、夕陽、新月、姑娘、小孩……一旦人詩,便都以溫情脈脈的眼神望著讀者。 這一別開蹊徑的詩格使詩人樂于“撞車”:詩的觸角不但向不為人們熟悉的“物”伸展,尤其樂于向人們熟悉的“物”伸展。詩就是發現,從不熟悉之物發現熟悉的詩情,這也許容易一些;從熟悉之物去開拓出不熟悉的詩的天國,這就需要更大的功力。取材平凡而又別有開掘,王爾碑的散文詩就往往使讀者在想象空間上、美的享受上很富有。女兒,是媽媽“一面會說話的誠實的鏡子”;雨珠,“是大地母親*小的女兒”。童年迷戀過的螢在問:“你,還是以前的你嗎?”忘神地編織著的蜘蛛在說:“我不要你稀罕!我創造,我快樂!”古老的詩歌形象閃射出陌生的異彩。時代的風,在王爾碑的琴弦上彈出新的音符——柔美的音符。 六十年代,詩壇曾經圍繞郭風的散文詩掀起過一場爭論。爭論是由對郭風散文詩“不善于充分表達那揮斥風雷、拔山倒海的氣概”的指責開始的。顯然,這種指責有礙于詩歌園地的百花齊放。我們說,柔和婉約的風格有其局限性,但哪一種詩歌風格沒有自己的局限性呢?我們應該要求每一位詩人都要表現時代詩情,我們卻不應該規定每一位詩人都只能通過一種途徑去表現時代詩情。我以為不但為整個社會主義新詩而奮斗,而且為每一位詩人的藝術個性而奮斗的詩評,才能適合時代的需要和詩歌發展的需要。 有如潔白的云朵,王爾碑散文詩是純凈的。 比起一般的抒情詩,散文詩有更多的敘述、描繪和議論的方便與自由。這種“自由”也帶來危險。散文詩的自由是跳舞的自由,游泳的自由。不合舞步,不懂游泳技巧,就有出洋相甚至喪失生命的危險。高爾基完成劇本《底層》的次年(即一九○三年),又寫了著名散文詩《人》。他在致《底層》西班牙譯者的信中,希望后者也把《人》翻譯出來。高爾基說,因為“那里面體現并發展了《底層》的主要思想”。也就是說,散文詩畢竟是詩,盡管它也有散文的某些特點,它與敘事性文學卻是不可相互取代的。同一主題的《底層》與《人》各司其職,各展其長,后者是前者的潛臺詞,前者是后者的故事化。 王爾碑很懂得將散文詩的敘述、描繪與議論置于詩的藝術規律之下。她的散文詩的純凈正源于此。她對避免行文的汪洋恣肆有很高的警惕,在她的散文詩中,敘述,是突破時空限制的敘述;描繪,是突破形體限制的描繪;議論,是附麗于詩歌形象的議論。 P1-3
呂進序跋集 作者簡介
呂進,漢族,1939年9月28日生于四川成都,1963年畢業于西南師范學院外語系,1987年由講師破格晉升教授,1997年擔任博士生導師。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現任西南大學二級教授,重慶市文聯榮譽主席。莫斯科大學訪問教授,曾在美國俄勒岡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大學、韓國延世大學、日本九州大學等知名高校講學。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及省級項目。獲“***有突出貢獻專家”“四川省勞動模范”“四川省十大優秀園丁”等稱號。曾獲總部設在韓國的世界詩歌研究會授予的第7屆世界詩歌黃金王冠(1993)、總部設在香港的世界華文詩人筆會授予的“中國當代詩魂金獎”(2021)。迄至2021年,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及外國報刊發表論文及隨筆近500篇。撰寫和主編詩學著作、詩集、隨筆集44部,共82卷,多部獲獎。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