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房定亞風濕病新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761154
- 條形碼:9787537761154 ; 978-7-5377-611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房定亞風濕病新識 內容簡介
風濕病屬于臨床上的難治性疾病,房定亞教授經過六十余年的理論研究與臨床探索,總結出了一套理法方藥齊全的診治方法。 《房定亞風濕病新識》作者馬芳是房定亞教授的博士生,她在書中詳細介紹了房定亞教授在診治風濕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皮肌炎、白塞病、強直性脊柱炎等)方面的治學特點及學術成就,并以大量臨床典型病案生動詳實地呈現房定亞教授診治各種風濕免疫性疾病的具體過程,每篇病案都附有詳細精當的按語,以介紹一代中醫大家獨到的診病思路和精巧的用藥技藝。
房定亞風濕病新識 目錄
**節 向宋孝志先生學習靈活用方
第二節 向祝諶予先生學習辨病與辨證相結合
第三節 向岳美中先生學習專病專方
第二章 中西醫結合的學術理念
**節 中醫辨病與中醫辨證相結合
第二節 西醫辨病與中醫辨證相結合
第三節 專方專藥治專病
一、針對病因
二、針對病理特點
三、針對“效點”
四、專病專方專藥
五、對癥用藥
第三章 學術特色與創新
**節 理論創新——風濕病屬“新病入絡”
第二節 用藥特色
一、針對病本,尋找“效點”
一、藥味精、藥量準
三、重視氣血
四、善用解痙止痛法治療疼痛
第四章 學術成果及治學之道
**節 質疑舊見,勇于創新
第二節 敏銳的前沿意識
第三節 注重實踐
第五章 清絡散血法治療風濕病的學術思想及經驗總結
**節 絡脈是風濕病的基本病位
一、絡脈的概念
一、絡脈的生理及病理特點
三、絡病與風濕病的關系
第二節 毒邪在風濕病發病中的作用
一、毒邪的概念
一、毒邪的分類
三、毒邪的致病特點
第三節 清絡散血法析要
一、清解絡中熱毒
一、祛除絡中之瘀
三、滋養絡中之陰
四、調暢絡中氣機
第四節 常用方藥分析
一、四妙勇安湯
……
第六章 學術訪談
第七章 典型醫案
后記
房定亞風濕病新識 節選
王清任是房定亞教授推崇備至的古代醫家,房定亞教授既欽佩王清任求實創新的學術精神,又十分認同王清任對氣虛、血瘀學說的精辟見解和相應治法、方藥的獨特療效。房定亞教授遙承王清任之學術思想,并結合數十年的臨床實踐,體悟出“氣病多虛、血病多瘀”,認為由于氣的推動、溫煦、防御、固攝、氣化等生理功能耗損較大,病理上易呈現不足的狀態,所以在治療上以補其不足為要旨。而血瘀與氣虛的關系*為密切,氣為血行的動力,氣虛則無力推動和統攝血液循經運行而*易導致血瘀。房定亞教授用藥亦宗王清任之法,將血府逐瘀湯加大劑量黃芪作為治療氣虛血瘀諸證的基礎方。 血府逐瘀湯即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以桃仁、紅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暢通血脈;桔梗開胸膈、宣肺氣,以行上焦之氣滯;柴胡、枳殼疏肝理氣,以暢中焦之氣滯;牛膝導瘀下行,以通下焦之氣,從而使人體上中下氣機運行流利,氣行則血行;生地黃、當歸滋陰清熱、養血和血,使活血而不傷血;甘草為使,調和諸藥。綜觀全方,充分依據氣血理論進行配伍,氣血相配,剛柔相濟,可謂絲絲入扣。房定亞教授認為,血府逐瘀湯可以滋陰、通絡、理氣、解毒。 房定亞教授常強調活血和調氣并行,提出“以活為補”“以通為補”,他認為,只要經絡貫通、氣血暢達,人體的各項功能自可恢復正常。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血府逐瘀湯既可使超常的細胞和體液免疫應答降低至正常水平,又可使低下的免疫應答增高至正常水平。血府逐瘀湯對機體特異性細胞免疫應答根據機體當時的免疫功能狀態,具有以針對性、選擇性、劑量依賴性為特點的雙向性調節作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方對環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有增加免疫器官重量、增強單核細胞吞噬能力、促進溶血素抗體(IgM)生成、增加外周血中T淋巴細胞數量的作用。血府逐瘀湯除了具有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拮抗氫化可的松抑制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使機體恢復正常水平外,還能增加抗體生成細胞的數量和提高分泌抗體水平及維持時間,可見血府逐瘀湯不僅能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活化T、B細胞功能,而且還能參與一定的免疫應答調節作用。因此,房定亞教授常將血府逐瘀湯用于各類風濕病的治療,如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系統性硬化癥、系統性紅斑狼瘡、大動脈炎(TA)等疾病,尤其是在這些疾病的病情相對平穩,熱毒之勢頓挫之后,常以血府逐瘀湯進行調理善后。 房定亞教授在骨關節炎的治療中,也十分重視補氣活血法的使用。《景岳全書》說:“蓋痹者,閉也。以血氣為邪之所閉,不得通行而病也。”骨關節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復雜,現雖尚未完全闡明,但已知與患者年齡增大、性別差異、生物力學改變、軟骨細胞功能不全、外傷磨損、遺傳等因素有密切關系。房定亞教授認為,骨關節炎屬退行性病變,*基本的病理改變是骨內微循環瘀滯。相關研究證實,骨內微循環障礙是骨內高壓的本質,而在形成骨內高壓的過程中,骨內血液流變和動力學都發生了改變。由于血液回流障礙,局部組織血管充血、滲出增多、缺血、缺氧、無氧代謝增多、酸中毒等因素破壞局部組織的正常理化環境,引起關節軟骨代謝異常,從而導致關節軟骨的退變。實驗研究提示,川芎、當歸、桃仁、紅花、生地黃、黃芪等可以改善血瘀與應力動物模型血流量,消除肌肉韌帶充血水腫,防止因局部血流量減少引起的局部缺氧、纖維細胞轉化為成骨細胞而導致骨質增生的發生。房定亞教授對骨關節炎患者使用補氣活血法,屢獲顯效。他認為補氣活血法治療骨關節炎的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改善血液流變學,增加局部血流量,降低血黏度,改善局部微循環障礙引起的缺血、缺氧及代謝紊亂、酸中毒等,阻斷疾病惡性循環,消除炎癥。 房定亞教授認為,氣虛血瘀證廣泛存在于風濕病及其他臟腑疾病之中。他指出,幾乎所有慢性疾病均有微循環障礙這一主要的病理基礎,因此,氣虛血瘀證是許多慢性病的病理本質。典型的氣虛血瘀證既有少氣懶言、倦怠乏力、脈細無力等元氣不足的癥狀,又有臟腑、經絡中某些局部功能障礙、疼痛、癓塊、唇色紫暗或皮膚瘀斑等血行不暢的表現。由于病機錯綜復雜,臨床病例不一定都具備這些典型癥狀,臨證時要謹守病機,不應受癥狀的局限,即使氣虛或血瘀癥狀不明顯,亦應根據病史和理化檢查結果,宏觀辨證與微觀辨病相結合,只要有氣虛血瘀之病機,即可運用補氣活血法治療。
房定亞風濕病新識 作者簡介
馬芳,女,博士后,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風濕病科主任,中醫界治療風濕病的權威專家——房定亞教授的博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