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任爾西東:《國語學草創(chuàng)》原理/廈門大學南強叢書第7輯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1582053
- 條形碼:9787561582053 ; 978-7-5615-820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任爾西東:《國語學草創(chuàng)》原理/廈門大學南強叢書第7輯 內(nèi)容簡介
胡以魯《國語學草創(chuàng)》(1912)被學術(shù)界認可是中國學者所寫的**部帶有強烈近現(xiàn)代中國語言學精神色彩的學術(shù)著作,在近現(xiàn)代中國語言學目前的地位可以和《馬氏文通》相提并論,但長期以來學者們對其重視不夠。本書對《國語學草創(chuàng)》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的研究,對該書的性質(zhì)進行了清晰的定位。本書共分為十三章,涉及《國語學草創(chuàng)》的理論價值,其與國外語言學理論的關(guān)系,其對中國音韻、方言、文字的探討,其對譯名、借用語及意譯的認識等諸多問題。通過深入的分析,指出了該書在中國語言學史的重要價值。
任爾西東:《國語學草創(chuàng)》原理/廈門大學南強叢書第7輯 目錄
**節(jié) 東京大學“在學證書”發(fā)現(xiàn)與胡以魯相關(guān)史實考證
第二節(jié) 《國語學草創(chuàng)》結(jié)構(gòu)形式安排及內(nèi)容
第三節(jié) 重新認識《國語學草創(chuàng)》“國語學”價值
第二章 《國語學草創(chuàng)》:漢語語言學理論**書“原型”
**節(jié) 《國語學草創(chuàng)》性質(zhì)與上田萬年國語學“原型”
第二節(jié) 《國語學草創(chuàng)》理論“兼容”與甲柏連孜多重學術(shù)關(guān)系
第三章 《國語學草創(chuàng)》:語言起源、進化與漢語聲音論
**節(jié) 漢語起源于感嘆詞論
第二節(jié) 胡以魯“語言進化論”與中國國語“感嘆詞”
第三節(jié) 胡以魯論說漢語單音節(jié)、雙音節(jié)、多音節(jié)詞
第四節(jié) 胡以魯理論范疇:內(nèi)范與外范
第五節(jié) 語言起源研究新視野與演化語言學
第四章 《國語學草創(chuàng)》:從世界語言分類看漢語特征
**節(jié) 世界語言歷史、類型、地域三種分類理論
第二節(jié) 從世界語言“同構(gòu)”類型看漢語的特征
第三節(jié) 世界語言分類與漢語特征之“真相”
第五章 《國語學草創(chuàng)》:漢語詞匯發(fā)展變化之觀念
**節(jié) 通假、雙聲疊韻、音之長短、類推與漢語“發(fā)起”
第二節(jié) 漢語后天發(fā)展心理觀:以詞匯為中心
第三節(jié) 觀察漢語詞匯語義后天發(fā)展變化的維度
第四節(jié) 觀察語詞語義分化趨勢的心理學意識
第六章 《國語學草創(chuàng)》:漢語心理語法理論模式
**節(jié) 學術(shù)界對《國語學草創(chuàng)》漢語語法理論之研究
第二節(jié) 胡以魯漢語“品詞”之“詞法”學說
第三節(jié) 胡以魯漢語“句法”學說
第四節(jié) 甲柏連孜等學者與胡以魯漢語心理語法理論“原型”
第五節(jié) 胡以魯理想之漢語標準——“文典語法”模式說
第七章 《國語學草創(chuàng)》:從漢語方言史談到漢語標準語
**節(jié) 方言的產(chǎn)生與漢語方言史
第二節(jié) 國語統(tǒng)一“標準語”與“標準音”
第三節(jié) 國語“標準化”與語言規(guī)劃及政策
第八章 《國語學草創(chuàng)》:漢語方言分區(qū)理論“初啼”及“原型”
**節(jié) 胡以魯漢語方言分區(qū)理論述略
第二節(jié) 胡以魯漢語方言分區(qū)的對應名稱及分布問題
第三節(jié) 胡以魯漢語方言分區(qū)理論“原型”
第四節(jié) 胡以魯漢語方言分區(qū)理論的學術(shù)史意義
第九章 《國語學草創(chuàng)》:漢語上古音理論及羅馬字標記意義
**節(jié) 胡以魯元音理論與漢語上古音韻部概念
第二節(jié) 胡以魯上古音聲紐音理與方音證據(jù)
第三節(jié) 解讀對轉(zhuǎn)旁轉(zhuǎn)理論:語音學與心理學
第四節(jié) 發(fā)掘胡以魯上古音理論的意義
第十章 《國語學草創(chuàng)》:宋人36字母理論及羅馬字標記“原型”
**節(jié) 胡以魯宋人36字母羅馬字標音理論
第二節(jié) 現(xiàn)當代學者對宋人36字母的國際音標“構(gòu)擬”
第三節(jié) 胡以魯宋人36字母羅馬字標音理論“原型”
第四節(jié) 對胡以魯宋人36字母羅馬字標音理論的認識
第五節(jié) 宋人36字母羅馬字標音理論及“原型”發(fā)掘的意義
第十一章 《國語學草創(chuàng)》:由文字而論“言文一致”與“言文背馳”
**節(jié) 漢語語言與文字關(guān)系:“言文一致”
第二節(jié) 漢語發(fā)展變化:語言為主,文字為從而“言文背馳”
第三節(jié) 語言折射思想,“言文一致“與“質(zhì)文建設案”
第四節(jié) 胡以魯是否具有出土甲骨文金文意識問題
第十二章 《國語學草創(chuàng)》:譯名、借用語及義譯理論
**節(jié) 胡以魯論譯名與借用語之界說
第二節(jié) 譯名、借用語及“役于外語”問題
第三節(jié) 胡以魯譯名之“義譯”理論
第四節(jié) 胡以魯論固有名詞不可譯者
第五節(jié) 胡以魯“習于外而不忘其本”原則
第十三章 《國語學草創(chuàng)》:中國接受西方普通語言學理論方式
**節(jié) 西方語言學理論知識傳人中國的時間與方式
第二節(jié) 教科書:近現(xiàn)代中國普通語言學理論傳播方式
第三節(jié) 教科書:《國語學草創(chuàng)》等接受西方普通語言學理論方式
第四節(jié) 譯介日本翻譯教科書:曲線接受西方普通語言學方式
第五節(jié) 教科書:近現(xiàn)代中國接受西方語言學理論效應
參考文獻
附錄:胡以魯《國語學草創(chuàng)》橫排本
任爾西東:《國語學草創(chuàng)》原理/廈門大學南強叢書第7輯 作者簡介
李無未,吉林大學博士。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文博士后流動站負責人、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長。歷任延邊大學中文系講師、吉林大學古籍所教授及博士生導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項。曾任日本、越南、法國等國家?guī)姿髮W及中國臺灣地區(qū)幾所大學客座教授、訪問教授等。著有《日本漢語音韻學史》《音韻文獻與音韻學史》《漢語史研究理論范疇綱要》《漢語音韻學通論》等著作。主編《音韻學論著指要與總目》(2冊)、《日本漢語教科書匯刊(江戶明治編)》(60冊)、《對外漢語教學論著指要與總目》(2冊)、《東亞漢語史書系》(20種)、《海洋文明與漢語言文字書寫》等大型工具書和叢書。在《中國語文》等國內(nèi)外重要期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140余篇。獲得“王力語言學獎”等重要獎項7項。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