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費孝通論小城鎮建設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1513
- 條形碼:9787100201513 ; 978-7-100-20151-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費孝通論小城鎮建設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后,不少鄉鎮開始興辦鄉鎮企業,它們的發展帶動了許多小城鎮的崛起。本書匯編了費孝通近三十篇有關小城鎮研究的論文與講話,其中大多為一九八〇年以后發表的相關研究,也收錄有早年間對鄉土工業的思考。全書內容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工業文明帶來的鄉土變化、小城鎮發展研究、鄉鎮企業與鄉村發展。在各地實地考察的過程中,費孝通洞見中國小城鎮的發展不僅是中國自身的發展,更是一個“走向優選一體化”的過程,反映出世界的全球化趨勢。這些思索,對于我們今天的小城鎮建設乃至國家經濟發展的宏觀構想,依然具有啟示意義。
費孝通論小城鎮建設 目錄
導讀.....方李莉 i
**編 工業文明帶來的鄉土變化
西南工業的人力基礎.....3
勞工的社會地位.....9
消遣經濟.....16
新工業中的藝徒.....23
第二編 小城鎮發展研究
小城鎮在四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31
小城鎮 大問題.....41
繼續開展江蘇小城鎮研究.....86
小城鎮 再探索.....93
對蘇北地區鄉鎮企業及小城鎮發展的幾點看法.....114
小城鎮的發展在中國的社會意義.....120
小城鎮——蘇北初探.....126
小城鎮 新開拓.....162
朱著《鄉村工業與小城鎮》序言.....194
小城鎮研究的新發展.....198
農村??小城鎮??區域發展——我的社區研究歷程的再回顧.....206
小城鎮研究十年反思.....230
論中國小城鎮的發展.....242
第三編??鄉鎮企業與鄉村發展
鄉鎮企業的新臺階.....253
因地制宜 多種模式.....262
小商品 大市場.....272
中國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問題.....292
傳統產品與科技相結合 促使鄉鎮企業異軍再起.....307
蘇南鄉村發展的新趨勢.....313
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課題.....328
展視中國的鄉鎮企業.....346
鄉鎮企業的發展與企業家面臨的任務.....353
近年來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幾個階段.....358
社會科學對中國農村發展的貢獻.....370
浦東開發與社會學——談浦東開發開放中的農民問題研究.....378
費孝通論小城鎮建設 節選
《費孝通論小城鎮建設》: 這300家地主搞收絲、米行、油行、典當等。在這個鎮里可以看到不同的行業。集鎮的*基本的作用是農產品出售的地方和工業品進入的渠道。我在1936年去調查時,碰到很多新鮮事。有一件事給我印象很深。我從震澤鎮坐一條航船去開弦弓村,不要花錢,交通是免費的。劃船人的收入是由鎮上人給的。農民到鎮上出售谷子、出售絲,都要經過他,他是個經紀人。我到震澤一看,鄰近地方許多村子的航船都到這里來,震澤是附近村子的中心,農民生產的米、絲通過它進城,醬、油、鹽、工業品通過它下鄉。 我們通過調查,知道震澤這個鎮,在它周圍的農村里有20萬左右的人要依靠它,要在這個鎮上進行商品交換。這使我們認識到,農村好比一個很大的細胞,集鎮猶如中間的核心。一個是面,一個是點,這個點把各個村落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活動的社區,這樣就成為我們江南水鄉的一個集鎮。這是集鎮的基本功能,同時還有其他內容,像吳江縣城松陵鎮,當時是剝削階級的政治中心;還有一種,像盛澤就是手工業中心。可見有各種不同性質的集鎮,星羅棋布般地分散在大地上。現在江蘇省統計下來,全省大概有兩千多個集鎮。吳江縣為數*多,光著名的大鎮就有10個以上。集鎮是農村商業經濟的中心,同時也是農村政治、文化的中心。這里農民的生活,不是直接同上海發生關系,也不同蘇州、南京發生直接關系。它是同自己的細胞核心發生關系的。這就是我們理解的所謂集鎮。 解放之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個變化,剝削階級倒下去了,以地主居住為主的集鎮,起了很大的變化。像有300戶地主聚集的同里鎮,一下人少了許多,很多鎮上的人,土改分到了土地,回農村了。人口疏散了,集鎮的經濟也隨之削弱。第二個變化,就是農村商品流通渠道有所改變。現在有一類、二類、三類物資之分。一類物資是國家統購統銷的,包括糧食、油、蠶繭等。這些物資是直接從農民手中取得之后,不要經過集鎮,就送到城里了。以前這些都要送到鎮上加工,如米行、油行等等,現在這一關不要了,因而很大一批經濟活動從集鎮上消失。二類物資的收購,我們沒有足夠的和方便的收購中心,沒有個中間站。吳江有的地方農民養的豬要運到上海去賣,這點農民很有意見。因為那么遠,再要排隊,很花時間。而且機帆船路上走三十多小時,豬死了,還有損失。 集鎮中的商業活動有不同的系統,有些屬商業局,有些屬供銷合作社。在震澤,我問過一個小店,他們說這個店是國營商店的派出點,商品由上面統一批發,農民買什么東西,買多少,他們一概不管。執行這種政策,集鎮當然就失去了它繁榮的基礎。還有一點更重要的,就是過去搞“以糧為綱”,農村里副業少了,商品交售也就少了。除非上面有派購的任務,要收購的東西,農民才搞,不收購的,就沒法搞。像兔子,上面開始要收肉兔了,大家都養肉兔,后來不要了,大家只得自己殺了吃。不久上面又要收購兔毛了,大家再養毛兔,去年和今年兔毛跌價,他們又要殺兔子吃了。對這種上面要就催得緊、不要就推的現象,農民很有意見。這不是為增加農民的收入服務,而是農民為國營的外貿公司服務。不管怎樣,農產品直接收購去了,中間渠道不再需要了,集鎮上也沒有多少東西上市了。 現在,集鎮上人自己找出了一條后路,就是工業鎮的性質也開始發生了變化。過去說集鎮是消費性質的,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正確的一半是因為過去鎮上有不少不事生產,成天坐那兒吃喝的寄生者,這應該改變;不正確的一半是沒有看到,它起著流通的作用,搞商業活動的人不是單純的消費者。消費不是壞事情,人人是消費者,生產是為了消費,過去提出把消費城市改為生產城市是不完全正確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政策改變后,農村繁榮起來了。農村搞多種經營了,由單一性的自給自足經濟進入一個商品化的經濟。這是正確的道路,是繁榮之路。然而這么多商品出來后到哪里去出售,這里缺少一個紐帶,就是集鎮這個流通渠道。農民手里有了錢,要買東西,買什么,到哪兒買,也要通過集鎮。現在農民提出要多少個“機”,而且要名牌,縫紉機一定要蜜蜂牌,手表要上海牌,可目前的輕工產品生產同群眾生活提高結合得不緊密、不合理,很多農民的東西,集鎮上買不到。我們要真正從群眾的利益出發,從生活需要出發,來研究我們應生產什么,用怎樣的渠道來供應。譬如說,現在農民人均年收入到300元了,孩子結婚,要造房子,可是木材沒有,很難買到,得到處磕頭,拉關系。我們就應該研究,在江南,不是生產木材的地方,建材就要來一個革命。日本現在就不用木頭了,他們建房用的是鋼、水泥、塑料。我們也不能老迷戀過去的磚木結構,能不能有個機關真正研究一下農村的建材問題?農村的新房究竟應該是怎么樣的結構?去年春節,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座談會上,我坐在萬里同志旁邊,他對我說:你做個好事,為農村搞個新村的方案。現在農民收入高了,應該幫他們解決住房問題。 ……
費孝通論小城鎮建設 作者簡介
費孝通,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包括《鄉土中國》《江村經濟》《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等。 方李莉,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原所長,東南大學藝術學院特聘首席教授,東南大學藝術人類學與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咨詢專家。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