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朱光潛美學經典:談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297844
- 條形碼:9787544297844 ; 978-7-5442-9784-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朱光潛美學經典:談美 內容簡介
世間并沒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
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關系而獨立。在創造或是欣賞藝術時,人都是從由利害關系的實用世界搬家到覺悟利害關系的理想世界去。藝術的活動是“無所為而為”的。我以為無論是講學問或是做事業的人都要抱有一副“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把自己所作的學問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業都出于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
朱光潛美學經典:談美 目錄
序
開場話
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
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美感與快感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
靈魂在杰作中的冒險——考證、批評與欣賞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與自然
依樣畫葫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與游戲
空中樓閣——創造的想象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創造與情感
從心所欲,不逾矩——創造與格律
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仿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
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后記
朱光潛美學經典:談美 節選
《談美》: 這些經驗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們是什么緣故呢? 這全是觀點和態度的差別。看倒影,看過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陸地上遠看海霧,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能安閑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看正身,看現在,看自己的境遇,看習見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著海霧,只知它妨礙呼吸,只嫌它耽誤程期,預兆危險,沒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實用的態度看事物,它們都只是實際生活的工具或障礙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惡。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我們一定要從實用世界跳開,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欣賞它們本身的形象。總而言之,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 再就上面的實例說,樹的倒影何以比正身美呢?它的正身是實用世界中的一片段,它和人發生過許多實用的關系。人一看見它,不免想到它在實用上的意義,發生許多實際生活的聯想。它是避風息涼的或是架屋燒火的東西。在散步時我們沒有這些需要,所以就覺得它沒有趣味。倒影是隔著一個世界的,是幻境的,是與實際人生無直接關聯的。我們一看到它,就立刻注意到它的輪廓、線紋和顏色,好比看一幅圖畫一樣。這是形象的直覺,所以是美感的經驗。總而言之,正身和實際人生沒有距離,倒影和實際人生有距離,美的差別即起于此。 同理,游歷新境時*容易見出事物的美。習見的環境都已變成實用的工具。比如我久住在一個城市里面,出門看見一條街就想到朝某方向走是某家酒店,朝某方向走是某家銀行;看見了一座房子就想到它是某個朋友的住宅,或是某個總長的衙門。這樣的“由盤而之鐘”,我的注意力就遷到旁的事物上去,不能專心致志地看這條街或是這座房子究竟像個什么樣子。在嶄新的環境中,我還沒有認識事物的實用的意義,事物還沒有變成實用的工具,一條街還只是一條街而不是到某銀行或某酒店的指路標,一座房子還只是某顏色某線形的組合而不是私家住宅或是總長衙門,所以我能見出它們本身的美。 一件本來惹人嫌惡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遠一點看,往往可以成為很美的意象。卓文君不守寡,私奔司馬相如,陪他當壚賣酒。我們現在把這段情史傳為佳話。我們讀李長吉的“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幾句詩,覺得它是多么優美的一幅畫!但是在當時人看,卓文君失節卻是一件穢行丑跡。袁子才嘗刻一方“錢塘蘇小是鄉親”的印,看他的口吻是多么自豪!但是錢塘蘇小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偉人?她原來不過是南朝的一個妓女。和這個妓女同時的人誰肯攀她做“鄉親”呢?當時的人受實際問題的牽絆,不能把這些人物的行為從極繁復的社會信仰和利害觀念的圈套中劃出來,當作美麗的意象來觀賞。我們在時過境遷之后,不受當時的實際問題的牽絆,所以能把它們當作有趣的故事來談。它們在當時和實際人生的距離太近,到現在則和實際人生距離較遠了,好比經過一些年代的老酒,已失去它的原來的辣性,只留下純淡的滋味。 ……
朱光潛美學經典:談美 作者簡介
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筆名孟實、盟石,中國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主要著作包括《談美》《談文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詩論》《西方美學史》《文藝心理學》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