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你不可不知的宇宙探索百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513078
- 條形碼:9787571513078 ; 978-7-5715-1307-8
- 裝幀:10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你不可不知的宇宙探索百科 本書特色
1. 專為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打造的兒童科普百科圖書,豐富孩子知識儲備的同時,幫助孩子構筑完善的天文學知識體系。 2. 精選當今世界權威的提法,以精練的文筆,將宇宙相關知識的精華奉獻給廣大小讀者。 3. 書中配以大量精美的寫實圖片,讓小讀者在閱讀文字的同時,又能看到實物、實景的圖片,一目了然,體會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 4. 本書結構清晰,內容翔實完備;科學、專業、新穎的編輯手法,構筑起完善豐富的百科寶庫。 5. 生僻字注音,減少孩子閱讀障礙,增加可讀性。
你不可不知的宇宙探索百科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我們的太陽系、總覽宇宙和星空、人類探索宇宙三大章節,系統地介紹了太陽系中的成員,宇宙演化、形成的權威假說,以及人類探索浩瀚宇宙的過程和成果。相信通過閱讀,你會對宇宙有一個科學的、嶄新的認識。
你不可不知的宇宙探索百科 目錄
**章
我們的太陽系
01 認識太陽系 2
02 太陽系中的典型成員 4
03 認識天文測量單位 6
04 太陽發熱的奧秘 8
05 太陽的分層結構 9
06 有趣的光球 10
07 太陽的“斑點”——太陽黑子 12
08 色球上的太陽活動 14
09 太陽大氣的*外層——日冕 16
10 神秘又奇特的日食現象 18
11 離太陽*近的水星 20
12 八大行星中*亮的一員 22
13 我們的家園——地球 24
14 地球的忠實跟隨者——月球 26
15 月亮的陰晴圓缺 28
16 月食出現的原因 30
17 *像地球的行星 32
18 火星上猛烈的風暴 34
19 像土豆一樣的衛星 35
20 太陽系中*大的行星 36
21 細數木星的衛星 38
22 太陽系中*美麗的行星 40
23 發現土星具有新型極光 42
24 奇妙的土星環 43
25 藍綠色的天王星 44
26 海王星和它正在消失的外部光環 46
27 太陽系中*冰冷的衛星 48
28 被降級的冥王星 49
29 發現小行星 50
30 小行星命名的方法和規則 51
31 小行星的大小和形狀 52
32 中國人發現的小行星 53
33 神秘的彗星 54
34 著名的哈雷彗星 56
35 流星出現的始末 58
36 天外飛來的隕星 60
37 太陽系的邊緣——柯伊伯帶 61
第二章
總覽宇宙和星空
38 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64
39 宇宙中的“星城”——星系 66
40 美麗的旋渦星系 68
41 橢圓星系和不規則星系 69
42 我們的銀河系 70
43 什么是星團 72
44 發現星云 73
45 不同種類的星云 74
46 紅移現象和類星體之謎 76
47 恒星也在不停地運轉著 78
48 太陽只是“中等個” 79
49 劃分星星的亮度——星等 80
50 認識神秘的雙星 82
51 時暗時明的變星 83
52 大塊頭——紅巨星 84
53 小個子——白矮星 85
54 突然增亮的新星和超新星 86
55 中子星和脈沖星 88
56 可怕的黑洞 90
57 未被證實的白洞 91
58 假想出來的天球 92
59 認識星空的工具——星圖 94
60 星座的起源和發展 96
61 大名鼎鼎的北斗七星 98
62 春季里的北極星 99
63 夏季夜空中的長河——銀河 100
64 永不相見的牛郎星和織女星 101
65 天琴座的傳說 102
66 英雄的化身——武仙座 103
67 展翅飛翔的天鵝座 104
68 向女兒表達懺悔之意的仙后座 106
69 擁有亮星*多的獵戶座 108
70 尋找冬季里的大犬座 110
71 冬季里*亮的星星——天狼星 111
第三章
人類探索宇宙
72 中國古代的“蓋天說”和“渾天說” 114
73 盛行歐洲的“地心說” 116
74 近現代的天文學說 117
75 古代的太陽鐘——日晷 118
76 *早研究天文的方法和天文著作 119
77 古老的天文臺 120
78 現代的天文臺 121
79 不斷發展的光學望遠鏡 122
80 先進的射電望遠鏡 124
81 聞名世界的哈勃空間望遠鏡 125
82 用途廣泛的火箭 126
83 能夠完成多種任務的人造衛星 128
84 翱翔于太空的宇宙飛船 130
85 返回艙與“黑障”現象 131
86 航天飛機與空天飛機 132
87 運行在太空中的宇宙空間站 134
88 航天員的生命保障系統——航天服 135
89 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特殊生活 136
90 人類**次進入太空 138
91 *初探月的3個“**次” 139
92“卡西尼—惠更斯”計劃 140
93 人類對火星的探測 142
94 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航天之旅 144
95 中國的“雙星計劃” 146
96 實現“嫦娥奔月”的夢想 147
97 尋找地外生命 148
你不可不知的宇宙探索百科 節選
太陽系中的典型成員太陽: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相對于太陽系內其他天體來說,它是靜止的。它自身能發光發熱,質量和體積比其他天體大得多。行星:目前,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如果一個天體被定義為行星,那么它必須符合三個條件。首先,必須是圍繞恒星運轉的天體;其次,它的質量必須足夠大,自身的吸引力必須和自轉速度平衡使其呈圓球狀;然后,它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矮行星: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聯合會重新對太陽系內天體分類后新增加的一組天體,此定義僅適用于太陽系內。簡單來說,矮行星是介于行星與小行星之間的一類天體,代表有冥王星、鬩(xi)神星等。小行星:指體積小,從地球上用肉眼看不到的小型天體,主要集中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中,以及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中。彗星:外形和結構比較特殊,它們出現時,背著太陽的一面常常會拖著一條掃帚狀的長尾巴,體積很大,密度很小。流星:分布在星際空間的細小物體和塵粒叫作流星體。它們飛入地球大氣層,跟大氣摩擦產生了光和熱,*后被燃盡成為一束光,這種現象叫流星。衛星:通常指環繞行星并按一定的軌道做周期性運動的物體,可指人造衛星和天然衛星,在這里我們說的是后者。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其他幾大行星都有。認識天文測量單位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計量長度的單位,如米、分米、厘米等。可是天體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再用這些單位來表示就不實用了,書寫時會很不方便,而且容易出現差錯。這樣,便產生了3種天文計量單位:天文單位、光年、秒差距。天文單位: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因位置的變化而不同,它們之間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496億千米,也就是1天文單位。這個計量單位在天文學中經常使用,尤其是在測量太陽系內天體之間的距離時,使用率更高。光年:指光在真空中傳播一年的距離,是由時間和速度計算出的。光在真空中1秒鐘可傳播近30萬千米,1年大約行進94607億千米,這個長度就是1光年。它一般用來測量很遠的距離,如太陽系到其他恒星的距離。秒差距:這里所說的“秒”不是時間的秒,而是角度的秒,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角度。從某一天體向地球和太陽分別發出射線,兩條射線之間會形成一個很小的角度(形成的三角形可視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如果這個角度是1秒,那么這個天體與地球的距離就是1秒差距。秒差距主要用于測量離得比較遠的天體之間的距離,主要用于太陽系以外。在天文學當中,秒差距是測量距離*大的單位,秒差距、光年和天文單位之間的換算方式為:1秒差距=3.26光年=206265天文單位。P4-7
你不可不知的宇宙探索百科 作者簡介
禹田文化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專門從事童書策劃出版的機構,年均策劃出版圖書300余種。二十多年來,禹田持續關注少年兒童教育成長,秉承匠心,以更開闊的國際視野,堅持“只為傳播優秀文化”的出版理念,為中國兒童講好故事,出版精品好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