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學高為師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美術工作者及藝術愛好《學高為師》分章節研究了饒宗頤、馮驥才、陳之佛、鐘敬文等文學家、藝術家的學術思想、學術成果、藝術觀念、藝術作品以及他們傳承至今的珍貴文化內涵。此外,作者另辟一章篇幅向讀者們介紹王朝聞、馮其庸、孫長林、馮元蔚、烏丙安等幾位學者、藝術家的生平事跡和人生經歷,借此對幾位先生的故去表示懷念、惋惜和哀悼。
學高為師 內容簡介
《學高為師》以美術學的線索和視角,對陳之佛、龐薰琹、鐘敬文、王朝聞、張仃、饒宗頤、張道一、王樹村、常沙娜、馮驥才、鄧福星、劉敦愿、朱銘、劉鐵梁、劉開渠、韓美林、丁紹光、周韶華、郭志光、杜大愷這二十位美術學、民俗學、文學領域大師的藝術學思想、藝術活動和創作進行了傳記式的研究和評述,組成全書**章和第二章內容。此外,作者在第三章向讀者介紹王朝聞、馮其庸、孫長林、馮元蔚、烏丙安等幾位已故學者、藝術家的生平事跡和人生經歷,借此表達深重的懷念和哀思。
學高為師 目錄
**部分 思想研究
陳之佛工藝美術思想的當代啟示/ 003
龐薰琹先生的圖案與工藝美術思想/ 023
鐘敬文的民俗學研究/ 043
鐘敬文學術思想的時代價值/ 056
王朝聞的工藝審美觀/ 063
張仃的學術觀念與工藝美術教育思想/ 077
饒宗頤學術思想對民間文藝研究的啟示/ 093
張道一的藝術學思想/ 105
王樹村與民間年畫研究/ 125
常沙娜的工藝美術教育理念與實踐/ 143
馮驥才的民間文化思考與實踐/ 153
鄧福星的美術學研究/ 171
劉敦愿的學術視野/ 185
朱銘的學術境界與視野/ 193
劉鐵梁民俗學研究成果的啟示/ 207
第二部分 藝術評論
劉開渠的雕塑藝術/ 221
文藝之根:韓美林藝術的人民性/ 235
各美其美:讀“美林的世界”有感/ 243II
一壺天地:韓美林紫砂壺設計的美學境界/ 253
丁紹光的文化自信與創作理念/ 267
周韶華現代彩墨藝術/ 283
郭志光先生繪畫風格/ 299
裝飾意境:杜大愷的水墨藝術/ 313
文心寫意:讀杜大愷的畫作/ 318
第三部分 懷念長者
懷念王朝聞先生/ 327
懷念馮其庸先生/ 335
懷念孫長林先生/ 345
懷念馮元蔚先生/ 351
懷念烏丙安先生/ 357
學高為師 節選
陳之佛工藝美術思想的當代啟示 陳之佛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圖案理論家、工藝美術理論家、工筆花鳥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圖案教育的先行者,也是中國設計藝術教育事業的奠基人。在新時代背景下,關注和深化“陳之佛與 20 世紀中國設計”的學術命題研究,探討陳之佛工藝美術思想的歷史價值和當代啟示,對中國藝術學科體系建設有著特殊的意義,F在的設計學科,名稱上經歷了美術工藝、圖案、裝飾、工藝美術到藝術設計的演變過程——由于漢字內涵太豐富,字義有各種解讀,又有不同所指,再加上外來文化的影響,每個歷史時期的名稱都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今天我們從“20 世紀中國設計發展”的視角重新認識陳之佛先生的貢獻,能夠充分體會到他立足中國工藝美術發展的現實、挖掘民間美術資源、傳承中國傳統造物理念、吸收日本圖案學方法所形成的工藝美術思想的深刻內涵。先生在建構圖案學過程中的思考尤為深透,對思考工藝美術設計的當代價值仍然具有啟發意義。 一、學術旨歸:工藝復興服務民眾生活 陳之佛認為工藝美術是為民眾生活的藝術,這是工藝美術的本質屬性。因此,他對于工藝美術復興的相關論述都是圍繞服務民眾生活而展開的。1929 年他在《東方雜志》上發表《現代表現派之美術工藝》提到:“工藝美術,其制作目 的,原與人生有深密的關系,故必與時代一致進行,才有與人生渾和融合的可能!痹诒容^工藝品和古董品的本質區別時,他認為:“工藝品是藝術和工業兩者要素的一部的結合,以人類生活的向上為目的的,所以工藝是適應人類日常生活 的要素……所以要求中國美術工藝的復興,養成一般社會的工藝趣味,切實指導工藝品的制作者,以文化的目標,使美術工藝民眾化,是為當務之急!1937 年,他在《美術工藝的本質》一文中闡明美術工藝與民眾生活的密切關系。他認為:“美術工藝是適應日常生活的需要,實用之中使與藝術的作用抱合的工業活動!薄胺彩俏覀內粘I钏枰囊路镁咭磺校际枪に嚨膶ο。美術工藝是大眾所需要的工藝,美術工藝制作自當以大眾的實際生活為目標的,否則,便失去美術工藝的生命了。”陳之佛先生將美術工藝的發展與民族文化的發展相聯系,認為:“大凡文化進展的民族,于生命持續之外,必更切求精神的余裕,所以,他們的日常生活便需要所謂美術工藝了。”該文中,他同時表達了在全國工藝頹靡形勢下對工藝復興、工藝改良的迫切希望。他說:“我們應積極地謀工藝的復興。我們在高喊提倡國貨之后,更應努力于‘改造國貨’,在當今盡力于國民經濟的建設中,對于工藝的提倡改良和發展,確是切要之圖。” …………
學高為師 作者簡介
潘魯生,1962年生,藝術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兼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設計藝術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藝委會主任、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系中國文化名家、中央聯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擔任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