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經史文存--《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6232
- 條形碼:9787101156232 ; 978-7-101-1562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史文存--《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 本書特色
1. 了解經學基本問題不用愁——本書名“經史文存”,集中探討經學史相關重要問題,兼及先秦時期國家形態、儒學的觀念演變等問題。 2. 好讀有料——寫作角度和論點互相之間絕少重復,論述嚴密,平易好讀,以小見大,讀來不枯燥,讀后有收獲。
經史文存--《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 內容簡介
本書系作者長年研究專論的結集。主要集中于古史、經學史及歷史文獻的考證研究,如《左傳》《公羊》《春秋》《國語》等。具體內容參見附件中的目錄和樣張。根據南開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遴選,列入《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
經史文存--《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 目錄
上編
《左傳》無經之傳考
《公羊》《左傳》記事異同考
《春秋》記事書時考
《春秋》學中的“日月時例”
《春秋》“史外傳心要典”說
荀子《春秋》學考述
漢代《春秋》經傳的社會政治功能
從《春秋繁露》看董氏《春秋》學
《左傳》服注鉤沉
鄭玄《春秋》學考述
《春秋》學在唐代的歷史命運
劉敞《春秋》學考論
“夏時冠周月”解
朱熹《春秋》學考述
《春秋》詮釋中的譬喻之趣
公羊學的復興與龔魏新學
中編
西周王畿問題辨析
成王的遷洛與成周時代
周人的先王崇拜
先秦“敬”德研究
西周至秦漢間天下觀之演變
從“國”字的古訓看所謂西周國野制度
《左傳》中所見春秋國際關系中的“禮”
《春秋》中所見魯諸姜叢考
趙衰父子與晉國政治
穰侯封陶考
漢武帝與漢代經學的神秘主義傾向
北魏鮮卑統治者的崇儒
下編
《詩·下武》“應侯順德”解
讀左札記二則
《國語》“隸農”解
《周禮》胥徒考
《周禮》中的正月為夏正說
《荀子》引《詩》考
先秦文獻中的“以數為紀”
先秦“志”書考
《吳世家》史源檢討
論王弼《易注》
談談劉逢祿的《論語述何篇》
國學、儒學與經學
《中國上古史綱》再版序言
附錄懷念我的老師王玉哲先生
后記
經史文存--《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 節選
新世紀伊始,南開大學歷史學科魏宏運、劉澤華、張國剛等先生與著名國畫大師范曾先生商定,設立“范伯子史學基金”,資助出版《南開史學家論叢》**輯,一為紀念南開史學的奠基一代,二為總結南開史學文脈一系,三為傳承鄭天挺、雷海宗等先生的教澤。**輯收錄了鄭天挺、雷海宗、楊志玖、王玉哲、楊生茂、楊翼驤、來新夏、魏宏運等先生的文集(中國日本史、亞洲史研究的開拓者吳廷璆先生,因文集另外出版故暫未收入),九位先生可謂南開史學在20世紀50年代崛起的奠基一代,令人高山仰止。**輯于2002年由中華書局出版后,產生了良好的學術和社會反響,形成了南開史學的品牌效應。 2003年,《南開史學家論叢》第二輯出版,收錄劉澤華、馮爾康、俞辛焞、張友倫、王敦書、陳振江、范曾先生的文集。七位先生是20世紀80—90年代南開史學持續提升的學術帶頭人,可謂一時風流。 2007年,《南開史學家論叢》第三輯出版,收錄南炳文、李治安、李喜所、陳志強、楊棟梁、王曉德六位先生的文集。確定入選者朱鳳瀚、張國剛、李劍鳴先生此時調離南開,王永祥先生英年早逝,四位先生的文集未及編輯。諸位先生皆是南開史學崛起的股肱帥才。 《南開史學家論叢》**至三輯,共收錄了自鄭天挺、雷海宗先生以下二十一位南開歷史學科著名學者的文集,大致可分為三代學人,他們或治中古史、或修中近史、或覽歐美文化、或觀東洋史實。三代衣缽相繼,奠基、傳承、發揚,對相關學術方向皆有重要貢獻,享譽史林,才有了南開史學近百年的無上榮光。這是一份能激動人心的史學積淀,一份能催人奮進的學脈遺產。 有鑒于此,南開大學歷史學科學術委員會決定繼續出版此套叢書的第四輯,委托江沛教授主持編務,以持續梳理南開史學的學術史,總結學科名家的高水平成果,向2023年南開史學的百年華誕獻禮。 《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入選學者是:中國史學科的鄭克晟、白新良、趙伯雄、張分田、杜家驥、喬治忠、許檀、王先明、常建華,世界史學科的楊巨平、李卓教授。十一位學者在各自領域皆有公認的學術成就,其學術活躍期多在20—21世紀之交前后三十年間,是南開史學第四代的代表性學者。 從四輯的入選學者名單可以看出,南開史學歷經百年發展,先有梁啟超、蔣廷黻、劉崇、蔡維藩等先生篳路藍縷,繼有鄭天挺、雷海宗先生代表的第二代深耕根基,再經劉澤華、馮爾康先生領銜的第三代發揚光大,繼有多為20世紀50年代出生學者扛鼎的第四代學人守正創新,終于成就蔚然之史學重鎮。 如今,南開史學百余名教師,秉承“惟真惟新、求通致用”的院訓,以高水準的人才培養、求真創新的學術成果,打造出一支公認的實力雄厚、享譽全球的史學群體,努力為探尋中華傳統文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全力拼搏。 2019年,南開大學提出“4211”發展戰略,其中一個“1”,即是建立十個交叉科學中心,努力實現跨學科融匯,強調人文與自然科學兩大學科間貫通、協同發展,以服務于國家戰略及社會發展需求,這是中外文明交叉科學中心的宗旨所在。在文科率先成立的中外文明交叉科學中心,依托歷史學科建設。《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是一個學術品牌的延續,也是中國史、世界史兩大學科成果的總結,凝結了對中外歷史與文明的比較及思考。故而第四輯的出版,得到了南開大學中外文明交叉科學中心的資助。 在《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出版之際,特作此說明并衷心祝賀,希望早日迎來第五、六輯的持續出版,讓南開史學始終站在歷史學的潮頭,共同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南開大學歷史學科學術委員會 2020年12月12日
經史文存--《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 作者簡介
趙伯雄,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師從南開著名歷史學者王玉哲,主要研究方向為經學史。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