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亞洲概念史研究(第8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5955
- 條形碼:9787100205955 ; 978-7-100-20595-5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亞洲概念史研究(第8卷)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全球史、東亞史、中國1.中國概念史領域權威集刊之一。 2.和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合作項目。
亞洲概念史研究(第8卷) 內容簡介
《亞洲概念史研究》是由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主辦、著名學者孫江主編的歷史類書籍(輯刊)。概念史關注文本的語言和結構,通過對歷史上概念的研究來揭示該時代的特征。《亞洲概念史研究》刊載海內外學者與語言、翻譯、概念、文本、學科、制度和現代性等主題有關的論文和評論,旨在從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概念的互動關系來揭示東亞圈內現代性的異同,推動亞洲概念史研究的發展。分館已編輯出版4卷(第4—7卷),并再版—3卷本書為《亞洲概念史研究》的第8卷,收錄了宋寅在、樸根甲等韓國學者圍繞韓國概念史相關問題研究的文章。本卷從韓國概念史的研究角度入手,關注韓國概念史的理論定位與發展,通過對具體概念的研究來揭示其特征,對于亞洲概念史的整體研究發展具有推動作用。本卷內容涉及“東洋”“實學”“浪漫”“文化”等概念在韓國的起源與流變。
亞洲概念史研究(第8卷) 目錄
代序 孫江
韓國概念史的理論探索及其定位 宋寅在
文明的時間 樸根甲
1909年大韓帝國社會的“東洋”概念及其起源——以報刊媒體的意義化過程為中心 金允嬉
東學的“道德”概念語義化與思想意義 李幸勛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韓中日三國的“實學”概念 李坰丘
國=家與國/家:為了獲取王權的政治斗爭與大韓帝國 金鐘學
俞吉浚的宗教與國家,朝向朝鮮自由、獨立的根本教導 李禮安
韓國近代轉換期“身分”“身分制”用語的成立與變遷 白光烈
東學、天道教之“天”概念的發展——從天到神,又從神到生命 許洙
啟蒙期文化概念的運動性與社會理論 金玄珠
20世紀20年代大眾文學概念研究——以卡普大眾化論與“通俗”“民眾”“大眾”的意義論爭為中心 金芝英
近代詞匯“浪漫”溯源 都在學
征稿啟事
亞洲概念史研究(第8卷) 作者簡介
孫江,長江學者,現為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系和歷史學院特聘教授。1993年在東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先后在早稻田大學法學部、駒澤大學文學部等教授東亞史;2000年赴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國際文化系工作。致力于從社會史和思想史角度研究16—20世紀中國和東亞世界,研究方法涉及人文社會科學諸多領域,代表性的研究如下:中國近現代社會史、政治史和思想史。記憶研究。關注歷史敘述、歷史記憶、民族主義等問題。概念史(思想史)。從全球史角度考察西方知識移入中國/東亞的過程及其變異。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為與“京都學派”“近代超克”有關之問題。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