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桂林旅游發展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47669
- 條形碼:9787559847669 ; 978-7-5598-476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桂林旅游發展史 本書特色
1.時間的廣度本書自先秦時說起,一直講到一兩年前的過去,兩千多年的的桂林旅游發展史也是桂林的社會發展史,翔實的歷史細節再現了一個鮮活實在的桂林:顏延之的詩句、柳宗元的文章、米芾的畫像、幾本地方風土志中的風景和習俗、包括徐霞客在內的中外旅行者看到的明朝市井生活、清代名臣的私家園林、民國街頭的異域風情、改革開放前蓬勃的工業和作為旅游城市開放后的興衰得失......這些城市記憶,既屬于居民,又屬于過客。2.材料的深度桂林市居民可能對一些人事或者稱號略知一二,但細細問起一樣是不知所以然,比如抗戰時期短暫繁榮的“文化城”,已經基本消逝于戰火之中,可供憑吊的遺跡也所剩無幾了;哪怕是范成大、徐霞客等名人,桂林人或許知道他們來過,但《桂海虞衡志》和《徐霞客游記》到底講了什么也不甚清楚。本書引用各種古書、古文、碑刻、報刊、政府報告等,盡力通過時人視角將不同時代還原出來,讓讀者更加生動地體會桂林的風土人情。
桂林旅游發展史 內容簡介
桂林的旅游史是與這座城市的發展史天然同步融合的。本書以桂林的歷史發展為線索,梳理桂林的旅游發展史,從傳說時代的舜帝南巡到有史記載的靈渠開發,獨秀峰、棲霞洞從漢以來就成為旅游景點,從唐宋時期桂林山水成為文人謫官熱衷的詩文題材,到民國時期乃至新中國時期桂林旅游的博興,桂林的歷史與文化發展一直與旅游融合糾纏在一起,分不出彼此。歷史長河中留下的旅游景觀,千年來一直存在,并且一直成為人們旅游的打卡之地,這一點在全國的歷史文化城市中是少見的。本書從歷史文獻、碑刻、筆記、書信中梳理桂林旅游發展的歷史線索,視野開闊,資料豐富。,
桂林旅游發展史 目錄
緒論
**章 隋朝以前的桂林旅游
第二章 唐宋桂林旅游的生長
第三章 元明清時期桂林旅游的多樣性
第四章 民國時期的桂林旅游
第五章 改革開放前的桂林旅游
第六章 改革開放早期的桂林旅游
第七章 地市合并以后的桂林旅游
第八章 旅游管理和旅游新政
后記
桂林旅游發展史 節選
民國時期的桂林旅游行程設計(節選) 對于專程赴桂林的旅游者來說,一份游程指南是非常必要的,包括怎么到那些風景點,需要多長時間等。有心人特意為這些旅游者列出了桂林四日游的游程方案: **日雇人力車或步行游覽市街及皇城、獨秀峰、中山公園、伏波山、榕湖。 第二日雇人力車至水東門,步行過浮橋,游花橋、七星山、棲霞寺、龍隱巖、月牙山。中午在月牙山寺院中吃飯,順嘗豆腐風味,飯畢步行折回水東門,雇艇游象鼻山、穿山、斗雞山。回至文昌門上岸,雇人力車回旅舍。? 第三日雇人力車至北門疊彩山前,步行游疊彩山、老人山、木龍洞、諸葛亭、虞山。下午雇人力車至麗澤門,步行游隱山、蔣翊武紀念碑等。 第四日上午請旅館雇汽車出南門游良豐花園、南溪山。午后回至桂林,購物休息。 以上游程,共需四日。如在桂林停留三日,可將第三日第四日游程并作一日。 乘船游覽漓江,則從定桂門碼頭啟航。萬峰寫道∶"先一日在定桂門外雇定艇子一只,飯食均要自備,言明桂林至陽朔國幣一百三十五元。驟聽之似若很貴,艇上有老婦一人,夫婦一對,另外一位婦人及孩兒三人。其時一斤米價為國幣三元,余一家七口,每天食米六七斤,所費已屬不貲矣。四月二日上午九時,自定桂門解纜,順流而下。" 游客到陽朔后,可乘汽車返回桂林或往平樂、荔浦、柳州方向,也可乘船沿江而下到梧州。
桂林旅游發展史 作者簡介
龐鐵堅,男,籍貫廣西博白,1958年生于桂林,桂林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桂林旅游學會會長,廣西桂林圖書館理事會理事,廣西社科專家庫專家,桂林旅游學院客座教授,桂林理工大學旅游與風景園林學院客座教授。曾任廣西本科高校旅游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出版個人著作多種,如:《推開桂林的門扉》《愚自樂園:一個臺灣人的文化情懷》《行走龍脊》《漓江》《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合著)《走遍中國:廣西》(合著)《陽朔旅游草皮書》(合著)等。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