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東方來信——蒙太古夫人書信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6020
- 條形碼:9787100206020 ; 978-7-100-20602-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方來信——蒙太古夫人書信集 本書特色
書信文學中的極品。 《東方來信——蒙太古夫人書信集》是一部18世界的書信文學經典之作,共收入蒙太古夫人所寫52封信,這一部分書信是她書信作品的精華,兼有書信和游記文學的特點。作者蒙太古夫人的文筆堪稱書信文學的典范,在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書中附有相關人物的精美畫像和文中所涉路線圖。
東方來信——蒙太古夫人書信集 內容簡介
《東方來信》是英國18世紀有名書信體大家蒙太古夫人書信的主體部分,一共有52封,這是蒙太古夫人生前意在分享流傳的書信集,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蒙太古夫人正是因為其書信而得名,并在英國文學目前流傳下來。19世紀英國的經濟學家、評論家沃爾特?白哲特曾評論說:“瑪麗?蒙太古夫人擅長書札。她下筆簡潔而不做作,是尺牘中優選……她以生動而恰到好處的文字來說她想說的話,但避免過分求好,她文字是精煉的,但不吃力。”由此可見,蒙太古夫人書信之妙。《牛津英文文學詞典》中有蒙太古夫人的詞條,《諾頓文選》中也有關于她的簡介。蒙太古夫人書信具有18世紀游記文學的特點,不但反映了她在游歷過程中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還重現了與她同時代人的世界。無論從文體、文筆和內容上,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東方來信——蒙太古夫人書信集 目錄
第二封 致史密斯夫人
第三封 致薩拉·茨斯維爾夫人
第四封 致××夫人
第五封 致布里斯托爾伯爵夫人
第六封 致瑟斯爾斯維特夫人
第七封 致馬爾伯爵夫人
第八封 致蒲柏先生
第九封 致馬爾伯爵夫人
第十封 致里奇夫人
第十一封 致瑟斯爾斯維特夫人
第十二封 致××夫人
第十三封 致××先生
第十四封 致馬爾伯爵夫人
第十五封 致馬爾伯爵夫人
第十六封 致××伯爵夫人
第十七封 致布里斯托爾伯爵夫人
第十八封 致里奇夫人
第十九封 致馬爾伯爵夫人
第二十封 致里奇夫人
第二十一封 致馬爾伯爵夫人
第二十三封 致蒲柏先生
第二十四封 致馬爾伯爵夫人
第二十五封 致亞歷山大·蒲柏先生
第二十六封 致威爾士王妃殿下
第二十七封 致××夫人
第二十八封 致康提神父
第二十九封 致布里斯托爾伯爵夫人
第三十封 致馬爾伯爵夫人
第三十一封 致蒲柏先生
第三十二封 致薩拉·茨斯維爾夫人
第三十三封 致瑟斯爾斯維特夫人
第三十四封 致馬爾伯爵夫人
第三十五封 致康提神父
第三十六封 致康提神父
第三十七封 致蒲柏先生
第三十八封 致里奇夫人
第三十九封 致瑟斯爾斯維特夫人
第四十封 致馬爾伯爵夫人
第四十一封 致里奇夫人
第四十二封 致布里斯托爾伯爵夫人
第四十三封 致××伯爵夫人
第四十四封 致康提神父
第四十五封 致康提神父
第四十六封 致馬爾伯爵夫人
第四十七封 致馬爾伯爵夫人
第四十八封 致瑟斯爾斯維特夫人
第四十九封 致亞歷山大·蒲柏先生
第五十封 致里奇夫人
第五十一封 致瑟斯爾斯維特夫人
第五十二封 致康提神父
第五十三封 致蒲柏先生
譯后記
東方來信——蒙太古夫人書信集 節選
《東方來信:蒙太古夫人書信集(漢譯世界文學□·散文類)》:
她身穿的是一件由金色錦緞制成的卡弗坦長袍,上面用銀線繡了花朵的圖案,整件長袍非常地貼合她的身形,凸顯出了她胸部的美——胸部僅有她內衣的那層薄紗將之遮掩。她打底的褲子是淡粉色、綠色和銀色相間的,她的便鞋則是白色的,并帶有精美的刺繡。她那雙秀美動人的胳膊,是以鉆石手鐲作為裝飾的,而她寬寬的腰帶上也鑲得有一圈鉆石。她頭上戴了一條粉色與銀色相間的富麗的□□□頭巾,頭巾□□垂著的是她那烏黑的頭發——非常地長,并被分成了許多綹。此外,在她頭的一側還別了鑲有寶石的長發卡。對于這番描述,恐怕你要指責我下筆浮夸了吧。我記得在什么地方讀到過,女人在談論美的時候總會說得心花怒放,不過我卻怎么也想不明白為何就不許她們這樣做。我更愿意認為,能夠不摻雜絲毫渴求之欲或嫉妒之心地去欣賞稱贊,實可算作一種美德。無比嚴肅的作家們,談起一些著名的畫作和雕像來,也曾滿懷熾熱的情感。而上天的手藝,又勢必要勝過我們種種拙劣的模仿,故我認為這自然天成的美就更該得到我們的贊賞了。就我而言,我也并不羞于承認,我在欣賞美麗的琺提瑪時所獲的快樂,要遠勝于那□精美的雕像或許能給予我的。琺提瑪還告訴我說,在她腳旁的兩個女孩其實是她的女兒——盡管她看起來是那樣地年輕,并不像是她們的母親。
她的漂亮的侍女都排列在沙發的下方,計有二十個,這一幕令我想起了以古代仙女為題的那些繪畫。只是我不認為自然界的任何造物都能構成這樣的一幅美景。在她示意她們奏樂起舞后,其中的四個侍女就立即開始在介于魯特琴和六弦琴之間的樂器上彈奏出了一些輕快的曲調,同時她們還伴之以歌聲,而其他的人則輪流地跳起舞來。她們的舞蹈與我以前所見的很不一樣。沒有什么舞能比這支舞更曼妙,也更易引人遐思了,那舞曲是多么地柔美,舞姿又是多么地情意綿長,其間還配得有停頓和凄然永別的回眸——只見舞者先是往后仰下,仰了一半后復又豎起身來,整個動作精湛無比,我敢斷定哪怕是世間□冷酷、□刻板的假正經在看了她們之后也不可能不會想到點兒羞于啟齒的事來。我想你可能讀到過這樣的一種說法,即□□□人是沒有音樂的,他們有的只是震耳欲聾的嘈雜之音。然此種說法僅是源自那些單單聽過市井之音的人而已,一個外國人在英國聽了用豬尿脬做的單弦琴的琴音,以及髓骨與切肉刀的碰撞聲后,想必也會對英國的音樂持同樣的看法。我可以向你保證,□□□的音樂是極為哀婉動人的。誠然,我向來傾向于推崇□□□的音樂,不過這或許是我個人的偏好使然。我在這里結識了一位希臘女士,她唱歌比羅賓遜夫人唱得還好,而且對于□□□和□□□兩地的音樂都很精通,她本人就更加傾心于□□□的音樂。而這些侍女也的確唱出了極其美妙自然的歌聲,聽起來皆非常地悅耳。在舞蹈表演完后,有四個漂亮的女仆手里捧著銀香爐走進了屋里,她們用琥珀香、沉香木香以及其他馥郁的香氣為房間熏了香。接著,她們又跪下來將咖啡端給了我。咖啡是裝在□精細的□□瓷器里的,并配了一個鎏金的銀碟子。那可愛的琺提瑪一直都在以□禮貌客氣的方式招待我,總是把我稱作“烏茲勒蘇丹娜”,即“美麗的蘇丹王后”的意思,并且她還樂意之至地渴望與我結為朋友,只是,她不免會哀嘆她不能用我自己的語言來招呼我。在我辭別之際,有兩個侍女帶了一只裝有繡花頭巾的精美的銀籃過來。琺提瑪懇請我看在她的分兒上一定要挑些□華貴的給自己戴,然后她又把余下的贈給了我的女仆和女翻譯。我仍是按照先前進來時的禮節退了出去。我不禁以為自己剛才是在□□□□的天國里面待了片刻,畢竟我被我所見到的一切給深深地吸引了。我不清楚我對此的敘述在你看來會是何樣。我只希望它能把我得到的快樂也帶一部分給你,因為我想要和我親愛的妹妹分享我所親歷的一切樂事。余不多敘。
東方來信——蒙太古夫人書信集 作者簡介
瑪麗·渥特萊·蒙太古夫人(Lady Mary Wortley Montagu,1689-1762),閨名皮埃爾蓬,英國書信作家、詩人、旅行家。她出身于一個貴族家庭,是位貴族小姐,其父乃第五任金斯頓伯頓、第一任金斯頓公爵。天資聰穎的她,自幼便喜博覽群書,少女時期即開始寫詩,并自學了拉丁文。1712年,她違抗父命,與相戀的愛德華·渥特萊·蒙太古私奔并秘密結婚,且改用夫姓成為蒙太古夫人。婚后不久,愛德華升任財政大臣,蒙太古夫人也因此得以廣結社會名流,并與當時的著名文人斯梯爾、艾狄生、康格里夫、蒲柏、蓋依等交往甚密。1716年,愛德華擔任英國駐土耳其大使,她便隨夫沿著歐洲各國一路行至土耳其這個東方的伊斯蘭國度,并定居下來,直到兩年后才返回故土。在此期間,她寫下了一組“東方來信”,共計52封,記錄并分享了沿途的旅行見聞,以及土耳其的風土人情。返回倫敦后,蒙太古夫人還大力推廣她在土耳其所見的用以預防天花的種痘術,被后世傳為美談。蒙太古夫人1718年回國,此后二十年里她在社交界十分活躍,以機智聞名,寫了很多詩歌,還給雜志寫稿。她的文學聲譽主要來自52封十分漂亮的東方來信,1763年這些未經授權的手抄本出版后,在歐洲各國贏得普遍贊譽,伏爾泰、吉朋均對之做出了很高的評價。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