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共和國功勛叢書·一生為農:共和國功勛申紀蘭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101120
- 條形碼:9787213101120 ; 978-7-213-1011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共和國功勛叢書·一生為農:共和國功勛申紀蘭 本書特色
有這樣一個人,她連續參加過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曾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她就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申紀蘭。申紀蘭,七十年不改本色,七十年艱難跋涉,她的足跡遍布巍巍太行山脈,而紀蘭精神也將永遠印在人民的心坎里……
共和國功勛叢書·一生為農:共和國功勛申紀蘭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申紀蘭,60余年來如何秉持初心,憑借勤勞的雙手和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動人事跡。申紀蘭,1929年12月29日出生于山西平順,1946年10月參加工作,1953年8月入黨,曾任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屆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是中國專享的一位從屆連任到第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曾提出男女同工同酬。本書講述了申紀蘭早年在山西艱苦奮斗,成為女勞動模范、植樹造林改變當地貧困面貌的故事,講述了申紀蘭作為一名勞模代表為民發聲的故事,全書語言生動、事實準確,從一個側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百姓生活的巨變。
共和國功勛叢書·一生為農:共和國功勛申紀蘭 目錄
坐花轎的新娘
花樣年華,紡花織布
初見李順達
新法接生
同工同酬
騎著毛驢上北京
前兩次見到毛主席
到丹麥參加世界婦女大會
山上是綠色銀行
七條干溝是大溝
社員都是藤上的瓜
非常時期的非常記憶
勞動,勞動,一直勞動
短時期受沖擊
扎根才有方向
更多知青
太行情深
大寨,大寨
郭鳳蓮的話
中篇
獨一無二的省婦聯主席
投票李順達
“活化石”說
“吃饅頭,舉拳頭”
如數家珍
生命線
向中央建言
從黑網吧到西溝人家
造福家鄉
有難事,才來找
下篇
土地下放
走出去
兩大支柱企業
吃水不忘打井人
回望李順達
家國相連
就戀這把土
渾身是寶
度量衡,壓艙石
重修展覽館
尾聲
一頭“老黃牛”
共和國功勛叢書·一生為農:共和國功勛申紀蘭 節選
1946年秋,17歲的申紀蘭經人介紹,和西溝沙地棧一位名叫張海良的青年成了婚。那是一場太行山舊式婚禮,花轎從西溝沙地棧出發時,里面還坐了一位暖轎童子。申紀蘭是西溝*后一位坐轎的新娘,曾和她一起在村上爭取男女同工同酬的馬俊召老奶奶說:“紀蘭是坐轎來的,沒有響器(八音會),只是放了些鞭炮,算有個響動。紀蘭是西溝*后一個坐轎子的,在她之后就不興了。”顯見婚禮不甚火紅熱鬧,過于平常了些。 17歲的申紀蘭已經有了一定的思想覺悟。丈夫張海良是一名解放軍戰士,她想此時部隊正忙著打仗,海良怎么就能回來結婚呢?事兒*后鬧到了平順縣民政科,申紀蘭說:“海良要是請假回來,我就和他結婚。”為此,張海良還讓部隊出了證明。可是,申紀蘭又提出要求:“結了婚,海良還得回部隊。不回部隊,我就不和他結婚。”看這大腳姑娘,是不是很有一點性格? 申紀蘭是天足,在她那一輩人中,像她這樣未纏過小腳的頗為罕見,尤其是在當時較為封閉、落后的太行山區。所以,這位新媳婦的一對大腳,也是村中婦女議論的焦點。當然,她個子也蠻大,對此村中婦女也是要在背后說兩句的。 張海良在家里住了不到一個月便趕回部隊,投身到炮火連天的解放戰爭中。不久,平順縣開始了土地改革前的發動群眾工作,申紀蘭積極參加。這對新人,都在為了新中國而奮斗。 花樣年紀,紡花織布 申紀蘭說:“我父親走得早,從小家里沒有勞力,我在家里啥都干。”挑水挑肥,下地務農,樣樣能干。 一申紀蘭的娘家在平順縣青羊鎮山南底村。1943年,平順遭受百年不遇的蝗災,山南底村臨時互助組組織人到縣里滅蝗,只有14歲的申紀蘭參加了這次滅蝗行動。母親不讓她去,說她太小,但她還是跟著村里人去了。“滅蝗太受罪了,一天走幾十里山路,吃住都沒有地方。一到天黑,人累得眼睛也睜不開了。幾個婦女跟不上集體,只好回去。她們讓我也回去,可我從小吃慣了苦,咬著牙,堅持了下來。”也因此,紀蘭為家里掙了工分,分得了些糧食。 以前,大家說她在山南底時,性格開朗,能爬山上樹、掏鳥弄石,卻不精女紅。顯然,這是把事說簡單了。 “后來因為這個,大家見我很能吃苦,村里成立婦救會時,婦救會主任龍月秀就叫我參加。婦救會經常晚上開會,我每次開會都去。我年紀*小,可是我很愿意參加婦救會,覺得那些宣傳婚姻自由、婦女解放的道理很有意思。” 1940年初,平順縣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夏末初秋,晉冀魯豫邊區太行行署成立,平順縣分屬太行第四專區。1943年7月,國民黨平順縣縣長率殘部投靠日偽上黨道平公署,國民黨平順縣政府垮臺。平順縣的抗日戰爭,主要由中國共產黨領導。 山南底村成立紡花組時,申紀蘭**個積極主動報了名。對于平素不拿針線的小紀蘭來說,紡花是個細致活,她說:“我從小只會到地里做活兒,不會縫補衣服,紡花對我就是個難事。”開始的時候,她有點摸不著門道,看見別人紡得又快又好,她就每天夜里加班練。“后來,我紡花也能做到又快又好了。”不久,她便成了山南底村的**名,還成了縣里的支前模范,得了一支錠。 “當時真高興。平生**次獲獎是在三八婦女節,我站在大會主席臺上,還戴上了大紅花。” 這次去縣里參加三八婦女節大會,對申紀蘭還有一個特殊意義,她見到了李順達的母親郭玉芝。郭玉芝也是紡織支前模范,同在這次大會上得了獎。申紀蘭說:“她后來對我的幫助很大。” 接下來是織布。申紀蘭確切地記得,打上黨戰役時,縣上要趕著做被服,通知各村派人到縣里紡織指導所學習。山南底村婦救會不光派了她,還因她勤快、表現好,讓她當了村紡織組的班長。 可是,申紀蘭不會織布,她說自己剛學會紡花,對于織布,是連漿線、經線、絡線這些都不知道是什么。“急得我抽空就上機學。開始總斷線,斷了,我又接不上,急得直哭,可哭也不頂事。” P3-5
共和國功勛叢書·一生為農:共和國功勛申紀蘭 作者簡介
柴然,1962年生,山西陵川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告文學學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山西省作家協會首批簽約作家。書法家。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文學評論、影視文學多種。出版有詩集《前年秋天》、《我在你的琴聲里》,多文體探索卷《死無葬身之地》,長篇小說《龍門記》,長篇報告文學《開眼》等書。獲趙樹理文學獎等獎項。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