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給年青數學人的信(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87541
- 條形碼:9787100187541 ; 978-7-100-18754-1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給年青數學人的信(修訂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科普愛好者及廣大讀者數學有什么用? 數學好是男生的專利? 數學家的未來是什么樣的? 教科書中的公式和習題答案就是數學本身嗎? 數學無處不在,從小學到大學,以上問題曾或多或少困擾過每一個人。知名的大數學家斯圖爾特教授給聰明又迷茫的中學生梅格回復了21封信答疑解惑。他在信中娓娓道來,告訴她想要成為一名數學家,這一生應如何度過。從中學階段會遇到的困難,到如何成功成為大學的終身教授,再到中間的所有步驟,分享了諸多深刻而實用的人生智慧與建議。
給年青數學人的信(修訂版) 內容簡介
知名數學家斯圖爾特教授給迷茫的14歲中學生梅格回復了21封信。他在信中娓娓道來,告訴她想要成為一名數學家,這一生應如何度過。從中學階段的困擾,到如何成為大學的數學系教授,分享了諸多深刻而實用的人生智慧與建議。 《寫給年青數學人的信》是一本親切實用的書信集,不僅僅寫給“數學人”,還可以直接應用到任何領域或場合,尤其是需要與他人合作的領域。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從中獲益良多,包括普通上班族。
給年青數學人的信(修訂版) 目錄
**封信 為何學數學? 1
第二封信 我幾乎成了律師 9
第三封信 數學的廣度 15
第四封信 不都已經做完了嗎? 29
第五封信 被數學包圍 38
第六封信 數學家如何思考 45
第七封信 如何學習數學 53
第八封信 對證明的恐懼 61
第九封信 計算機是否可以解決一切? 71
第十封信 講述數學故事 76
第十一封信 全力以赴贏得勝利 83
第十二封信 大工程 90
第十三封信 無解的問題 96
第十四封信 職業生涯 107
第十五封信 純數學還是應用數學? 116
第十六封信 瘋狂想法怎么出現? 130
第十七封信 如何教數學 139
第十八封信 數學這個圈子 148
第十九封信 豬和卡車 157
第二十封信 合作的樂趣和風險 165
第二十一封信 上帝是數學家嗎? 172
給年青數學人的信(修訂版) 節選
母親對學校教育相當敏感。她自己所受的教育幾乎被一個督學所毀。這位督學沒有遠見,雖然立意良善,卻造成錯誤的后果。母親的理解力強,所以跳級就讀,在她八歲時就已和十歲的學童同班。某天督學來到學校,視察這個班級,并向一個回答了所有問題的聰明小女孩問道: “親愛的,你幾歲?”當被告知“八歲”以后,他指示校長,這個聰明的小女孩必須連續三年待在同一年級,直到與她同齡的其他孩子和她同班為止。他并不是想要在學習上拖住母親的腳步,只是擔心她無法和較大年齡的孩子相處。但連續三年學習相同的課程,使家母對學校失去興趣,她所學到的只是如何混日子。 直到后來,母親決定不再混日子,但已太遲。她想要成為英語老師,但她的化學考不及格。在過去那些時日的英國,只要有一科不及格——即使那是和你想要任教科目完全無關的一科——就表示你不能參加培訓成為老師。 母親決心不再讓我遭受相同的命運。她知道我是聰明的,在我三歲時她就教我識字。在我們做完四百道數學題之后(我做對其中的三百九十六道),她將練習簿帶到學校拿給年級主任,要求將我轉到數學課的尖子班。 當我的鎖骨骨折痊愈,回到學校之后,我的數學進度領先同班同學十星期,母親給了我超前的教育。幸運的是,班上其他同學趕了上來,我并未因此感到太難過。 我的老師并不是糟糕的老師,甚至可以說,他是非常好的人。但是他缺乏遠見,無法了解到他將我放在數學后進班的這一錯誤,可能會毀掉我的教育生涯。我得到零分是因為不小心,并不是因為不懂得內容。如果他要求我小心看題目,我將會得到滿分。 我那時相當幸運,感謝母親弄清楚狀況并且愿意為我據理力爭。但我也感謝導致我住院的同學,他不是故意推倒我的——我們當時彼此推擠——但這次意外拯救了我的數學生涯。 在那之后,我碰到過幾個真正優秀的數學老師。但我告訴你,出色的老師并不多見。其中一個我們親昵地稱之為“蜘蛛”貝克(W.E.Beck),他每星期五的數學測驗是長久以來的慣例。這些測驗并不簡單,滿分二十分,每周的考試成績再加起來。擅長數學的同學努力爭**名,其他的人則對考試結果感到沮喪。我不確定這是否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教育實踐——事實上我認為它不是——但競爭的機制對我和某些少數學生是好的。 貝克的規定之一是,即使因生病而缺考,仍然只能得到零分,沒有任何借口。所以我們這些要爭奪**名的學生,努力爭取每一分。除非領先超過二十分,否則很容易被其他同學超越,因此我們知道需要積累一定的分數,也絕對不能犯下愚蠢的錯誤招致扣分,要仔細閱讀每一題,確定回答了題目所問,而且檢查再檢查。 我十六歲時的數學老師名叫高登??瑞得福(Gordon Radford)。通常班上能有一個真正的數學天才就很稀有了,但在我們班上卻同時有六個。所以他將所有課余時間,用于教導我們課程大綱之外的數學。在平時的數學課上,他要我們坐在教室后方,各自做自己的家庭作業——不一定是數學作業,而是任何作業。我們只要閉上嘴巴,因為那些課程不是為我們而設,我們必須給班上其他同學回答的機會。 瑞得福先生打開了我的眼界,讓我知道數學的真面目:多元化、富有創造力、充滿新奇和獨創性。此外,他還為我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在當時,有一場名為“國家獎學金”的公開入學考試,提供上大學的資金。雖然還必須有大學提供入學許可,才能得到獎學金,但至少已經朝正確方向邁出一大步。在舉行國家獎學金考試的*后一年,我和另外兩個朋友都還差一歲才有資格去考。瑞得福必須說服校長讓我們提早一年應試,過去校長從來沒有同意過。 ……
給年青數學人的信(修訂版) 作者簡介
伊恩??斯圖爾特(Ian Stewart),英國沃里克大學數學系教授、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以大量優秀的數學科普作品享譽世界。因其向公眾推廣數學知識的杰出貢獻,他曾被英國皇家學會授予法拉第獎,更是塞曼獎章的首位獲得者。他的著作超過80種,包括《上帝擲骰子嗎》《給年青數學人的信》《自然之數》《生命之數》《對稱的歷史》等。他是《新科學家》周刊的數學顧問、《不列顛百科全書》的顧問以及《科學美國人》雜志專欄撰稿人。除了在廣播、電視上傳播數學文化外,他還研究模型構造和網絡動力學,并發表過140余篇論文。 譯者簡介: 李隆生,現任臺中科技大學國際貿易與經營系專任教授。臺灣大學物理學學士、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物理學博士、康奈爾大學經濟學博士、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已翻譯出版圖書二十余本,發表論文六十余篇。 叢書簡介: 穆列爾??魯凱澤曾說道:“構成這個宇宙的不是原子,而是故事。”是的,科學也需要講故事。“新科學人文庫”更是如此。“新科學人文庫”是商務印書館在科普出版上的一次新嘗試,叢書繼承了商務印書館上世紀出版的 “自然科學小叢書”等作品的選書思路,以新穎的思想和視角為切入點,以激發好奇心為基點,用有趣的故事將科學知識或科學的探索歷程展現在讀者面前。 本系列圖書定位有別于以圖為主導的童書,也不等同于大學公選課或導論類教材,而是以培養和激發讀者對科學探索的興趣為目的。以期待這些新的視角和觀點,能為初高中生和對科普人文感興趣的青年讀者及大眾,帶來新的思考。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