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華中國學 2020·春之卷(總第十四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78290
- 條形碼:9787568078290 ; 978-7-5680-782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中國學 2020·春之卷(總第十四卷) 本書特色
本書是華中科技大學國學研究院主編的大型學術集刊。 本書的主要特點是反映華中科技大學國學學科乃至當前國學研究的*新成果,體現了華中科技大學國學學科的學術水平、學術優長和學科特色。內容充實、觀點新穎,是中國史、中國哲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文獻學和中國語言學等領域的重要的參考書。而且,此書是系列叢書,每年兩冊,容易形成規模效應,創建品牌,可以為華中出版樹立良好的學術形象和社會形象。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固有的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身份證,是中華民族的根基。因為一個民族的特性不取決于遺傳的自然基因,而是取決于人文文化,只有人文文化才能彰顯一個民族的身份。如果一個民族遺棄了自己固有的文化,丟失了自己的傳統,那將只是一個種族,不能稱之為民族。在科學技術與物質文明高速發展和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先進科學,沒有現代技術,就會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地受人宰割;然而,沒有民族文化,沒有人文精神,就會空虛和異化,則會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同20世紀初比,當代意義上的國學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它不僅指中華傳統文化本身,而且還應包含近代以來借鑒西方學術、特別重要的是馬克思主義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研究的成果。《華中國學》的出版,對挖掘幾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并使之產生積極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之所以重新得到如此熱烈的關注,原因就在于其本身具有不可估量的獨特價值。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世界上唯有古老的中華文明經過數千年風雨坎坷,非但沒有消亡,而且從未中斷,成為當今世界人類共同珍視的寶貴財富和智慧源泉,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觀!之所以如此,傳統中華文化起了極為關鍵的作用。在未來的世界格局中,中華民族要形成強大的競爭力,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更大的作為,就必須具備強大的創新能力;而要具備強大的創新能力,擁有大量的創新型人才和健全而良好的國民素質就是*基本的前提。在這方面,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華中國學 2020·春之卷(總第十四卷) 內容簡介
本書系國學研究叢書中的一種,是華中科技大學國學研究院主編的大型學術集刊。本書除了收錄華中科技大學國學院同仁自己的代表作,還兼收海內外學術名家的佳稿,年代跨度上起秦漢,下迄近代,內容涉及中國史、中國哲學、中國古典文學、文獻學、語言學和語言史等。國學研究叢書從前三年每年出一種到目前每年出版2種,已經累計出版9卷,初步形成了華中國學的品牌和優勢,在華中地區乃至全國地區初步形成了一定影響力。本書的出版,是國學研究院近期學術成果的總結,反映華中科技大學國學學科的發展和成就,充分體現了華中科技大學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作為大型學術集刊,已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
華中國學 2020·春之卷(總第十四卷) 目錄
華中國學 2020·春之卷(總第十四卷) 作者簡介
羅家祥,1957 年生,湖北天門人,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和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學研究院院長、人文學院副院長、歷史研究所所長,兼任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宋史研究會理事、湖北省歷史學會副秘書長。兩宋政治史、兩宋學術文化史方向學術帶頭人。 分別于1982、1985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學位;1989 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師從已故著名歷史學家鄧廣銘教授。1993 年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1993 年 9 月- 1995 年 9 月應邀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研究所做訪問學者。 1996 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湖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先后擔任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主任,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 2001 年 3 月調入華中科技大學組建歷史學科。入選2005-06年度中美富布萊特學者,并應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邀請赴該系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活動,其間應邀赴得克薩斯大學歷史系(El Paso)進行學術講座。獲選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我最喜愛的導師”,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十佳“師德先進個人”。曾先后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辦下達的科研項目《王氏新學與宋代社會》、教育部下達的科研項目《王氏新學研究》、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資助的《從新學到理學 ――11 世紀后半至 13 世紀初年宋學主流的嬗遞》等課題。目前承擔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類項目《兩宋學術嬗遞與政治變遷》。獨著、合著學術著作 5 部,合譯學術著作 1 部,在《中國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 50 余篇。代表作有《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宋代政治與學術論稿》(香港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