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樹醫生的城市處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56773
- 條形碼:9787559656773 ; 978-7-5596-567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樹醫生的城市處方 本書特色
保持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系,守護我們生活在舒適、美好環境中的權利。 1. 作者既是幼兒神經精神病學專家,又是園藝學家,長期致力于人與自然親近感的研究2. 對癥下藥,開出對抗城市“自然匱乏癥”的處方3. 城市天然療養院的樹療指南,自然康養療法治愈人類都市病4. 召喚我們身體里的穴居人,在城市自然中獲得身心療愈 1.作者既是幼兒神經精神病學專家,又是園藝學家。從個人健康層面、社會文化層面及物種層面,闡釋城市中的自然元素和人類健康息息相關的天然聯系。 2. 對癥下藥,開出對抗城市“自然匱乏癥”的處方。現代城市居民苦于與自然“失聯”:從不在公園中進行天性游戲的孩子缺少*基本的行動力;不與綠色世界接觸的大人被困于人性漸失的窘境。失去與自然的聯系會導致我們出現身心疾病,而保證和維系人類與自然的聯系,便能從自然中獲取生命的活力。 3. 城市天然療養院的樹療指南,自然康養療法治愈人類都市病。樹木等綠色植物是城市之肺,結合城市中自然環境與氣候變化中面臨的問題,從我們社區花園、城市綠化等問題著手,一點一滴地維護我們與城市自然的關系。只有通過理性分析和感性認知重新審視我們與自然界的聯系,才能真正地將我們發展至今的成就和進步與周遭的大自然建立深層次的聯系,和諧共榮。 4. 召喚我們身體里的穴居人,在城市自然中獲得身心療愈。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沉浸式的自然體驗,城市中的野生環境感,在與親近城市中的自然元素享受景觀療愈和花園療法,守護我們每個人生活在舒適、美好的城市自然環境中的權利。
樹醫生的城市處方 內容簡介
在這本書中,既是幼兒神經精神病學專家又是園藝學家的瓦倫汀娜?伊萬契克博士闡述了在日常生活中,千姿百態的大自然與人類生活之間無法割裂的重要聯系。*有代表性的就是城市中的綠化,對許多城市居民而言,那就是專享能跟大自然產生的接觸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和統計數據都表明,樹木等綠色植物及城市自然元素,能夠為人類帶來種種益處——在兒童和成.人的認知、情感、人際關系發展方面,老人及病患等特殊群體的生活質量方面,都是如此。與這些生命形式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有著很好重要的意義,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在舒適、美好的環境中獲得身心療愈。
樹醫生的城市處方 目錄
目錄:
序言 003
導語
崇尚自然:樹木、樹林、生命、療愈.....008
問題的另一面:“理想化”的大自然.....012
當下的矛盾.....015
存疑的關系.....018
“環境性色盲”的一種?.....021
舒適即自然.....026
樹.....029
第1章
深度依賴
首要認識.....034
樹木與療愈:人與自然聯系古已有之的實驗證據.....036
樹木、綠色和醫院.....040
療愈花園及花園療法.....042
題外話:一葉障目.....046
身陷城市:社區生活.....050
“綠色”風景帶來的驚喜福利.....053
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初步線索.....056
體驗大自然:“綠色”潤物細無聲.....059
歐洲白蠟樹的結局.....061
小 結.....064
插 曲.....066
第2章
消失的島嶼
孩童、大自然和業已消失的天性游戲.....073
反應:太糟了.....073
關起來的童年.....075
略作思索.....076
游戲是一件需要認真對待的事.....079
天性游戲和有組織游戲.....081
多些天然,少些設施!.....084
島嶼消失了.....087
這是“自然缺失癥”嗎?.....089
后果1:抽象而遙遠的自然.....090
后果2:身份、自我認知和歸屬感.....091
后果3:環境性缺陷,基本經驗匱乏.....093
城中漫步.....096
第3章
孩子與樹
深入根植:伺機破土.....103
樹木與孩子的成長.....106
成長如何發生,以及為什么它很重要.....107
案例:運動神經.....109
自然與成長:廣泛影響.....112
游戲、情感、互動.....116
“綠色”的成長、更好地成長:智力.....119
完美的促進作用綜合體?.....122
樹木、學習和校園.....123
強大的內心寓于強健的體魄:樹木與兒童健康.....126
逐步侵蝕.....127
案例1:幼兒哮喘與城市中的樹木.....130
案例2:兒童肥胖癥的奇怪案例.....132
案例3:糖尿病.....135
健康身心:成長的天性與心理.....138
樹木等綠色植物和心理問題:有效保護.....138
“超鏈接”和“沒底牌”.....140
空閑太少,壓力太多.....141
焦慮、抑郁和ADHD(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142
兒童與樹木:藕斷絲連.....144
城中漫步:盛夏.....146
第4章
空氣的現狀和
綠色的肺:
生態系統功能
有環境關照我呢?.....152
難以協調的都市環境.....155
巴巴爸爸的寓言.....156
流動的空氣和“綠肺”.....158
空氣的現狀.....158
糟糕的機制.....160
孩子和霧霾.....162
“綠肺”.....164
大樹底下好乘涼.....168
平靜而清澈的水.....173
防水的世界.....174
樹木與水.....176
安寧、祥和—有聲污染之傷.....177
樹木、生物多樣性與健康.....181
細菌群落與免疫系統.....184
復雜的協同網絡.....187
沖 動.....190
第5章
健康漫步
Shinrin Yoku.....196
樹林作為一味藥.....198
是不是安慰劑作用?.....200
體驗與實驗:證明事實.....201
21世紀的壓力.....203
叢林中的科學家:結果.....206
千面的壓力.....208
樹木與免疫防御.....212
“在松樹下,祝君好夢。”
—巴爾干地區傳統搖籃曲.....217
山毛櫸.....222
第6章
樹林中的
神經科學
瑜伽、禪修院和科學家.....228
樹木與大腦1:蘇格蘭慢跑.....230
方法及其局限.....234
樹木與大腦2:日本漫步.....236
小插曲:為什么是前額葉皮質?.....237
樹林中的大腦.....239
自然冥想狀態.....241
樹木與大腦3:疲勞的精神與令其煥發的環境.....243
精神疲勞.....244
注意力和另一種注意力.....246
讓人精神煥發的環境.....248
精神渙散的時代中重煥精神的花園.....249
精神病學家與樹木1:ADHD范式.....252
從假設到驗證.....254
結論:注意力、兒童,以及樹木.....256
精神病學家與樹木2:樹木與心理健康.....258
城市、鄉村和“心理問題”風險.....258
城市中的樹木和心理.....260
自然中的心理維度.....261
神經成像與精神病學.....262
返璞歸真.....265
塔博爾山橡樹.....270
第7章
怎么做到的?
原始人與美景
我們并非生當如此.....278
我們身體里的穴居人.....280
形態偏好.....282
理順亂了的節拍.....284
微觀共生.....286
與生俱來的生命親近感.....289
樹木等綠色植物和一種新的社會差異.....291
審美的權利.....294
尾 聲
總的數據.....302
演化的問題.....304
普遍異步狀態.....306
我們為什么要重視.....308
過去回不去,未來如何做?.....310
作為人類權利的綠色環境.....313
實際點兒,我到底能做些什么?.....316
還有什么?.....317
天 堂 321
結束語 323
部分參考文獻 325
樹醫生的城市處方 節選
我認為沒有誰能真正為“太空行走”做好心理準備。那感覺實在太奇妙了!在我們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小孩,正是那個小孩在這無垠的宇宙中,在這未知的世界里,不斷探索著,驚嘆著這天地萬物的奇妙與迷人。 —盧卡·帕爾米塔諾 宇航員 僅僅一百年前,或許更近,在鄉村和城郊小鎮里居住著大量居民;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與大自然緊密相連,而且這是躲都躲不開的,大自然就在家門外。人們離不開大自然,與大自然緊緊相依。這種緊密相連的關系不一定是田園詩意的,而是一種非常實際、直接、日常的依存。城里人在早些年也曾跟自然有過比較密切、天然的依存關系。那時候,城市的市中心還很小,鄉野也就離得更近,因此城市與鄉村的日常生活就存在著更密切的往來,比如食物、服飾、家養的動物,鄉村沒有與城市相剝離。其間也存在著一些隔閡,但都不是那么緊要。 那時候,小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到野外去玩。他們當中比較幸運的那些,能隨時體驗“鄉野”—*幸運的孩子能有一座采摘園,而運氣沒有那么好的孩子至少也有一棵大樹,有一些灌木種在院子里,有一塊沒變成農田的土地,可能還有一條沒被用于城市用水的小溪流。此情此景,我們可以從很多少兒文學作品中讀到一二。長襪子皮皮去海洋和樹林中的洞穴探險,在一座久已無人問津的公園里遇到了“ 五人小組”……實在不行,小巷和小廣場也不錯。總之,“野外”說的是這樣一個地方,人們在此能或多或少接觸到大自然,可以是私人的也可以是公共的,*主要的是沒有經過人工改造。換句話說,在這個地方,孩子能暫時成為主宰,抱著游戲的心態,把這里劃為自己的地盤兒,盡情構建想象中的世界。一棵倒下的松樹能變成一艘大大的帆船,也能變成一座小小的堡壘、一座迷人的古堡、一座毛克利的叢林,或者其他千千萬萬種事物(而在游樂園中那些五顏六色、裝飾有蒙面海盜的帆船,卻是這樣的東西:一艘假船。這不會是孩子的選擇,而是外界賦予的主題)。
樹醫生的城市處方 作者簡介
[意] 瓦倫汀娜??伊萬契克 著 意大利學者,幼兒神經精神病學專家,園藝學家。長期致力于研究人類對樹木等綠色植物及自然元素的親近感,同時投身自然保護事業,尤為關注園林保護事業。 金佳音 譯 生于吉林省長春市,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意大利語專業,獲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曾任專職翻譯、大學講師,現從事少兒圖書編輯工作,譯介優秀外國童書及成人讀物數十種。譯作《失敬,植物先生》入選“文津圖書獎”科普類推薦書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