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創新戰略與政策研究 2021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11403
- 條形碼:9787030711403 ; 978-7-03-071140-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創新戰略與政策研究 2021 內容簡介
《中國創新戰略與政策研究2021》為中國科學院和國務院研究室聯合共建中國創新戰略和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聚焦黨中央、國務院關注的重大科技問題,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把握世界科技發展態勢,從科學技術影響和作用的視角研究靠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形成了一批科技前沿動態、科技決策參考和科技智庫報告。本書所集結的文章中,既有科技創新戰略與政策方面的研究與建議,也有對經濟社會發展與變革的調研與思考,還有對優選科技創新進展、主要國家科技戰略部署的掃描與分析。其中有些成果獲得國家領導人重要批示,有些成果直接推動了相關政策制定,為國家創新戰略和政策的宏觀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智力支撐。本書可作為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等進行科技創新戰略研究、決策與管理的重要參考。
中國創新戰略與政策研究 2021 目錄
序言(高鴻鈞)
緒論
3以智庫雙螺旋法為范式,推動智庫科學化發展
8新階段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思考
**篇科技創新戰略與政策
21提高科技戰略能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25面向2035年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30關于美國杰森顧問組基礎研究安全報告以及NSF回應的思考和建議
35美國《無止境的前沿法案》國會議案及其應對策略
41及時調整我國非人動物基因編輯研究及應用相關的立法和監管
46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問題及對策建議
51美、英兩國研發預算制度對我國建立研發預算制度的啟示和建議
56“十四五”時期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以內循環為主、內外聯動的發展新模式的建議
62提高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組織效率的建議
66中美高技術戰略規劃比較及啟示
72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面臨的關鍵難題與重大舉措
76完善產業科技創新政策體系的建議
第二篇經濟社會發展與變革
83新時代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問題和對策
89企業復工生產面臨困難、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94全球產業鏈面臨重塑背景下我國重點行業產業受影響分析及對策建議
99關于在新疆建設服務中歐班列樞紐港的建議
103加快推進新基建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主要制約及政策建議
108提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面臨的主要困難及對策建議
113關于加強對大型科技公司多元化金融業務監管的思考與建議
118民營科技企業非健康成長的隱患及對策
122中國參與境外煤電投資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第三篇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
129關于加強楊柳絮污染預報預警工作的建議
132關于制定和實施綠色刺激方案的建議
137關于盡快建立我國新型污染物環境風險防范體系的建議
142構建以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為核心的法治體系
148關于促進西藏自治區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152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對我國帶來的風險挑戰、影響分析和應對建議
157關于強化氣候投融資體系保障實現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新目標的建議
第四篇全球基礎研究重點領域動態
163生命健康領域
179信息科技領域
192空間科技領域
195農業科技領域
199能源科技領域
209地球科學領域
211基礎交叉前沿
219材料制造領域
第五篇全球重點研發企業創新動態
231能源領域
243材料領域
256裝備制造領域
267電子信息領域
279生物醫藥領域
中國創新戰略與政策研究 2021 節選
緒論以智庫雙螺旋法為范式,推動智庫科學化發展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智庫建設,智庫成為國家治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1]。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推動智庫建設進入制度化新階段。同年12月,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批25家機構入選試點單位。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智庫建設的*高要求。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發展迫切需要科學的理論方法體系,產出高質量的智庫成果,提供前瞻咨詢建議和系統解決方案。 目前,國內外的不少智庫研究仍然偏于經驗式,比較零散,比較隨機,限于靜態,偏學術性,學科單一。思想成果高度依賴于個人的經驗智慧,研究議題相對零散分散,研究問題和方法路徑的選取具有隨機性,研究視角多是局限于靜態的、特定現實時間點,研究主體往往偏學術性,研究的學術基礎多是扎根于單一學科。隨著政策領域面臨的問題愈加復雜而交匯,政策產生的影響更加廣泛而深遠,這樣的研究現狀逐漸不能滿足科學決策的需要,智庫研究需要將其面對的研究對象視為復雜系統,以科學化的方法、系統性的視角、規范可靠的研究、兼具學術和實踐影響力的成果、貫通式的交叉融合的跨學科特征促進智庫研究的“六個轉變”,即從經驗式轉變為科學化,從零散的轉向系統性,從隨機轉向規范,從偏學術型轉變為學術實踐型,從靜態轉向穩態,從單一學科轉向融合貫通式。 本人根據多年政策與戰略研究的經驗和實踐,提出智庫雙螺旋結構(圖1)[2],即智庫雙螺旋法。智庫雙螺旋法包含“解析問題—融合研究—還原問題”的外循環過程,以及DIIS過程融合法和MIPS邏輯層次法兩個相互嵌合、循環迭代的內循環螺旋。DIIS過程融合法是指在研究環節上需要遵循“收集數據(data)—揭示信息(information)—綜合研判(intelligence)—形成方案(solution)”的過程,MIPS邏輯層次法是指在研究內容中需要遵循“機理分析(mechanism analysis)—影響分析(impact analysis)—政策分析(policy analysis)—形成方案(solution)”的邏輯,由此構成“雙螺旋”。 一門科學的發展需要一些必要要素來推動,如具有系統性的理論方法、取得共識的研究范式、學術共同體的形成等。在正在蓬勃興起的智庫領域,智庫雙螺旋法是推動智庫科學化發展的奠基性工作,為實現“六個轉變”提供了方法路徑,推動了智庫科學的形成。智庫雙螺旋法在問題導向、證據導向和科學導向下,堅持始于研究問題,終于解決方案,為智庫研究提供了思維方法、指導方法、操作方法,從而構建了智庫的研究范式。作為開展智庫研究的思維方法,智庫雙螺旋法力圖破除零散的、碎片化的、單一的思維方式,展現出整體性、系統性的思維。作為開展智庫研究的指導方法,智庫雙螺旋法從解析問題、融合研究到還原問題,從研究過程到研究內涵形成了全流程、全角度、全過程的指導。作為開展智庫研究的操作方法,智庫雙螺旋法有效發揮不同學術背景和經驗的專家學者的作用,綜合集成不同類型的方法工具,為開展有組織的、有規模的、多主體參與的智庫研究提供了操作性思路。 智庫雙螺旋法對推動智庫科學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智庫雙螺旋法將智庫視為一門科學,將科學性深刻貫穿于其研究導向、研究哲學、研究過程、研究邏輯中。智庫雙螺旋法強調智庫研究從問題出發,以循證為根本依據,采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的特征,所提出的問題導向、證據導向、科學導向體現了其科學性。智庫雙螺旋法強調對復雜問題的解析,對問題的整體把握有賴于對其細分組成部分的研究,又強調需要考慮到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機理、交互、反饋和影響開展融合性的研究,這體現了其研究哲學。從研究過程來看,DIIS過程融合法以收集數據為基礎,體現了數據科學范式的要求,強調了數據信息揭示和專家智慧結合的重要性,強調了不斷循證迭代的科學研究過程,這些關鍵點進一步加強了整個研究過程的科學性。從研究邏輯來看,MIPS邏輯層次法強調機理、影響、政策、方案四個關鍵要素,其中機理的揭示本身就是科學性的集中體現,基于機理分析的影響分析和政策分析為形成方案奠定了科學基礎,從而提高了解決方案的科學性。 第二,智庫雙螺旋法是探索和確立智庫研究從認識論到方法論再到實踐論范式的一項系統性、開拓性的工作。從認識論出發,基于哲學角度為整體認識和把握智庫問題研究提供了“解析—融合—還原”這一源頭性的研究思路。從方法論出發,基于科學角度總結智庫研究的規律,從研究環節和研究邏輯角度凝練歸納智庫問題研究所需遵循的規則。從實踐論出發,基于實踐角度為開展智庫問題的具體研究提供相應的方法和工具,為智庫問題的解決方案提供支撐。 第三,智庫雙螺旋法闡明了智庫研究與學術研究的關系,連接學術與實踐,形成學術實踐型的智庫研究。目前,智庫研究的主要力量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門直屬的研究機構中,仍然以學術力量為主體。學術研究是在特定學科領域進行的深入探索,其目的在于認識和發現客觀規律,其研究對象、理論基礎、研究方法能夠得到學術研究同行的認同,具有穩定性和共識性。智庫研究具有高度的交叉融合特征,其研究問題涉及經濟社會的各個研究部門,其研究過程是跨學科、跨領域的知識匯聚過程,其研究結果重視學術理論與實踐需求的結合,為智庫問題提供切實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智庫雙螺旋法揭示了智庫研究與學術研究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學術研究為智庫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知識根基。從智庫雙螺旋法來看,DIIS過程融合法中的收集數據和揭示信息的過程是學術研究的主要方法,MIPS邏輯層次法中的機理分析和影響分析是學術研究的主要內容。由此,智庫建設需要堅持以高水平的學術研究來支撐高質量的智庫決策咨詢研究。同時,智庫研究為學術研究提供來源于現實、根植于實踐的研究問題。在智庫研究的問題解析、融合研究、形成方案的過程中,在對現實的不斷把握中,會源源不斷地產生新問題、新思路、新方法,為學術研究提出有價值的科學問題,促進學術研究的縱向深入,進而豐富智庫研究的知識根基。 第四,尋智庫學術之根,筑智庫科學之基,以智庫雙螺旋法為牽引構建智庫期刊群,找到智庫研究學術方向,凝聚學術共同體,推動智庫科學化發展。2020年11月,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舉辦了“*屆智庫理論方法暨DIIS研討會”,會議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全國近300名領域專家、智庫研究學者、政策學者、管理學者參加現場會議,3400多名觀眾參與線上會議,形成會議論文集,收錄論文近50篇。2021年10月15日,將舉辦“第二屆智庫理論暨雙螺旋法研討會”。2020年11月,國家一級學會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成立智庫專業委員會,近150位專家學者加入專業委員會。這代表著智庫領域的學術共同體的形成。在智庫建設過程中,期刊作為主要學術載體,對推動智庫科學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應以期刊遴選為切入點,尋智庫學術之根,筑智庫科學之基,從而推動學術共同體的發展,智庫雙螺旋法為此提供了依據和牽引。自2021年以來,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愛思唯爾出版集團、《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聯合開展了智庫代表性期刊遴選工作。用智庫雙螺旋法產生的關鍵詞集,匹配期刊數據庫,通過相似度定量計算和專家定性研討,遴選一批英文期刊和中文期刊入選智庫期刊群。這一工作對于智庫研究具有“尋根”意義,找到智庫研究的學術根基,堅實智庫科學化發展的土壤,為學術型學者開展智庫科學研究提供了契機、方向和載體。
中國創新戰略與政策研究 2021 作者簡介
潘教峰,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國務院研究室與中國科學院共建的中國創新戰略和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理事長等。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長期從事科技戰略規劃、創新政策和智庫理論方法研究。主持過50余項重量決策咨詢、政策研究和戰略研究課題,取得了一批有影響的決策咨詢成果和理論成果。具體主持研究編制了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的若干重要規劃和改革方案;參加了國家有關科技發展規劃、新興產業規劃戰略研究和編制,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政策法規制定和文件起草。主筆研究報告、政策建議和學術文章200余篇,合著和主編專著10余部。提出智庫研究的基本邏輯體系和DIIS理論方法。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