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 總論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71913
- 條形碼:9787109271913 ; 978-7-109-2719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 總論卷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系列重點著作之一,全書分導論及上、中、下三篇四部分,導論統領全書,主要概述了中國作物的栽培史、起源與進化及其資源的多樣性;上篇為中國作物栽培史,從遠古到今按時間順序和我國農業發展階段,系統介紹了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的發展歷程;中篇為中國作物的起源與進化,在作物起源與進化基礎理論研究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糧食作物、傳統經濟作物、蔬菜果樹花卉作物、飼用及綠肥作物、藥用作物、林木作物的起源與進化;下篇為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源植物的多樣性,重點從物種和遺傳兩個方面對糧食、經濟、蔬菜、果樹、花卉、飼用及綠肥、林木、藥用作物的多樣性進行了全面系統介紹。本書具有較強的史料性、科學性、理論性、實用性和指導性,既較系統地匯編了前人的歷史經驗和研究結果,也吸收了近年現代生物技術快速發展所取得的研究進展;它既為中國作物的起源、進化與各種類型的種質資源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也為中國作物種質的改良和創新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既是一部史料性和基礎理論性較強的專著,也是一部較為優選和實用的工具書。
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 總論卷 目錄
前言
導論
**節 中國作物的栽培歷史
一、原始農業時期(前約10000-前2070)
二、傳統農業的萌芽期(前2070-前475)
三、傳統農業的形成期(前475-公元317)
四、傳統農業的發展期(317-1127)
五、傳統農業的成熟期(1127-1911)
六、現代農業的出現及發展(1911- )
第二節 作物的起源與進化
一、作物起源的幾種學說
二、幾個重要的世界作物起源中心
三、與作物進化相關的基本理論
四、與作物進化有關的性狀演化
第三節 中國作物種質資源的多樣性
一、中國作物種質資源的物種多樣性
二、中國作物種質資源的遺傳多樣性
三、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多樣性的研究與利用
參考文獻
上篇 中國作物栽培史
**章 概述
**節 作物栽培史的研究方法與意義
一、作物栽培史的研究內涵
二、作物栽培史的研究方法
三、作物栽培史的研究意義
第二節 作物栽培史的基本脈絡與階段劃分
一、作物栽培史的基本脈絡
二、作物栽培史的階段劃分
三、中國作物的引種與傳播的主要特點
第三節 作物栽培的歷史遺產
一、珍貴的歷史遺跡
二、寶貴的農學思想
三、豐富的種質資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原始農業時期——史前植物(作物)采集栽培馴化期
**節 作物栽培的產生
一、神話傳說與原始農業
二、關于農業起源的記載
第二節 我國*早馴化的作物
一、黃河流域*早馴化的作物主要有粟和黍
二、長江流域*早馴化的作物主要是稻
三、其他作物的馴化
第三節 史前作物栽培方式及特點參考文獻
第三章 傳統農業的萌芽期——傳統農業粗放經營時期
**節 栽培植物種類及農學思想
一、傳統“五谷”的含義
二、主要栽培植物
三、主要農學思想
第二節 栽培方式及特點
一、休閑耕作制
二、壟作和條播的出現
三、耦耕
四、耘籽
第三節 栽培種植區域
一、夏代種植區
二、商代種植區
三、西周時期種植區
四、春秋時期的農業區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傳統農業精細經營的形成期——北方旱作農業形成發展時期
**節 北方旱作技術形成發展的基礎
一、鐵農具的出現是傳統農業精耕細作技術的前提
二、基本農學思想的形成
第二節 主要傳統作物
一、主要作物的品種分布及地位
二、其他作物
第三節 域外作物的引進
一、苜蓿
二、葡萄
三、胡椒
……
中篇 中國作物起源與進化
下篇 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多樣性
導論
**節 中國作物的栽培歷史
一、原始農業時期(前約10000-前2070)
二、傳統農業的萌芽期(前2070-前475)
三、傳統農業的形成期(前475-公元317)
四、傳統農業的發展期(317-1127)
五、傳統農業的成熟期(1127-1911)
六、現代農業的出現及發展(1911- )
第二節 作物的起源與進化
一、作物起源的幾種學說
二、幾個重要的世界作物起源中心
三、與作物進化相關的基本理論
四、與作物進化有關的性狀演化
第三節 中國作物種質資源的多樣性
一、中國作物種質資源的物種多樣性
二、中國作物種質資源的遺傳多樣性
三、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多樣性的研究與利用
參考文獻
上篇 中國作物栽培史
**章 概述
**節 作物栽培史的研究方法與意義
一、作物栽培史的研究內涵
二、作物栽培史的研究方法
三、作物栽培史的研究意義
第二節 作物栽培史的基本脈絡與階段劃分
一、作物栽培史的基本脈絡
二、作物栽培史的階段劃分
三、中國作物的引種與傳播的主要特點
第三節 作物栽培的歷史遺產
一、珍貴的歷史遺跡
二、寶貴的農學思想
三、豐富的種質資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原始農業時期——史前植物(作物)采集栽培馴化期
**節 作物栽培的產生
一、神話傳說與原始農業
二、關于農業起源的記載
第二節 我國*早馴化的作物
一、黃河流域*早馴化的作物主要有粟和黍
二、長江流域*早馴化的作物主要是稻
三、其他作物的馴化
第三節 史前作物栽培方式及特點參考文獻
第三章 傳統農業的萌芽期——傳統農業粗放經營時期
**節 栽培植物種類及農學思想
一、傳統“五谷”的含義
二、主要栽培植物
三、主要農學思想
第二節 栽培方式及特點
一、休閑耕作制
二、壟作和條播的出現
三、耦耕
四、耘籽
第三節 栽培種植區域
一、夏代種植區
二、商代種植區
三、西周時期種植區
四、春秋時期的農業區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傳統農業精細經營的形成期——北方旱作農業形成發展時期
**節 北方旱作技術形成發展的基礎
一、鐵農具的出現是傳統農業精耕細作技術的前提
二、基本農學思想的形成
第二節 主要傳統作物
一、主要作物的品種分布及地位
二、其他作物
第三節 域外作物的引進
一、苜蓿
二、葡萄
三、胡椒
……
中篇 中國作物起源與進化
下篇 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多樣性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