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作為媒介的圣賢 中華文化理想人格的傳播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06388
- 條形碼:9787522506388 ; 978-7-5225-063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作為媒介的圣賢 中華文化理想人格的傳播學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從圣賢作為一種媒介的角度看古代傳播現象,視角較為獨特。
作為媒介的圣賢 中華文化理想人格的傳播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作為媒介的圣賢及圣賢文化傳播現象,即探討并提煉以“圣賢”理想人格為媒介的華夏傳播特色理論與傳播范式。首先,“圣賢”是溝通天人的媒介,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圣賢”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對價值之優選依據的人格化。圣賢文化的傳播有別于“榜樣傳播”,不專指某個或某些特定的人,而是華夏文明體系中“天人合一”思想結構的關鍵性環節。中國古代大多數哲學家或思想家皆通過詮釋“圣賢”而建構起了對于宇宙存在與人類社會之理據的認知。其次,“圣賢”既是媒介又是訊息,圣賢文化的傳播,是依據哲學家、思想家的知行體驗,對傳統經典(一般指先秦時期的原創經典)進行解碼與重新編碼的過程,也是譯碼者按照經典的指引在實踐中不斷追求人格理想的過程。再者,就圣賢文化的傳播路徑而言,在傳播過程中一方面逐步下移,由“圣王”發展到“滿街都是圣人”;另一方面逐步內化,由外王實踐向單純的道德修養轉型。以士大夫為代表的知識階層形成了群體專享的人格特質,而圣賢文化在民間的傳播也有其自己的獨特模式。
作為媒介的圣賢 中華文化理想人格的傳播學研究 目錄
作為媒介的圣賢 中華文化理想人格的傳播學研究 作者簡介
謝清果,男,哲學博士,歷史學(傳播史方向)博士后,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社會整合平臺研究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海峽兩岸數字公共領域與文化認同研究》,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海峽傳媒交流與政治互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