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學術薪火——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科學術文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43739
- 條形碼:9787559843739 ; 978-7-5598-437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術薪火——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科學術文萃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這是一本全面展示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科八十年發展與成果的論文集。時間跨度大,從烽火連天的抗戰年代到歲月靜好的21世紀,收錄其中的不僅是論文的結集,更是時間的印記。內容寬而不泛,緊緊圍繞美術學科這一主線,從多視角多維度深入而細致地論述,將廣西的美術發展全景式展示在讀者面前。 ★ 具備史料價值。上溯20世紀四五十年代,呈現烽火連天歲月廣西美術發展之狀態。 ★ 具有參考價值。有陽太陽、黃獨峰等老一輩美術大家對美術創作與教學的精辟見解。 ★ 內容詳實而豐富。橫跨八十年時間,多維度展示了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科之全貌。
學術薪火——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科學術文萃 內容簡介
本書為廣西藝術學院自1938年創辦以來的美術學科很好論文集萃。書收錄50余篇論文,以時間排序,較為完整地呈現了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科研究的全貌。文章內容既有專業領域的課題討論,也有美術相關的延伸話題,還有老一輩美術大家孫見光、陽太陽、黃獨峰等對美術創作、美術教學的精辟見解和鞭辟入里的論述,代表了廣西藝術學院專業領域的研究水平,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同時,本書內容豐富,對延伸校內美術學科教育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對藝術愛好者也具有學習參考價值。
學術薪火——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科學術文萃 目錄
上輯
1940年
張安治/畫家的正義感及其責任
張安治/改進推行我國藝術教育之建議
徐杰民/抗戰三年與繪畫
徐德華/美術到民間去的問題
1941年
張安治講朱錫華記/中國繪畫的民族形式
傅思達/大眾美術的*高理想——民族形式
徐德華/殘缺美的心理分析
1942年
張安治/中國畫的一貫精神(上)
1957年
陽太陽/訪羅散記
朱培鈞/唐代塑圣楊惠之
1959年
孫見光/在實踐中學習
1961年
陳煙橋/*后一次的會見——回憶魯迅先生
1963年
陽太陽/用新的形式、風格表現新時代——兼談孫見光同志的畫
丘振聲潘其旭/略論油畫民族化的方向
何楚熊/不能理解為一般的“典型化”—-關于“作畫妙在似
與不似之間”的淺見
1979年
朱培鈞/杰出的畫家石濤
1980年
孫見光/素描的一般方法
1981年
周楷/談色彩對比的表現作用
1982年
陽太陽邵偉堯周楷/從美術教育史看我們的美術創作教學
周楷/關于發展我國美術創作教學體系的三點意見
1987年
劉益之/論“氣韻生動”與“神”“形”的關系
周楷/油畫教學中的畫肌問題
1988年
陽太陽/恂恂長者諄諄教誨
孫見光/論素描原理中的三個問題
黃格勝/關于山水寫生取舍問題的體會
黃格勝/國畫《漓江百里圖》創作回顧
劉益之/中國畫筆墨談
莫更原/桂林山水畫探索
1989年
朱培鈞/人品·才情·學問——緬懷潘天壽老師
周楷/改進美術史論教學的幾點建議
下輯
1990年
周楷/陽太陽的藝術與生平——紀念畫家陽太陽從藝七十年
劉益之/關于花山崖壁畫若干問題的思考
1991年
周楷尤開民劉晨煌 周度其∥拓寬基礎重在創造――笫二
油畫責任班教學構想與探索
謝森黃箐祁海平/創造意識的培養是教學之核心——
**油畫責任班教學思想
學術薪火——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科學術文萃 節選
畫家的正義感及其責任 張安治 藝術家之所以受人崇敬,不僅是因為他們具有敏銳的感覺、豐富的熱情,能夠使人低回,受到鼓舞,而且還因為他們具有超功利的精神、堅強的正義感,能夠揭露社會的虛偽,能夠發出先覺的呼聲。這在歷史上的例子很多:如窮困的米勒,始終不為能賣錢的裸體畫所屈服;青年的德拉克窪(編者注:現多譯為德拉克洛瓦),敢用他的作品和具有威權的大衛相對抗;天才的文西,更虛心贊譽他那偉大的對手。這種種不屈與謙虛,足以表現一個正直的靈魂、真純的性格,使藝術家成為時代的寵兒! 我國自抗戰以來,如文學、音樂、戲劇界同人,都已加強團結,向一致的目標邁進,唯有畫壇尚多惡意的詛忤(編者注:詛咒與忤逆),以致力量分散,成績難如預期。我們試分析這種同行對立的原因就可以發覺,今日我國的一部分畫家,太缺少責任心和那崇高的正義感。 在祖國垂危的時候,每一個國民都應該負起救國的責任,畫家亦不能例外,但仍有許多僅以描寫一點風景靜物為能事者,亦有裝聾作啞、悠閑度日者,盡管烽火連天、流亡載道,他們好像與國事無關,仍舊流連于往日的夢境。這一種缺少責任心、怠惰而自私的人,自然 難免為人所指摘。 另有一類專門指責別人,而本身貧弱、不求上進者。這一類畫家或許因為以往在社會上沒有占得地位,便想趁此轉變的時代脫穎而出,于是竭力罵人,凡是前輩都在其攻擊之列,并亂捧自己的朋友,好像這樣一來就可以打倒別人,打倒別人自己就可以爬上去了。這一種自私的行為,也是由于目光短淺、缺乏正義感所致。這譬如自己貧窮,而別人富有,嫉妒固然無用,掠奪亦非易事,還是以自己多多勤勞,多多節儉為妙;又如別人做了軍官,而自己是一名兵士,盡管軍官混蛋,也無法把他一下打倒,讓你來代替,還不如自己多立戰功,自有機會。 所以青年藝人須富有熱情,勇于戰斗,更須富有正義感,使熱情獲得正常的發展。批評須公正而冷靜,要徹底了解對象而后以善意出之,這非一般青年所擅長。更常見的是有若干青年,*初攻擊某人激烈非常,而見面后卻五體投地,自引于其旗幟之下。這種虎頭蛇尾的行為,正足以表現其淺薄與錯誤。 罵人于人無損,如果罵得不對反于自己有損。假使一個前輩腐化而落伍,自然會被時間淘汰;假使一個青年努力上進,獲得群眾的信賴,自然脫穎有為。所以不管是先進或是后進的畫家,不管是何黨何派,在朝在野,都應深切反省,認清自己的責任,祛除自私的心理,以工作代替雄辯,使中國的繪畫因互相虛心的競爭而趨于蓬勃,讓大時代的群眾來做優勝劣汰的裁判者。假如不自振作,托詞掩飾,或故步自封,自吹自捧,妄想打倒別人,均徒自心勞力拙而已! 本文出自《音樂與美術》1940 年第 1 期
學術薪火——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科學術文萃 作者簡介
廣西藝術學院漓江畫派藝術研究中心是繼漓江畫派成立之后設立的一所實體性藝術研究機構,成立于2007年4月。2007年8月“漓江畫派藝術研究中心”被確定為廣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依托單位為廣西藝術學院,負責人為本校科研創作處處長、漓江畫派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劉新教授。 執行主編 劉新,1960 年出生。1986 年畢業于廣西藝術學院并留校任教,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的教學、研究和編輯工作,兼事繪畫與策展。現為廣西藝術學院教授、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