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豐子愷散文精選:愿你一生 自在從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396409
- 條形碼:9787514396409 ; 978-7-5143-964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豐子愷散文精選:愿你一生 自在從容 本書特色
豐子愷首部佛系漫畫散文集。找回人生*開始的那份初心,純粹做事,簡單做人,自在從容去生活。林清玄、朱光潛、朱自清、巴金等諸多大師激賞推薦。 ★ 豐子愷首部佛系散文漫畫集。愿你永葆初心,自在從容去生活。 在喧囂的世界里,讓浮躁的心靜下來,找回自己的初心,簡單做人,純粹做事,自在從容去生活。 ★ 豐子愷女兒豐一吟授權,收錄豐子愷一生的散文漫畫經典。 全面收錄豐子愷一生的散文漫畫經典。全彩插圖,四色印裝。有心、有趣、有情。一本書閱盡豐子愷藝術精華。 ★ 林清玄、朱光潛、朱自清、巴金等諸多大師激賞推薦。 豐子愷的散文悲天憫人,充滿人間情味。他的畫很生活,演繹著人生的情趣。透過喧囂世界的表象看透生活的本質,喚醒初心,讀來令人豁然開朗。 ★四色軟精裝。典雅、溫愛,適合饋贈收藏。 散文與漫畫互映,讓人時刻感受到豐子愷的那種率性與純真。高品質典雅裝幀,佛系溫暖,適合饋贈收藏。
豐子愷散文精選:愿你一生 自在從容 內容簡介
豐子愷首部佛系漫畫散文集。豐子愷女兒豐一吟授權,以初心為主題,全面收錄豐子愷先生一生的散文、漫畫經典。 豐子愷的散文悲天憫人,充滿人間情味。他的畫很生活,演繹著人生的情趣。種種有情,種種可愛。透過喧囂世界的表象看透生活的本質,喚醒初心,讀來令人豁然開朗。
豐子愷散文精選:愿你一生 自在從容 目錄
漸 —— 003
晨夢 —— 008
大賬簿 —— 012
實行的悲哀 —— 019
閑居 —— 024
楊柳 —— 029
佛無靈 —— 034
放生 —— 040
給我的孩子們 —— 045
春 —— 053
秋 —— 058
清晨 —— 063
生機 —— 070
黃山松 —— 075
塘棲 —— 079
山中避雨 —— 083
湖畔夜飲 —— 087
山水間的生活 —— 093
云霓 —— 099
夢痕 —— 104
憶兒時 —— 110
清明 —— 118
陋巷 —— 123
初冬浴日漫感 —— 129
白鵝 —— 133
不惑之禮 —— 140
物語 —— 147
兒女 —— 158
作父親 —— 164
家 —— 170
送阿寶出黃金時代 —— 178
阿咪 —— 185
從孩子得到的啟示 —— 190
談自己的畫 —— 195
自然 —— 209
愛與同情 —— 215
阿慶 —— 221
揚州夢 —— 224
梧桐樹 —— 231
圖畫與人生 —— 235
學會藝術的生活 —— 244
豐子愷散文精選:愿你一生 自在從容 節選
漸 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 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在不知不覺之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 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 因為其變更是漸進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 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漸進,猶如從斜度極緩的長遠的山坡上走下來,使人不察其遞降的痕跡,不見其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覺得常在同樣的地位,恒久不變,又無時不有生的意趣與價值,于是人生就被確實肯定而圓滑進行了。假使人生的進行不像山坡而像風琴的板,由 do 忽然移到 re,即如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變成青年;或者像旋律“接離進行”地由 do 忽然跳到 mi,即如朝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驚訝、感慨、悲傷,或痛感人生的無常,而不樂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漸”維持的。這在女人恐怕尤為必要:歌劇中,舞臺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將來火爐旁邊的老婆子。這句話,驟聽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認,實則現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漸漸”變成的。 人之所以能堪受境遇的變衰,也全靠這“漸”的助力。巨富的紈绔子弟因屢次破產而“漸漸”蕩盡其家產,變為貧者;貧者只得做傭工,傭工往往變為奴隸,奴隸容易變為無賴,無賴與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兒……這樣的例子, 在小說中,在實際上,均多得很。因為其變衰是延長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漸漸”地達到的,在本人不感到有什么強烈的刺激。故雖到了饑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貪戀著目前生的歡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變成了乞丐或偷兒,這人一定憤不欲生了。 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則,造物主的微妙的功夫!陰陽潛移,春秋代序,以及物類的衰榮生殺,無不暗合于這法則。由萌芽的春“漸漸”變成綠蔭的夏,由凋零的秋“漸漸” 變成枯寂的冬。我們雖已經歷數十寒暑,但在圍爐擁衾的冬夜仍是難以想象飲冰揮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然而由冬一天一天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夏,由夏一天一天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冬,其間實在沒有顯著的痕跡可尋。晝夜也是如此:傍晚坐在窗下看書,書頁上“漸漸”地黑起來,倘不斷地看下去(目力能因了光的漸弱而漸漸加強),幾乎永遠可以認識書頁上的字跡,即不覺晝之已變為夜。黎明憑窗,不瞬目地注視東天,也不辨自夜向晝的推移的痕跡。兒女漸漸大起來,在朝夕相見的父母全不覺得,難得見面的遠親就相見不相識了。往年除夕,我們曾在紅蠟燭底下守候水仙花開放,真是癡態!倘水仙花果真當面開放給我們看,便是自然的原則的破壞,宇宙的根本的搖動,世界人類的末日臨到了。 “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為恒久不變。這真是造物主騙人的一大詭計!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農夫每天朝晨抱了犢而跳過一溝,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跳過溝回家。每日如此,未嘗間斷。過了一年,犢已漸大,漸重,差不多變成大牛,但農夫全不覺得,仍是抱了它跳溝。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這牛而跳溝了。造物的騙人,使人流連于其每日每時的生的歡喜而不覺其變遷與辛苦,就是用這個方法的。人們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溝,不準停止,自己誤以為是不變的,其實每日在增加其苦勞! 我覺得時辰鐘是人生的*好的象征了。時辰鐘的針,平常一看總覺得是“不動”的,其實人造物中*常動的無過于時辰鐘的針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覺得我是我,似乎這“我”永遠不變,實則與時辰鐘的針一樣無常!一息尚存,總覺得我仍是我,我沒有變,還是流連著我的生,可憐受盡“漸”的欺騙! “漸”的本質是“時間”。時間,我覺得比空間更為不可思議,猶之時間藝術的音樂比空間藝術的繪畫更為神秘。因為空間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廣大或無限,我們總可以把握其一端,認定其一點。時間則全然無從把握,不可挽留,只有過去與未來在渺茫之中不絕地相追逐而已。性質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議,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為一般人對于時間的悟性,似乎只夠支配搭船乘車的短時間;對于百年的長期間的壽命,他們不能勝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顧及全體。試看乘火車的旅客中,常有明達的人,有的寧犧牲暫時的安樂而讓其座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暫時的美譽); 有的見眾人爭先下車,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軋,總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會”或“世界” 的大火車的“人生”的長期的旅客中,就少有這樣的明達之人。所以我覺得百年的壽命,定得太長。像現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們只有搭船乘車時長的壽命,也許在人類社會上可減少許多兇險殘忍的爭斗,而與火車中一樣的謙讓、和平,也未可知。 然人類中也有幾個能勝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壽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們能不為“漸”所迷,不為造物所欺,而收縮無限的時間并空間于方寸的心中。故佛家能納須彌于芥子。中國古詩人(白居易)說:“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國詩人(Blake)也說:“一粒沙里見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手掌里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 一九二五年作
豐子愷散文精選:愿你一生 自在從容 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1975),畫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他一生淡泊、質樸,懷著一顆孩童般的心,珍愛世間一切美的事物。 豐子愷散文平易純樸,童真天然。充滿人生哲理,卻有靜水流深,至簡至真。朱自清,郁達夫,巴金、葉圣陶、林清玄,對其文章和漫畫贊譽有加。 豐子愷散文多次被選入學生教材,成為語文教育典范。 其漫畫幽默風趣,流傳廣泛 ,深受人們的喜愛,爭相收藏。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