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北京市情研究文輯 第三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2884
- 條形碼:9787520392884 ; 978-7-5203-928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市情研究文輯 第三輯 內容簡介
《北京市情研究文輯》(第三輯)由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北京市情研究中心組織編寫,包括“黨史黨建篇”“經濟建設篇”“政治建設篇”“文化建設篇”“社會建設篇”“生態文明建設篇”6個篇章。《北京市情研究文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圍繞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重點問題進行了研究綜述和深入分析,提出了對策建議,力圖為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和各界讀者了解北京市情、研究北京發展提供參考。
北京市情研究文輯 第三輯 目錄
中國共產黨北京黨史宣傳方式的歷史變遷
論北京對中國共產黨創建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在密云的奮斗歷程與經驗啟示
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朝陽區東湖街道“紅色物業好管家”的探索與實踐
二 經濟建設篇
北京市金融業“十三五”總結與“十四五”展望
供需雙維度下門頭溝區產業結構特征分析及優化方向
“十四五”北京高質量吸引外資路徑研究
“十三五”北京低收入農戶脫低攻堅實踐與反思
京津冀科研合作研究——基于科研合作論文的統計分析
三 政治建設篇
北京市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的歷程與發展
城鄉基層治理的實證研究——基于北京市門頭溝區鎮街基層治理群眾滿意度分析
論國家政權建設視角下的基層治理——以北京市“接訴即辦”實踐為例
西城區“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效果評估研究
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現實困境及路徑探索——以北京豐臺區王佐鎮為例
四 文化建設篇
北京中軸線申遺:變化與收獲
北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歷程、現狀與路徑
“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公共圖書館發展研究
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發展的現狀與思考
北京海洋文化遺產的傳承與活化——以北京東岳廟海神殿為例
古都與京味——民國中期北京文化形象的生成與建構
區域歷史文化助推鄉村治理的實踐與思考——基于北京市豐臺區的調研
五 社會建設篇
北京人口發展變遷研究——基于七次人口普查數據
高房價高租金背景下北京新市民居住狀況研究
推動物業參與社區治理的實踐探索——以海淀區萬壽路街道“民情驛站”為例
共建型治理:北京農村志愿服務困境研究
海淀區城鄉融合發展中的鄉村振興研究
懷柔科學城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群眾參與城市社區治理的現狀與思考——基于北京市密云區的實踐
六 生態文明建設篇
發達國家碳排放與能耗雙達峰經驗對北京的啟示
北京低碳發展經驗與展望
海淀區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融入中關村科學城發展
“兩山”理論創新實踐的有利因素與轉型模式——以北京市懷柔區為例
海淀區氣象服務實踐的探索與思考
后記
北京市情研究文輯 第三輯 作者簡介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北京市市情研究中心是融市情文獻收集和研究于一體的學術機構。經北京市編制辦公室批準,1997年3月“北京市情資料中心”正式成立。2002年,更名為“北京市市情研究中心”。中心現有研究人員22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博士4人,自成立以來,完成各級各類課題50余項,參與編輯圖書20余部,發表論文100余篇。1997年始,中心每年編輯《北京市情數據手冊》,已連續發行23年,在北京市黨員干部中有廣泛的影響力。中心主辦一本刊物《觀園》(雙月刊),為以原創文章為主的學術性內刊。2015年始,中心每年編輯《北京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成果匯編》,2019年改版為《北京市情研究文輯》。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