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原始的視角:高等藝術教育的社會性別取向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5418
- 條形碼:9787513935418 ; 978-7-5139-354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原始的視角:高等藝術教育的社會性別取向論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的現實需求,嘗試構建藝術教育學科與“社會性別”研究的人文社會科學的互動研究。研究采用觀察法、訪談法、案例分析法、質的研究等方法,確立以社會性別取向實施高等藝術教育為研究對象的專項研究。內容包括:社會性別思想介入高等藝術教育、以社會性別審視的高等藝術教育形態、社會性別群體在藝術從業中的社會行動選擇、高校社會性別藝術教育實踐等。
原始的視角:高等藝術教育的社會性別取向論 目錄
一、本書的背景
二、本書研究目的與意義
三、本書思路與主要內容
**章 社會性別思想介入高等藝術教育
**節 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的現實需求
一、理解高等藝術教育的學科新秩序
二、高等藝術教育需要推進的動力指標
第二節 社會性別因素介入的高等藝術教育選擇
一、社會性別成為深化高等藝術教育的命題
二、高等藝術教育選擇社會性別介入的四個取向
三、性別因素關注的藝術教育比較
第二章 以社會性別審視的高等藝術教育形態
**節 性別個體的藝術生存社會化途徑
一、制度環境與性別個體藝術生存社會化差異
二、性別個體接受的高等藝術教育類型與社會化程度
第二節 社會性別高等藝術教育的要素與環節
一、高等藝術教育要素與性別角色的社會分層關聯
二、高等藝術教育環節中的師生性別角色模板
三、確立以個體與群體為視角的社會性別高等藝術教育研究
第三章 社會性別群體在藝術從業中的社會行動選擇
**節 藝術職業中的性別群體
一、性別群體的社會行動條件
二、性別群體左右的藝術功能
第二節 性別群體的調控性互動行為
一、性別群體成為調控藝術文化的動力因素
二、群體互動生產的社會性別范疇
第三節 性別群體行動水平反映藝術教育成效
一、藝術教育社會行動實踐案例
二、把握社會性別高等藝術教育實施主線
第四章 高校社會性別藝術教育實踐
**節 高校藝術教育環境中的社會性別反應
一、政策中的性別教育內容
二、藝術學科中的兩性差異
三、高校藝術教育起點與結果中的社會性別悖論
第二節 設計高校社會性別藝術教育方案
一、增設高校藝術課程的社會性別內容
二、探索社會性別的一般認識與公共藝術教育
三、充實社會性別的發生認識與藝術基礎教育
四、拓展社會性別的反應認識與藝術創作教育
五、完善社會性別的發展認識與藝術生存教育
第三節 高校社會性別高等藝術教育的價值取向
一、引領“不同而和”的高校藝術特色教育觀
二、更新高校社會性別藝術教育實驗空問
第五章 社會性別影響的高等藝術教育自覺
**節 高等藝術教育需要效能聚焦
一、增強高等藝術教育理論引領實踐的功能
二、提升高等藝術教育學反省與批判的意識
三、更新評估藝術學科人才培養成效的指標
第二節 營造共同研究高等藝術教育問題的學術部落
一、集結高等藝術教育專項研究的學術共同體
二、打造師生聯合社會行動傳播的學派
結論
參考文獻
插圖目錄
附錄
后記
原始的視角:高等藝術教育的社會性別取向論 作者簡介
楊夢婉,1986年生于湖北。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博士、文學碩士、文學雙學士。北京交通大學出站博士后。現為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媒體與設計藝術系副主任、美育中心執行主任,中國藝術學科研究生教育聯盟副秘書長,中國書畫研究院學術中心辦公室主任,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藝術教育學、美術歷史及理論、視覺文化研究。在《美術與設計》《藝術百家》《藝術學界》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參編《美術鑒賞》《中國當代文藝思潮研究》《現代教師十大素養》等高等院校通用教材。參與“201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當代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生成研究”“2011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藝術學科體系建設研究”。主講《中外美術史》課程獲第一屆北京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