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人乳成分——存在形式、含量、功能、檢測方法(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90172
- 條形碼:9787122390172 ; 978-7-122-3901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乳成分——存在形式、含量、功能、檢測方法(第二版) 本書特色
1.迄今為止國際上首部中文系統介紹人乳成分的出版物。 2.滿足了我國2016年啟動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注冊所需要的有關人乳成分研究基礎資料和科學參考文獻。 3.編寫組大部分人員參與我國863課題人乳成分研究,為建立我國人乳成分數據提供了基礎數據,這些研究結果使本書數據內容更為豐富,為奶制品研發及嬰兒配方食品研發提供了思路和科研依據,助力企業占領研發制高點,贏得先機。
人乳成分——存在形式、含量、功能、檢測方法(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目前**本可利用的較全面的人乳成分中文出版物,書中系統綜述了近半個世紀以來已發表的母乳成分方面的國內外相關研究,總結了母乳喂養的歷史發展進程,突出了母乳成分、存在形式、功能、含量、檢測方法以及相關研究的進展,綜合講述了近年來我國科學家在人乳成分研究中的科技成果和進展,書中除了涉及人們關注*多的營養成分和免疫成分的內容外,還介紹了人乳中微生物的來源與作用、環境污染物,母乳樣品的收集、保存與處理,泌乳量的估計方法以及組學技術在母乳成分研究方面的應用及進展等;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現代分析方法獲得的可靠的可利用數據。本書適合關注或需要母乳成分數據方面的學者,包括涉及人乳和哺乳的營養學者、婦幼營養保健人員、乳品科學家以及嬰幼兒配方食品研發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人乳成分——存在形式、含量、功能、檢測方法(第二版) 目錄
一、為什么要研究母乳成分? 001
二、母乳中營養素的存在形式 003
三、測定方法的選擇 005
四、需要深入開展的研究 008
**篇 母乳喂養 / 011
**章 人類母乳喂養的歷史與發展 012
**節 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的哺乳區別 012
一、乳腺的進化 013
二、不同哺乳動物的哺乳相關特征比較 013
第二節 人類不同歷史時期的母乳喂養 016
一、工業化革命之前 016
二、文藝復興與工業化革命時期 017
三、近百年來母乳喂養的變遷 018
第三節 奶瓶喂養的變遷 020
一、嬰兒配方食品(奶粉) 021
二、奶瓶 024
三、奶嘴 024
四、嬰兒配方食品對母乳喂養率的影響 025
第四節 倡導、鼓勵、推廣母乳喂養 026
一、政府主導推動母乳喂養 026
二、重視世界母乳喂養宣傳周的宣傳工作 026
三、全社會營造母乳喂養的氛圍 026
四、加強人乳成分研究,尤其是初乳,建立我國人乳成分數據庫 027
五、加強對嬰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管 027
第二章 泌乳的生理機制 030
**節 乳房的進化、發育與結構 030
一、乳房與哺乳的進化過程 030
二、乳房發育階段(stages of breast development) 031
三、乳房發育的調節 033
四、乳房的一般結構 034
第二節 母乳分泌的調節 035
一、母乳分泌的開始 035
二、乳汁分泌的維持與調節 036
三、泌乳過程的不同階段和神經反射 037
四、泌乳量充足與否的評價 040
五、延遲哺乳(下奶)的原因 041
第三節 影響乳汁分泌的因素 041
一、內分泌因素對乳汁分泌量的影響 041
二、乳母營養狀況對泌乳量的影響 042
三、乳母其他因素和嬰兒因素對泌乳量的影響 043
第三章 初乳在新生兒發育中的作用 046
**節 人與其他動物的初乳中主要營養成分比較 046
第二節 人初乳營養成分豐富 048
一、蛋白質及含氮化合物 048
二、脂肪與脂肪酸 048
三、碳水化合物和低聚糖 048
四、富含維生素A、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E 048
五、富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 049
六、生長發育相關的激素 049
第三節 初乳含有豐富的免疫活性成分 049
一、啟動新生兒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 049
二、初乳具有廣譜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050
三、初乳富含細胞因子 051
第四節 初乳的其他功能 051
一、預防過敏性疾病和食物不耐受 052
二、減輕新生兒黃疸 052
三、初乳和眼部感染 052
四、初乳和T 細胞活化 052
五、生長和組織修復因子 053
第四章 母乳喂養對嬰兒的益處 056
**節 母乳營養豐富,易于嬰兒消化吸收 056
第二節 我國嬰兒母乳喂養狀況 057
一、我國母乳喂養的總體趨勢 057
二、城鄉差別 058
三、地域與種族差異 059
四、乳母的年齡 059
第三節 喂養方式與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關系 059
一、與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關系 060
二、與兒童超重和肥胖的關系 061
三、與認知、行為、氣質及運動發育的關系 061
四、嬰兒期母乳喂養與兒童認知和行為發育的關系 062
五、嬰兒期母乳喂養與兒童氣質發展的關系 062
第四節 母乳喂養與兒童疾病易感性的關系 063
一、與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感染性疾病的關系 063
二、與過敏性疾病的關系 064
三、與兒童牙齒健康和發育的關系 067
四、與貧血和佝僂病的關系 068
五、對嬰幼兒死亡率的影響 069
第五章 我國人乳營養成分的研究 074
**節 乳母營養狀況對乳汁營養成分影響的早期研究 074
一、乳母膳食與乳汁營養狀況 074
二、營養狀況、乳成分、泌乳量與嬰兒生長發育 075
三、母乳中的無機鹽和維生素含量 075
第二節 我國已開展的人乳營養成分研究 076
一、我國母乳營養成分的區域性研究 076
二、我國已經開展的母乳營養成分相關的其他研究 076
三、母乳中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研究 077
四、母乳中抗氧化和抗感染因子的研究 077
第三節 國內開展的相關母乳成分研究 078
第四節 人乳成分研究展望 079
一、組學研究 079
二、免疫活性成分研究 079
三、生長發育相關的生長因子研究 079
四、人乳低聚糖類調節腸道功能的研究 080
五、人乳樣品儲存時間和條件研究 080
六、母乳喂養兒營養素適宜攝入量的研究 080
七、關注人乳中環境污染物 081
第六章 嬰兒攝乳量及其測量方法學 083
**節 嬰兒攝乳量測量方法 083
一、稱重法 084
二、穩定同位素氘標水法 084
三、抽吸法 085
第二節 嬰兒攝乳量的計算 086
第三節 目前國際普遍使用的嬰兒攝乳量 088
第四節 影響乳汁產量和轉移的因素 088
一、嬰兒因素 089
二、乳母因素 090
第二篇 宏量營養素 / 097
一、蛋白質 097
二、脂肪 097
三、碳水化合物 098
第七章 蛋白質 099
**節 人乳蛋白質組成及含氮化合物 099
一、種類 099
二、乳清蛋白與酪蛋白比值 100
三、含氮化合物 101
四、營養與生理作用 102
五、影響因素 104
第二節 酪蛋白 105
一、膠束 106
二、β-酪蛋白 107
三、κ-酪蛋白 107
四、人乳酪蛋白的生理意義 107
第三節 乳清蛋白 108
一、α-乳清蛋白 109
二、乳球蛋白 109
三、骨橋蛋白 110
四、乳脂肪球膜蛋白 110
五、其他蛋白質 110
第四節 人乳中其他蛋白質以及非蛋白氮 111
一、人乳中酶類 111
二、人乳中的激素 113
三、人乳中非蛋白氮化合物 113
第五節 人乳蛋白質測定方法 113
一、總蛋白質含量 114
二、不同蛋白質組分的測定 114
第六節 展望 115
第八章 氨基酸含量及分析方法 119
**節 人乳中氨基酸分析的常用方法 119
一、氨基酸自動分析法 120
二、高效液相色譜法 120
三、氣相色譜法 121
第二節 人乳中氨基酸含量 121
一、人乳中游離氨基酸和總氨基酸含量 122
二、人乳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122
三、人乳中條件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123
第三節 影響人乳中氨基酸含量的因素 125
一、早產與足月的差異 125
二、哺乳階段的影響 126
三、地區差異 126
第四節 展望 126
第九章 α-乳清蛋白 129
**節 一般特征 129
一、富含人體必需氨基酸 129
二、色氨酸 130
三、半胱氨酸 130
第二節 含量與測定方法 131
一、含量 131
二、測定方法 131
三、影響因素 132
第三節 營養學作用 132
一、參與乳腺細胞中乳糖合成 133
二、抗菌、免疫調節和促進腸道健康作用 133
三、促進礦物質吸收 133
第四節 展望 134
第十章 β酪蛋白 137
**節 β-酪蛋白的一般特征 137
一、人乳β-酪蛋白 137
二、人乳與牛乳β-酪蛋白的比較 138
第二節 β-酪蛋白含量和測定方法 138
第三節 β-酪蛋白的營養學作用 139
一、促進鈣、鋅、鐵等礦物質的吸收 139
二、生物活性肽的來源 140
第四節 展望 142
第十一章 骨橋蛋白 145
**節 骨橋蛋白的一般特性 145
第二節 骨橋蛋白的含量及影響因素 146
第三節 骨橋蛋白的功能 147
一、參與乳腺的發育和分化 147
二、與乳鐵蛋白等協同參與免疫功能發育 147
三、其他功能 148
第四節 骨橋蛋白在嬰兒配方食品中的應用效果 148
一、動物實驗 148
二、喂養試驗 149
第五節 骨橋蛋白檢測方法 149
第六節 展望 150
第十二章 乳脂肪球膜 153
**節 乳脂肪球及膜結構 153
第二節 乳脂肪球膜的主要成分 155
一、磷脂種類和含量 155
二、乳脂肪球膜蛋白組學測定 157
第三節 乳脂肪球膜生理功能 157
一、抗菌/抗病毒/抑菌作用 157
二、調節免疫和促進腸道發育成熟 158
三、與學習認知功能的關系 158
四、補充MFGM 的臨床喂養試驗 158
第四節 展望 159
人乳成分——存在形式、含量、功能、檢測方法(第二版) 作者簡介
蔭士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1997年入選國家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2-2012年,任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食品科技協會理事,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評審委員;獲獎情況,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衛生部科技進步一等獎(4),中華醫學二等獎(1),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等。主編或主譯人衛出版學術專著2部,翻譯原著3部。完成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0余項。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