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西北有高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036666
- 條形碼:9787550036666 ; 978-7-5500-366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北有高樓 本書特色
作者是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作家主要生活在江蘇無錫,一直在基層工作,他一直在進行小說、散文和文學評論的寫作,有作品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學報》《散文選刊》等報刊發表,出版過散文集《桑梓有靈》。他的作品有的是塑造人物形象,有的是描述地域特色,作家通過對小人物的聚焦,傾注了珍貴的悲憫情懷,并依賴文字的溫度,寫出幽暗人性深處的微光,用以照亮個體生命的逼仄空間,從而給予人以生存的勇氣。
西北有高樓 內容簡介
短篇小說集《西北有高樓》,收錄了作者近兩年撰寫的《鄉村郵遞員》《情事》《無相》《空相》《離相》《黑車司機》《西北有高樓》《花箭》《滄浪之水》等16個短篇小說。這些小說擷取從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至當下現實、江南太湖平原的一批小人物的人生斷面,文字質樸,細節描寫、心理描寫豐潤而細膩,題材涉及年少者成長的孤獨與惆悵、年長者情欲的譫妄與掙扎、個體生存的艱辛與煩惱、理想愛情的迷茫與堅守、不同族姓間關系的緊張與矛盾的*后消弭、悟出禪理的人旁觀陷入欲望者的瘋狂與墮落、自然環境惡化對個體生命的侵蝕,以及道德的缺失影響行為抉擇的乖張……
西北有高樓 目錄
兩斤半
情事
人咬狗
西北有高樓
花箭
無相
空相
離相
黑車司機
滄浪之水
遠行客
蝶舞滄海
兩小無猜
哀矜不喜
想入非非
西北有高樓 節選
鄉村郵遞員 歪頭興元 凌興元是光明大隊的郵遞員,負責大隊的送信、發報紙。在他眼里,世間萬物大概小的都是精華,都是珍品。他所在的大隊是全鄉*小的大隊,1000多人,8個生產小隊,2.1平方公里面積。大隊區域小,人口少,自然顯出它的妙處。凌興元常把自己與八一大隊的郵遞員作比較:他8個小隊兜一圈只需花半天工夫;而八一大隊有17個小隊,面積4.3平方公里,郵遞員繞大隊走一圈上半天來不及,還得搭上大半個下午。按公社規定,大隊每天給郵遞員記一個工分。同樣一個工分,凌興元只需走一半的路,付出一半的勞動。 凌興元當上郵遞員與他的歪頭有關。他39歲時被查出患了腫瘤,手術是在縣人民醫院動的。雖說腫瘤是良性的,但病魔不長眼,生得實在可惡,雞蛋大的肉瘤長在頸椎與神經的粘連處。醫生剜除時,不小心觸傷了神經,留下了后遺癥,他的頭顱就一直斜擺著,始終沒直起來過。那年夏天大隊召開蒔秧現場會,大隊干部都到田間去觀摩。凌興元始終落在蒔秧隊伍的*末端。他彎腰立在水田里,兩只手在身前插秧,頭顱眼睛卻始終朝著左前方,動作緩慢,樣子很滑稽。當時的大隊書記是錢松林的前任王書記。王書記和凌興元同在一個村,自小一起玩耍,很要好,好到互相摸屁股的程度,用村里的話形容他倆是“赤卵好兄弟”。王書記見凌興元歪斜著頭吃力地勞作,念他的舊情動了惻隱之心,不久便安排他當郵遞員。 歪頭興元今年59歲,送信已經20年。前些天錢書記見到他,笑吟吟地對他說:“老凌,你幾十年風里來雨里去,恪守職責,功德已圓滿,明年可以回家享清福了!蓖犷^興元臉上擠出笑,頭顱眼睛向著左前方,對錢書記說:“謝謝,謝謝錢書記關心。” 錢書記掉轉身剛走,歪頭興元臉一陰,顯出不悅的神色。他心里清楚,上面有規定,郵遞員做到60歲就要換人。書記的話分明在提早同他打招呼。暗示他到齡要騰出位子由別人來接替。他心里嘀咕:我沒有臉皮厚到占著茅坑賴著不走的地步。但轉而想自己20個春夏秋冬,風里雨里送了半輩子的信,對郵遞員活計產生了感情。要是真退下來閑著,心里虛得要發慌。 歪頭興元的小兒子凌春曉明年將初中畢業。他學習成績差,考高中肯定沒指望。春曉今年14歲,身子還沒有發育,個子矮小,身單力薄,要是讓他下地干農活,有點為難他。歪頭興元心疼兒子,正為工作的事犯著愁,心想要是春曉能進鄉鎮企業上班,活兒輕,收入厚,該多好!可歪頭興元一沒熟人,二沒靠山,誰能幫他進企業?!那天錢書記對他說的話一下子使他開了竅,郵遞員雖說不是金飯碗銀飯碗,要是他退后讓兒子接替郵遞員的位子,那至少也是現成的鐵飯碗。但不知道錢書記會不會同意。他心里沒有一點譜,感覺很茫然。錢書記畢竟不同于王書記,自己和他沒交情。他一向認為王書記和他關系鐵,鐵得勝過自家的親兄弟。 歪頭興元和王書記不但自小有交情,而且還一同經受了階級斗爭的淬煉。有段時光,王書記每晚招呼歪頭興元去他家喝茶扯老空。村里社員買不起茶葉,平時喝的是大麥茶、竹葉茶,甚至還是白開水。只有王書記家喝的是地道的茶葉茶。王書記家的茶是好茶。本地產的碧螺春。歪頭興元初次喝王書記家的茶,感覺有一股苦澀澀的味道。他很心痛,王書記花大價錢買來的茶葉竟是這滋味。喝過幾次后感覺卻不同,微微的苦味之后滋生出一股甜潤潤、甘滋滋的味。王書記將開水徐徐斟入玻璃杯,根根嫩芽舒展得像小姑娘綻出的笑顏,杯里的茶水變得綠瑩瑩,一縷馨香裊裊升起。兩人邊聊天邊品茶。茶過三巡,王書記切入正題詢問他:*近有什么階級斗爭新動向?歪頭興元便一五一十向他匯報白天的見聞。 那時時興抓階級斗爭,王書記要掌握斗爭的動向。歪頭興元領會了王書記的心思,王書記的心思就成了他的心思,也變成了他的責任和義務。歪頭興元成了有心人,每天送信進村入巷時,他*關注的是村里社員的舉動。有次他去何典巷小隊送信,遇見社員老姜。老姜性子耿直,一見他滔滔不絕地炫耀,說自己剛從集市上回來,捉了一頭8斤重的苗豬。那苗豬豬毛發亮,食量大,長勢旺,估計不到半年就可以出售。說者無心,聽者卻有意。歪頭興元知道他全家有4人,前一陣剛出售一頭肉豬,欄里還養著一頭。按規定他家一年只能養兩頭豬,新捉回的苗豬分明是超標。歪頭興元向王書記作匯報,王書記讓治保主任去老姜家查實。之后王書記便在高音喇叭里疾呼:全隊社員同志們,超養牲畜屬于資本主義的尾巴,全體村民必須團結起來,堅決杜絕和鏟除資本主義的尾巴。大隊將開批斗會,犯錯誤的社員要上臺作深刻的檢討,接受群眾的批判……老姜膽子小,書記的話嚇得他瑟瑟發抖,隔天就悄悄提著豬苗去賣掉了。 大隊有一半的社員是竹篾匠,會做竹籃、竹匾、篾席和竹篩,會私下做了竹器去集市出賣。這更是資本主義的尾巴。歪頭興元胸中裝著王書記的心思,每天在村莊轉悠。只要發現誰家門口曬著新刨出的竹絲,他便猜知該家一定在偷做竹器。王書記得了消息,便派治保主任去抄家,將竹刀
西北有高樓 作者簡介
王才興,1963年出生于江蘇無錫,1987年畢業于蘇州大學中文系。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學報》《安徽文學》《伊犁河》《太湖》《散文選刊》《海外文摘》等報刊發表,并在多項評獎中獲獎。出版有散文集《桑梓有靈》。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