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5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57549
- 條形碼:9787020157549 ; 978-7-02-01575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5 本書特色
文壇秘辛,寫作圣經,《巴黎評論·作家訪談5》,繼續帶你進入當代偉大作家的文學生活。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5 內容簡介
“作家訪談”是美國文學雜志《巴黎評論》(Paris Review)持久、有名的特色欄目。自一九五三年創刊號中的E.M.福斯特訪談至今,《巴黎評論》一期不落地刊登當代偉大作家的長篇訪談,初冠以“小說的藝術”之名,逐漸擴展到“詩歌的藝術”“批評的藝術”等,迄今已達四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紀下半葉至今世界文壇幾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訪談已然成為《巴黎評論》的招牌,同時樹立了“訪談”這一特殊文體的典范。
一次訪談從準備到實際進行,往往歷時數月甚至跨年,且并非為配合作家某本新書的出版而作,因此毫無商業宣傳的氣息。作家們自然而然地談論各自的寫作習慣、方法、困惑的時刻、文壇秘辛……內容妙趣橫生,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加之圍繞訪談所發生的一些趣事,令這一欄目本身即成為傳奇,足可謂“世界歷目前持續時間長的文化對話行為之一”。
2012年,經《巴黎評論》授權,簡體中文版“巴黎評論·作家訪談系列”正式推出,《巴黎評論·作家訪談5》是該系列的一輯,共收錄以下十六位作家的長篇訪談:弗朗索瓦·莫里亞克、威廉·福克納、伊夫林·沃、讓·科克托、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伯納德·馬拉默德、詹姆斯·M. 凱恩、田納西·威廉斯、納丁·戈迪默、詹姆斯·鮑德溫、V.S. 普里切特、普里莫·萊維、理查德·福特、伊斯梅爾·卡達萊、莉迪亞·戴維斯、達尼·拉費里埃。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5 目錄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1953)——王宏圖 胡泊 譯
威廉·福克納(1956)——王義國 蔡慧 譯
伊夫林·沃(1963)——張沖 譯
讓·科克托(1964)——林曉筱 譯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1964)——汪雁 譯
伯納德·馬拉默德(1975)——楊凌峰 譯
詹姆斯·M. 凱恩(1978)——馮倩珠 譯
田納西·威廉斯(1981)——張坤 譯
納丁·戈迪默(1983)——姬方盈 臧清 譯
詹姆斯·鮑德溫(1984)——吳琦 譯
V.S. 普里切特(1990)——張旋 譯
普里莫·萊維(1995)——索馬里 譯
理查德·福特(1996)——彭倫 譯
伊斯梅爾·卡達萊(1998)——文敏 譯
莉迪亞·戴維斯(2015)——吳永熹 譯
達尼·拉費里埃(2017)——郁夢非 譯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5 節選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 《巴黎評論》:在某個地方你曾談到小說作為一種完美的文學形式非常偉大,它是各門藝術之王。 莫里亞克:我當時是在贊美我的商品,但是沒有任何一種藝術比其他種類藝術更加高貴。只有藝術家才稱得上偉大。托爾斯泰、狄更斯和巴爾扎克是偉大的,而不是他們所展示的文學形式。 威廉·福克納: 《巴黎評論》:有人認為你作品中太喜歡寫暴力。 福克納:那就等于說木匠太喜歡用榔頭。其實暴力也不過等于是木匠手里的一件家伙。光憑一件家伙,木匠做不成活兒,作家也寫不出作品來。 伊夫林·沃: 《巴黎評論》:這是不是說明您經常潤色、經常實驗? 沃:實驗?天吶,怎么可以!看看像喬伊斯這樣的作家,就明白實驗會有什么結果了。他一開始寫得還不錯的,然后你就看著他帶著滿心虛榮,寫瘋掉了。寫到后來他就是個神經病。 讓·科克托: 《巴黎評論》:當你寫作時,你會想到一個抽象的潛在讀者或者評論者嗎? 科克托:你得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到內在的東西上。一個人一旦意識到受眾,為了受眾而履行職責,這是悲慘的,這是丑陋的。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巴黎評論》:我還有一兩個問題。你認為你的醫學課程以及科學學科對你的詩歌有何影響?威廉斯:科學家對詩人非常重要,因為他的語言對他很重要……當然,對詩人也很重要。我不想偏離主題太遠,不過人們總是讓我說話要準確些。 伯納德·馬拉默德: 《巴黎評論》:真的有人能教……寫作? 馬拉默德:你教的是寫作者——多少表現出一點才華的那些。一開始,年輕的寫作者只是傾倒出自己的才華,但并不太清楚那才華的本質。你要做的,就是拿起一面鏡子,舉到他們的作品前面,然后,在某種意義上,他們能看清自己展示或表露的東西。 詹姆斯·M. 凱恩: 《巴黎評論》:阿爾貝·加繆對您寫作的贊譽,您有何回應? 凱恩:他寫了些關于我的文字——其中多少也承認他的一本書是模仿我的書寫的,他還尊稱我為偉大的美國作家。可是我從沒讀過加繆……對于小說我并不無知,但讀得很少。我不敢讀小說,因為可能會太喜歡某個人的書!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5 作者簡介
《巴黎評論》(Paris Review)是世界著名的文學雜志之一,“作家訪談”則是其持久、著名的特色欄目。自一九五三年創刊號中的E.M.福斯特訪談至今,《巴黎評論》一期不落地刊登當代偉大作家的長篇訪談,初冠以“小說的藝術”之名,逐漸擴展到“詩歌的藝術”“批評的藝術”等,迄今已達四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紀下半葉至今世界文壇幾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訪談已然成為《巴黎評論》的招牌,同時樹立了“訪談”這一特殊文體的典范。 一次訪談從準備到實際進行,往往歷時數月甚至跨年,且并非為配合作家某本新書的出版而作,因此毫無商業宣傳的氣息。作家們自然而然地談論各自的寫作習慣、方法、困惑的時刻、文壇秘辛……內容妙趣橫生,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加之圍繞訪談所發生的一些趣事,令這一欄目本身即成為傳奇,足可謂“世界歷史上持續時間長的文化對話行為之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