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重大慘案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60161
- 條形碼:9787214260161 ; 978-7-214-26016-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重大慘案研究 內容簡介
抗日戰爭期間,為了摧毀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堅持抗戰的物質力量和精神意志,侵華日軍對中國,除新疆、西藏以外,進行了曠日持久的無差別轟炸,屠殺了大量無辜平民,制造了眾多慘絕人寰的重大慘案,犯下了滔天的反人道罪行。本書圍繞重大慘案的史實梳理、時空分布、親歷者心理嬗變、國內國際因應及歷史記憶等展開研究,從多視角透視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重大慘案的面相,在還原歷史事實、揭開歷史真相的基礎上警示世人: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重大慘案研究 目錄
導論
**章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的戰略戰術
**節無差別轟炸戰略的確立及演變
一、 協同協助地面作戰為重點
二、 攻擊政略中樞和戰略要地
三、 空襲防御與協助地面作戰
第二節航空力量的消長與戰術的運用
一、 絕對優勢中迅猛攻擊
二、 獨霸制空權下組拳猛攻
三、 優勢喪失后的防御性進攻
第二章重大慘案的史實梳理與考察
**節次數激增、地域拓寬:
1937年7月—1938年12月
一、 華北:較早淪陷,次數有限
二、 華中:戰略要地,數量領先
三、 華南:失衡分布,匯聚廣州
四、 西南:地域偏遠,云南一次
第二節前線遞減、后方聚集:
1939年1月—1941年12月
一、 華北:淪陷區域,次數極少
二、 華中:戰略樞紐,數量猛降
三、 華南:穩中略降,集聚兩廣
四、 西南:政略中樞,數量猛增
五、 西北:交通要道,從無到有
第三節范圍縮小、區域集中:
1942年1月—1945年8月
一、 華中:次數下降,仍居首位
二、 華南:地域變窄,次數銳減
三、 西南:數量猛降,僅聚云南
第三章重大慘案的時空分布與傷亡人員
**節時間序列的差異與變動
一、 各階段呈不均衡分布
二、 不同年份呈倒“V”字形狀
三、 不同季節和月份差異明顯
第二節多重空間的聚集
一、 向戰略要地集中
二、 向交通線集中
三、 向城市集中
第三節傷亡人員的規模與構成
一、 傷亡人員的規模
二、 傷亡人員的結構第四章重大慘案親歷者的心理與行為
**節由好奇、恐懼到悲痛的嬗變
一、 初遇日機的好奇
二、 轟炸中的恐懼
三、 慘案發生后的悲痛
第二節祈禱神靈與復仇抗爭的交織
一、 祈禱神靈庇佑
二、 堅持不懈抗爭
第三節孝慈仁義與生存爭奪的張力
一、 彰顯孝慈仁義
二、 伴有生存爭奪
第五章重大慘案造成的身心傷害及社會影響
**節剝奪生命與摧殘身心
一、 慘絕人寰的死亡樣態
二、 余生忍受的身心折磨
第二節對家庭、生活、疾病和環境的影響
一、 家庭破碎
二、 生活貧困
三、 疾病流行
四、 環境污染
第六章國民政府、社會各界及國際社會對重大慘案的
因應
**節國民政府對重大慘案的處理
一、 機構的設置與法規的頒布
二、 處置工作的開展及其流弊
第二節社會各界對重大慘案的應對
一、 中共積極應對
二、 民間團體奮力援助
第三節國際社會對重大慘案的反響
一、 美英等國的反應
二、 西方媒體的報道第七章重大慘案的歷史記憶與紀念
**節個體記憶到集體記憶的變奏
一、 個體記憶的表達
二、 集體記憶的生成
第二節國家民族記憶的傳承
一、 設立紀念日及修建紀念設施
二、 開展紀念活動
第三節國家民族記憶到世界記憶的升華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重大慘案研究 節選
前言或書摘試讀 1911年意大利首次使用飛艇對土耳其的軍事目標進行偵查和轟炸。**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齊柏林飛艇對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等地的軍事目標和普通平民進行了空襲,造成大量的平民傷亡,引起人們的極大恐慌。隨后,英國出動大量空軍對德國進行報復。**次世界大戰揭開了人類歷史上無差別轟炸的序幕,因轟炸而喪生的無辜平民不計其數。此后,無差別轟炸戰略被國際社會無限濫用。無論是發動侵略戰爭實施的無差別轟炸,還是為制止侵略戰爭而進行的反轟炸,都給大量的無辜平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抗日戰爭期間,為了摧毀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堅持抗戰的物質力量和精神意志,侵華日軍對中國,除新疆、西藏外,進行了曠日持久的無差別轟炸,屠殺了大量無辜平民,制造了眾多慘絕人寰的重大慘案,犯下了滔天的反人道罪行。這是對無辜平民生命的一場浩劫,這種無差別轟炸暴行同納粹大屠殺、南京大屠殺等暴行同樣殘酷。但是,由于歷史和社會原因,這種暴行一度被國際國內社會集體遺忘。進入21世紀后,日本軍國主義有所抬頭,政府右翼傾向明顯,他們質疑、甚至否認戰爭罪行。此外,當今世界,轟炸平民的行為仍時有發生。因此,加強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重大慘案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學術和現實意義。 **,有助于還原歷史事實、揭露歷史真相。二戰結束后,基于“同罪不究”的原則,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暴行沒有受到應有的審判。因此,長期以來,對國內社會而言,大部分人僅知道南京大屠殺和731部隊細菌戰暴行。對國際社會而言,他們大多數關注二戰中的納粹暴行和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因此,本研究有助于還原歷史事實,揭露事實真相。 第二,有助于深化抗日戰爭史研究。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重大慘案研究,屬于侵華日軍暴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日軍在二戰期間的罪行逐漸受到國際國內社會的關注,其關注重心聚焦于慰安婦問題、勞工問題、被俘軍人問題等。進入21世紀以來,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受到學界高度關注,并取得了豐碩成果。然而,學界對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重大慘案的研究重視程度不夠,目前尚無相關系統性學術成果。因此,本研究有助于深化抗日戰爭史的研究。 第三,有助于揭示罪行、警示未來。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與南京大屠殺一樣,都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慘無人道的罪行。日軍飛機狂轟濫炸制造重大慘案,嚴重違反國際法、破壞人類和平、違背人類道德,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身心傷害。然而,對比德國對戰爭罪行的積極反省,日本卻淡化戰爭罪行,甚至為戰爭罪責開脫、詭辯。“以史為鑒”是歷史學基本的社會功能。因此,本研究有助于揭示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警示世人銘記歷史,維護和平,繼往開來。
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重大慘案研究 作者簡介
吳光會,女,歷史學博士,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西南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和中國抗戰大后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的教學和研究。主研國*級項目4項,主持省部級項目4項,在《中共黨史》《抗日戰爭研究》《黨的文獻》《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期刊上發表論文10余篇,參編著作4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