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處心積慮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47026
- 條形碼:9787305247026 ; 978-7-305-24702-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處心積慮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關于小說藝術的元小說,這是一場針對小說家的陰謀。斯帕克借芙蕾爾之口,講述了身為藝術家,她觀照世界的方式以及她對藝術創作的思考。深層主題雖然嚴肅,但斯帕克為它套上了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且文字詼諧幽默,時常語帶譏諷,輕松吸引讀者與她一起踏上這趟文學兜風之旅。她塑造的女作家芙蕾爾與伍爾夫的理想遙相呼應——獨立維生,有一間自己的房間,依靠寫作獲得成功。芙蕾爾不止一次感嘆:作為一位藝術家、一名女性,生活在二十世紀,感覺真好!盡管經歷了諸多咄咄怪事,可于她而言,不過是豐富了寫作素材。小說*后,她對生活還以漂亮的一腳,高高興興踏上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全書未有一字討論女性獨立,但那鮮活的女性形象已說明了一切。繆麗爾將自己對生活與藝術的看法,注入俏皮、優美的文字,帶領讀者通過藝術的眼睛來世界。 1. 蘇格蘭重要作家繆麗爾??斯帕克代表作。斯帕克被譽為“1945年以來50位偉大英國作家”之一,代表作為《布羅迪小姐的青春》。備受伊夫林??沃、格雷厄姆??格林等作家推崇。
2. 入圍1981年布克獎短名單。
3. 以毫不多愁善感的敘事以及完全和傳統女性美德掛不上鉤的人物設計,講述二十世紀獨立文學女性的倫敦奇遇。
4. 一部探討小說藝術的元小說,書中魔幻現實依照小說情節展開,怪奇、逗趣,又極富洞見與啟發。邀請讀者踏上文學兜風之旅,通過偉大藝術的眼睛看世界。
處心積慮 內容簡介
一心想成為作家的芙蕾爾·塔爾博特,一直游蕩在奇異的倫敦文學圈邊緣,為了謀生,她誤打誤撞成了古怪的“自傳學會”的秘書。學會的召集人是渴望操控人心的昆丁爵士,受他控制的會員都是落魄但自以為是的英倫貴族。昆丁慫恿會員“坦誠”寫下他們的“璀璨人生”,但本就真假參半的傳記素材,還先后受到了芙蕾爾和昆丁爵士的“藝術加工”。藝術與現實,從一開始就糾纏不清。后來,芙蕾爾創作的**部小說手稿被昆丁盜走,虛構進一步照進生活,真實、冰冷的死亡接踵而至……
處心積慮 節選
二十世紀中葉的某一天,我坐在倫敦肯辛頓區一座還沒有被拆掉的舊墓園里,一位年輕的警官離開道路,向我走來。他羞澀地笑著,仿佛要穿過草地,邀我打一場網球。他只是想知道我在干嗎,但很明顯,他也不想那么問。我告訴他,我在寫詩。我請他吃三明治,他不要,說他吃過飯了。他和我聊了會兒天,然后說了再見,說那些墳墓一定都有些年頭了,他祝我好運,還說有人說說話真好。
這是我的一段人生的*后一天,但我當時并不知道。太陽下山之前,我坐在一座維多利亞時期的墳墓的石板上寫詩。我就住在附近的一個客臥一體房里,房子里有一個煤氣暖爐和投幣煤氣灶,灶上有個投幣口,可投入采用十進制前的便士或先令,想投哪種就投哪種,有什么就投什么。我狀態很好。我沒工作。這本來是件令人沮喪的事,但理性地看,其實也沒什么。房東的貪婪也無所謂,他叫亞歷山大,個子矮小。我不愿意回家,怕被他攔住。我不欠他房租,但是,他反復勸我租一個大點的、更貴的房間,因為他看到我的單人間里擠滿了書、報、盒子、袋子和食品,還經常有客人來訪,他們或留下來喝茶,或半夜三更到訪。
房東說我花著單人間的錢,過著雙人間的日子。到目前為止,我還能經受住他的勸說。同時,我對他的貪婪很感興趣。涉及租房問題,人高馬大的亞歷山大太太從來不出面,她決心不讓人們把她當作收租婆。她的頭發總是油光锃亮,剛在美容店做過的樣子,指甲則涂成紅色。她就像另一位租客一樣,進出都會禮貌地點點頭,只是她顯得更高人一等。我微笑回應,內心默默欣賞她。我對亞歷山大夫婦沒有什么不滿,只是不同意他們讓我租一個更貴的房間。即使他把我趕出去,我也不會對他們心生怨恨,我主要是對他們感興趣。在某種程度上,我感覺討厭鬼亞歷山大先生是個中翹楚,經過精挑細選,與眾不同。我不想在回租屋的時候碰到他,但我知道,如果碰上他,我肯定有所收獲。我很清楚,我的內心有個惡魔,特別喜歡看人原形畢露的樣子,不只是如此,不僅是原形畢露,還要暴露更多,更多。
那時候,我有幾個很棒的朋友,有善有惡。我幾乎身無分文,但精神飽滿,因為我剛剛逃出了自傳學會(一個非營利機構)的魔爪,學會里的人認為我不是壞就是腦子有毛病。我會告訴你自傳學會的故事。 那天我坐在肯辛頓破舊的墓園里寫詩,還同一位靦腆的警官交談。那一天的十個月前,我收到了一封信,稱我為“親愛的芙蕾爾(Fleur)”。
“親愛的芙蕾爾”,我出生的時候被冒險地取了這個名字,總是這樣,他們根本不知道你將來會是什么樣子。倒不是說我長得丑,就是覺得芙蕾爾這名字取錯了,可它畢竟是我的名字。有些陰郁的人還叫喬伊(Joy)呢,很多靦腆的人叫威克多(Victor),叫格勞麗亞(Gloria)的人一點也不顯赫,叫安吉拉(Angela)的人卻很物質,一個人在漫長而充滿變化和滲透的一生中,一定會遇到這樣的人。我就遇到過一個叫蘭斯洛特(Lancelot)的人,但我向你保證,他和騎士精神不沾邊兒。
不管怎樣吧,這封信寫道:“親愛的芙蕾爾,我幫你找到了一份工作!……”信寫得很無聊。寫信的是位熱心的朋友,我已經忘記她長什么樣了。我留著這些信干嗎?干嗎?我用粉色帶子把它們捆成薄薄的一疊,按1949、1950、1951這樣歸類。我學過秘書專業;可能我就是覺得,信就應該分類存起來,我確定我當時認為它們有一天會變得很有意思。事實上,這些信本身沒啥意思。例如,在即將轉入二十世紀下半葉之時,有家書店寫信討債,說不給錢就要“采取進一步措施”。當時我欠書店錢。有些店家還比較寬厚。我記得當時我覺得那封威脅采取進一步措施的信挺好玩的,值得保存。可能我給他們回了信,告訴他們我好害怕他們不斷接近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可能我沒有這么做,只是在心里想過。顯然我*終還了錢,因為收據就在那兒,五英鎊八便士九先令。我總是想買書,幾乎所有的賬單都是買書的。我曾經有一個珍本,我在另一家書店用它抵了賬,我不是藏書家,除了內容,珍本的稀缺性對我沒有吸引力。我經常從公共圖書館借書,但也經常逛書店,渴望擁有某些書,例如,《亞瑟??克拉夫詩集》和新版《喬叟文集》,我會同書商交談,賒一筆賬。
“親愛的芙蕾爾,我幫你找到了一份工作!”
我給位于諾森伯蘭的那個地址回了信,陳述了我作為秘書的優點。一周之內,我就搭上了公共汽車去貝克萊酒店接受未來雇主的面試。時間是下午六點,我考慮到是高峰時間,提前到了,他比我還要早,我到服務臺前詢問怎么見他,他從旁邊的椅子上站起來,走了過來。
他很瘦小,但不算矮,白發,臉瘦削,高顴骨,顴骨部位發紅,但臉色蒼白。他的右肩膀比左肩膀靠前,好像總是做著握手的動作,所以,整個人看起來是歪斜的。他有一種氣場,好像在說:我是大人物。他就是昆丁??奧利弗爵士。
我們找了個桌子坐下來喝雪利酒。他問:“芙蕾爾??塔爾博特——你有一半法國血統嗎?”
“沒有,芙蕾爾這個名字只是我媽媽想出來的。”
“哦,有意思……好,對了,我來說明下那份工作的內容。”
……
我現在已經在公寓里,他自己回答了這個問題。“塔爾博特小姐,我不會隨便把任何人請到我家里來。”我回答說,可以理解,大家都一樣。環顧四周,我看不到書,它們都在玻璃柜里。但昆丁爵士對我的回答——“大家都一樣”并不滿意,這樣顯得我和他平起平坐了。他開始解釋,說我沒聽懂他的話。他說:“我的意思是,在這里,我們組成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圈子,我們的目的很特殊,這項工作是絕密。請你記住,我面試了六個姑娘,*后選了你,塔爾博特小姐,請你記住這一點。”此時,他已經坐在豪華的桌子后面,靠在椅子上,半閉著眼睛,雙手抱在胸前,指尖相對。我在桌子的另一邊坐下。
他揮手指著一個巨大的古董柜說:“秘密都在那里。”
我并不吃驚。盡管他顯而易見是個怪胎,并且,我感覺他在做的不會是什么好事,但他的言談舉止沒有讓我感覺到直接的人身威脅。我很警覺,實際上是興奮。我正在寫的小說,我的**部,《沃倫德??蔡斯》,完全占據了我的生活。我發現一件非同尋常的事:在我寫小說的整個過程中,從**章開始,我所需要的人物、情境、圖像和詞語,就這樣出現了,不知從哪里冒出來,進入了我的視野。我是一塊磁鐵,把我需要的經歷吸過來。我并沒有照原樣把它們搬到小說里,我從沒想過把昆丁爵士塑造成他本來的樣子。我從他那里得到的兩樣東西讓我非常高興——他指尖相對的樣子,還有他揮手指著柜子說“秘密都在那里”,這些文字生動展現出他多么想表現自己,多么渴望能相信自己。我可以馬上辭職走人,不再和他見面,也不會想起他,但會帶走這兩樣東西,還有更多。我感覺自己就像他揮手指著的胡桃色柜子,我在心里說道:秘密就在這里。同時,我也關注他。
多年之后,我已經習慣了日常生活中的這種藝術思考,但當時我還不太熟悉。提姆斯太太也出于同樣的原因讓我興奮。她是個糟糕的女人。但我欣賞這種糟糕。我得說,1949年9月的時候,我對于是否能完成《沃倫德??蔡斯》一點把握都沒有。但無論我是否能完成那本書,我都照樣為這些人和事感到興奮。
昆丁爵士繼續向我交代工作。提姆斯太太拿來了郵件。
昆丁爵士沒理她,只對我說:“我吃完早飯才處理郵件,它們太煩人。”(你得明白,那個年代,郵件都是早上八點到,不用上班的人,邊吃早飯邊讀來信,上班的人在公共汽車上讀。)“太煩人了。”在此期間,提姆斯太太走到窗邊說:“它們都死了。”她指的是一盆玫瑰,花瓣掉落在桌子上。她收起花瓣,塞進花盆,然后把花盆捧走了。她邊做這些邊看了我一眼,發現我在看著她。她從我身邊走過,我繼續看著她剛待過的地方,一副目光呆滯、心不在焉的樣子,可能這樣成功騙過了她,讓她相信我不是有意在觀察她,只是盯著她站的地方看罷了,心里在想別的事情。也許我根本沒騙她,這種事情很難說清楚的。她走之前一直嘟嘟囔囔說著玫瑰凋零的事。她很像一位熟人的太太,走路的樣子也像。
我把注意力轉向昆丁爵士,他正等著他的管家離開,兩眼半閉,雙手的姿勢好像要做禱告,胳膊肘搭在椅子扶手上,指尖相對。
他說:“人性是個不可思議的東西,我發現它真的是不可思議。你聽說過一句古話嗎?事實比小說還要離奇。”
我回答說聽過。
記得那是1949年9月的一天,空氣干爽,陽光明媚,我記得我看著窗戶,陽光不時撫摸著棉布窗簾。聽來的東西我記得很牢。當我憶起過去的某次際遇,或者一些舊書信喚起我的記憶,我會一下子想起大量與聽覺相關的印象,然后才是視覺形象。因此,我記得昆丁爵士說話的方式、他的確切用詞和語調。當時,他對我說:“塔爾博特小姐,你對我說的話感興趣嗎?”
“哦,當然感興趣啦。是的,我也認為事實比小說更離奇。”
我本以為他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看不到我把頭轉向了窗戶。我明白,我看著別處是為了捕捉我本能的一些想法。
“我有幾個朋友。”他說完,停頓下來,以便我能理解他的意思。我恭謹地把目光轉向他的話。
“他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都是重要人物。我們成立了一個學會。你懂英國的反誹謗法嗎?親愛的塔爾博特小姐,這些法律可是很詳細、很嚴苛的。例如,不得敗壞一位淑女的榮譽,不是指因為對方是淑女而故意這么做。講述真實的生活經歷,自然會涉及仍然在世的人,真的很難做到這一點。你知道我們做了什么嗎?就是我們這些生活得風生水起的人——我的意思是,我們過著不平凡的一生。你知道我們在為子孫后代記錄真相嗎?”
我說我不知道。
“我們成立了一個自傳學會。我們已經開始寫各自的回憶錄,都是真實的,全部是真實的,只記錄真相。我們把這些回憶錄放在一個安全的所在,等七十年之后,回憶錄里提到的人都不在人世的時候,再解封。”他指著那個漂亮的柜子說。些許陽光透過折疊的棉布窗簾,照在柜子上。我很想去公園走走,趁著昆丁爵士暴露出其他東西之前,細想一下他的性格。
“此類文件應該放在銀行里保管。”我說道。
“是的,”昆丁爵士不耐煩地說,“你說得對。我們的傳記式回憶錄*終有可能放到那里去。但那是將來的事。現在,我不得不說,我的朋友們多數都不擅長文學寫作;而我,在這方面有些天賦,承擔了這方面的工作。當然,他們都是非常杰出的人,無論男女,有豐富的生活經歷,非常豐富。那些天翻地覆的日子和戰后生活啊,讓人難以抱有期望。呃,問題是,我在幫他們寫回憶錄,他們沒有時間。我們組織友好的見面會、聚會、集體活動等。待我們的組織更成熟一些,我們會到我位于諾森伯蘭的家里集中。”
這就是他說的話,我喜歡聽。在穿過公園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回味。我已經把它們記下來了。
處心積慮 相關資料
這是繆麗爾▪斯帕克精巧至極的道德寓言或謎題,蘊含豐富的洞見與智慧,且答案絕不簡單。——A. S. 拜厄特,英國知名作家,著有《占有》
我從頭讀到尾,每一頁都看得很開心——有趣、出其不意且讓人欲罷不能——一部奇異、妙趣橫生的小說。——奧伯龍▪沃,《每日郵報》
這本書讓我們去思考感知的本質,以及我們自以為能了解他人思想的幻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無法跳脫出自我的局限,除非通過偉大藝術的眼睛來看世界。——A. N. 威爾遜,《旁觀者報》
我欣喜若狂地閱讀這本書……鮮活且飽滿,睿智且成熟,精彩的俏皮之作。——《紐約時報》
這趟文學兜風之旅讓人欲罷不能。——《出版人周刊》
一道令人回味無窮的謎題——《新政治家》雜志
處心積慮 作者簡介
繆麗爾??斯帕克(Muriel Spark,1918—2006),蘇格蘭重量級女作家,在世界范圍內亦享有盛譽,代表作有《布羅迪小姐的青春》《駕駛席》(同名改編電影由伊麗莎白??泰勒主演)等。鑒于其在文學文化領域的卓越成就與杰出貢獻,她分別于1967年、1993年獲頒大英帝國官佐勛章與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勛章。2004年,蘇格蘭藝術委員會創立了以“繆麗爾??斯帕克”命名的文學基金。2008年,繆麗爾被評為“1945年以來50位偉大英國作家”之一。 【譯者簡介】
彭貴菊,廣東工業大學副教授。主要譯著有《泄密的心》《一紙瞞天》《夢幻之巔》(合譯)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