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美學新語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17026
- 條形碼:9787308217026 ; 978-7-308-2170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學新語 內容簡介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為“**美學思想研究”(課題號:19BZW032)研究成果。全書從“新”文章,希望讀者在新穎的思想見解中,產生興趣。**章,美學基本理論;第二章,古今審美觀念對比;第三章,中西審美觀念對比;第四章,審美形態;第五章,審美范疇;第六章,美感;第七章,美育;第八章,審美境界。書稿在注重新觀點以及通俗性方面的同時,也有意地組成一個美學理論的框架,讓讀者能夠通過本書大致理解美學的理論體系、美學的相關范疇,以及中西美學的核心思想。
美學新語 目錄
“美”字的美學內涵
美的本質
美是賞心、樂事與良辰好景的總稱
美盲限制了想象
美在憧憬
鮮花總比汽車美
千針萬線有大美
古人“存理滅欲”為后人留下了綠水青山
到底人間歡樂多
中國的祝福之語為什么如此之多?
美麗的中國女孩
美女之美
藝術的門檻從未降低
審美力與審美判斷力
我們不用“腳”走路
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
存在未必需要語言
《周易》與中華民族的“三樂”精神
《詩經》中有沒有愛情詩
高明的《琵琶記》是悲劇嗎?
美感是上天贈予人類*好的禮物
美的體驗是幸福的代名詞
審美必然存在共通感嗎?
動物能夠審美嗎?
聽之以耳,聽之以心,昕之以氣
天生“麗”質難自棄 ‘
成人一定比兒童更懂“事”嗎?
平房與高樓
倫理與契約
手巧比腿長更有意義
*美莫若賞景人
美與善融通的心理學依據
馮友蘭的四個境界
中國的“圣人境界”與西方的“全面發展”
美是生命的呈現
真善美合一的“化境”
參考文獻
后記
美的本質
美是賞心、樂事與良辰好景的總稱
美盲限制了想象
美在憧憬
鮮花總比汽車美
千針萬線有大美
古人“存理滅欲”為后人留下了綠水青山
到底人間歡樂多
中國的祝福之語為什么如此之多?
美麗的中國女孩
美女之美
藝術的門檻從未降低
審美力與審美判斷力
我們不用“腳”走路
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
存在未必需要語言
《周易》與中華民族的“三樂”精神
《詩經》中有沒有愛情詩
高明的《琵琶記》是悲劇嗎?
美感是上天贈予人類*好的禮物
美的體驗是幸福的代名詞
審美必然存在共通感嗎?
動物能夠審美嗎?
聽之以耳,聽之以心,昕之以氣
天生“麗”質難自棄 ‘
成人一定比兒童更懂“事”嗎?
平房與高樓
倫理與契約
手巧比腿長更有意義
*美莫若賞景人
美與善融通的心理學依據
馮友蘭的四個境界
中國的“圣人境界”與西方的“全面發展”
美是生命的呈現
真善美合一的“化境”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美學新語 作者簡介
余群,男,博士,教授,主要從事文藝學和中國哲學研究。曾主持***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1項。已出版學術專著2部,發表論文30多篇。主講的“國學經典導讀”被評為浙江省本科課程。
書友推薦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