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意大利史10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77493
- 條形碼:9787500877493 ; 978-7-5008-7749-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意大利史10講 本書特色
復雜的政治結構、多樣的地域特征、豐富的藝術文化,從地中海世界的興衰中透視意大利。
意大利史10講 內容簡介
從西西里島望向地中海,將意大利置于歐洲歷史變遷與世界交流融合中,梳理整合從羅馬帝國時代至近現代意大利向民主國家轉型的過程。 一部敘事明快凝練的意大利通史。
意大利史10講 目錄
目錄:
第 1 講 多元文化與古代羅馬
1 多元文化的到來與生長 4
2 羅馬的擴大 14
3 帝政時期的意大利 28
第 2 講 三個世界的夾縫之中
1 西羅馬帝國的崩潰與外來勢力的入侵 42
2 意大利王國 46
3 “三個世界”的夾縫 51
4 天主教會的發展 57
第 3 講 中世紀鼎盛時期的北意大利與南意大利
1 城市國家的發展:北意大利 64
2 西西里王國:南意大利 76
3 教皇權與教皇領 87
第 4 講 文藝復興的時代
1 城市經濟的繁榮 94
2 佛羅倫薩與文藝復興 98
3 人文主義者們和藝術家們 107
第 5 講 宗教改革與“五大國”的時代
1 領域國家的形成 124
2 意大利戰爭 131
3 宗教改革與反宗教改革 137
4 “西班牙和平” 144
第 6 講 從巴洛克到啟蒙改革
1 巴洛克時代與巴洛克文化 158
2 經濟結構的轉變 164
3 三場“繼承戰爭”與意大利 170
4 意大利的啟蒙改革 177
第 7 講 復興運動的時代
1 法國革命與拿破侖統治 191
2 維也納體制與復興運動 201
3 意大利的統一過程 213
第 8 講 自由主義時期與國民國家的形成
1 統一國家的課題 229
2 右派政權與左派政權 234
3 克里斯皮時代與“世紀末危機” 244
4 喬利蒂時代 251
5 世紀之交的文化 263
第 9 講 法西斯時代
1 **次世界大戰與戰后的混亂 271
2 法西斯政權的建立 279
3 法西斯體制與意德日締約 287
4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反法西斯抵抗運動 297
第 10 講 意大利共和國
1 共和國的成立與戰后重建 308
2 “經濟奇跡”與中間左派政府的建立 314
3 “鉛色時代” 325
5 冷戰的結束與第二共和國時代 330
后 記
意大利史10講 節選
崇山峻嶺與浩瀚大海環繞包圍著意大利,是它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然而,在歐洲與地中海的歷史長河中,這樣的自然條件不僅完全不能保障其免受外部勢力的侵入;也完全不能保證“統一國家”在這個區域里長久存續。事實上,地理概念、地域概念上的“意大利”雖然由來已久、歷史漫長,但與此相對的、國家概念上的“意大利”卻是在19 世紀后期才形成與產生的,距今也僅有一百五十余年而已。19 世紀中期以前,在意大利這片土地上,中小國家星羅棋布。更有甚者,很多小國完全是由外國君主統治的。這種狀況,才是這片土地的歷史常態。在意大利的歷史中,當今這種完全由“單一國家”統治、管轄全境的狀態才是特異的。 山海包圍的自然環境中,并不必然僅誕生存在一個國家。亞平寧半島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這個半島被比利牛斯山脈、大西洋和地中海包圍,但在這片區域里,不也是有著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個國家嗎?所以說,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其實,就連統一的西班牙也是在 16 世紀時才形成的。而在此之前,今天西班牙的國土上也存在過數目眾多的中小國家。另外,正如加泰羅尼亞州*近的動向所顯示的那樣,西班牙仍然存在一個與國家向心力背道而馳的“運動”。 另外,歷史上曾歸屬于不同國家、不同勢力的地區一度統合,而后又再次出現分裂的事例也是有的。比如,與意大利隔海相望、位于亞得里亞海對岸的前南斯拉夫就是一個例子。在 19 世紀民族主義的萌芽過程中,當地形成了共同的“南斯拉夫人”身份認同意識。**次世界大戰后,南斯拉夫終于成了一個獨立的國家。然而,冷戰體制瓦解后不久,南斯拉夫陷入內戰,并*終解體為六個國家。 事實上,在前南斯拉夫出現紛爭的 20 世紀 90 年代,以地域主義、離心主義為理念的政黨在意大利也是較為活躍的。因此,當時的意大利還曾煞有其事地出現過國家是否會解體的論調。不過,進入 21 世紀以后,分離主義日漸衰退,意大利解體的危機也漸漸得以消減。但是,如果追溯意大利的歷史,同時再反觀意大利周邊國家的狀況,目前也并不能斷言未來的意大利的國家向心力就一定能葆茂永延。 有鑒于此,若僅僅在 19 世紀及 20 世紀前期國民國家史觀的基礎上講述“意大利史”,會顯得十分地有失適當。對于意大利史,應當從“意大利”這個國家、“意大利人”這個民族的形成過程來理解與認識。即便換個視角來認識意大利史,也應將 18 世紀及其以前的歷史作為意大利統一之前的“前史”來理解。
意大利史10講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北村曉夫,1959年出生于東京,日本女子大學文學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意大利近現代史、歐美移民史。 譯者簡介: 李文明 南開大學學士、碩士,日本京都大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代表譯著有《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大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