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書--辨偽與存真:百年來的古書體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8434
- 條形碼:9787547518434 ; 978-7-5475-184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辨偽與存真:百年來的古書體例研究 本書特色
近百年來,隨著出土文獻的不斷涌現,極大地推動了古書成書問題的研究,也促使古書體例成為文獻學、古文字學中重要的一個領域。尤其在近二十年,學者通過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的比勘,在探索古書成書的一些規律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因此系統全面回顧這段學術史已成為研究向縱深推進的臺階。本書《辨偽與存真:百年來的古書體例研究》即全面系統地總結了這段學術史,并輔以古書成書問題的相關個案探討,是古書體例研究領域一部有意義的著作。全書分為古書體例與辨偽、古書與校讎學、古書與出土文獻三個角度的研究,列舉近現代學者對古書研究的觀點、思想、方法,并加以熔鑄提煉,試圖歸納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并舉出大量實證,以窺見古書成書研究的一些門徑,*后一章是作者本人對幾種古書篇章的個案研究,顯示了作者近年來的研究用功所在。 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文獻綜述形式的學術史回顧,能讓人迅速了解近百年來學術界關于古書研究的各個面向、各種思潮、著名人物等等,是相關領域的入門必讀書,能為專深的學習打下廣博的基礎,也適合廣義的文史愛好者閱讀。
新書--辨偽與存真:百年來的古書體例研究 內容簡介
趙爭,上海大學歷史系講師,研究領域為出土文獻與先秦、秦漢史。近百年來,隨著出土文獻的不斷涌現,極大地推動了古書成書問題的研究,也促使古書體例成為文獻學、古文字學中重要的一個領域。尤其在近二十年,學者通過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的比勘,在探索古書成書的一些規律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因此系統全面回顧這段學術史已成為研究向縱深推進的臺階。本書即全面系統地總結了這段學術史,并輔以古書成書問題的相關個案探討,是古書體例研究領域一部有意義的著作。
新書--辨偽與存真:百年來的古書體例研究 目錄
**章 辨偽與考信:古書真偽與古書體例
**節 書愈古者,偽品愈多:梁啟超的辨偽學研究與古書體例
第二節 由疑到信:胡適、傅斯年對疑古辨偽活動的態度轉變與古書體例
第三節 與其辨真偽,無寧考年代:羅根澤的諸子考辨與古書體例研究
第四節 偽書通考:張心瀲對古書辨偽規律的總結與古書體例
第二章 古書自有其讀法:基于校讎學的古書體例研究
**節 讀書當識體而得法:孫德謙的古書體例研究
第二節 古書的體與義:劉咸圻的古書體例研究
第三節 古書自有其讀法:呂思勉的古書體例研究
第四節 目錄之學與古書通例:余嘉錫的古書體例研究
第三章 對古書的第二次反思:簡帛文獻與古書體例研究
**節 對古書的再反思與古典學重建:李學勤、裘錫圭有關古書研究的思考
第二節 由古書辨偽學到古書年代學:鄭良樹、李零的古書體例研究
第三節 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古書成書與古書體例研究的深化
第四章 中國早期文獻的生成與流傳:基于古書成書個案的討論與思考
**節 古書成書研究的概念與模型:以先秦、秦漢《老子》文本與流變為中心
第二節 古書成書的類型學:以冊命文檔與“書”篇生成為中心
第三節 古書成書與重思學術史:以《詩經》文本與漢代《詩》學家派為中心
附錄 辨偽與求真:百年來的古書反思
新書--辨偽與存真:百年來的古書體例研究 作者簡介
趙爭,男,1983年生,史學博士,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2012-2014),上海大學歷史系博士后(2014-2017)。現為南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出土文獻與古書成書、國學經典與傳統文化。在《史林》《史學月刊》《古代文明》《中國典籍與文化》等干Ij物發表有論文若干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