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全科護士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11717
- 條形碼:9787030711717 ; 978-7-03-07117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科護士手冊 本書特色
全科護理也在全科醫學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將公共衛生學與護理學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既強調疾病的預防,又強調患者的護理,*終達到促進健康、維護健康的目的。全科護士的培養正是當前護理專家面臨的新課題,需要整合護理學、行為科學、社會科學多方面等*新成果。
全科護士手冊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6章,分別從一般護理、常見癥狀護理、常見疾病護理、常用檢查及治療護理、急危重癥護理、常用專科操作等方面,全面介紹全科護士需要掌握的護理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護理技能,重點闡述了在全科醫學科、基層醫療、社區照護中內、外、婦、兒及精神科常見疾病的護理,全科護士的工作職責所要求的可獨立地進行評估、分析、診斷、計劃、實施及修正等。全科護士的培養需要整合各臨床專科知識和技術及行為科學、社會科學等方面的近期新成果,并能熟練運用。內容全面,實用性強,強調了護理經驗的總結。本書適用于各級護理人員參閱。
全科護士手冊 目錄
第1章一般護理常規1
**節呼吸系統疾病1
第二節心血管內科3
第三節消化系統疾病4
第四節泌尿系統疾病5
第五節血液系統疾病7
第六節內分泌系統疾病9
第七節免疫系統疾病10
第八節神經系統疾病12
第九節精神科13
第十節婦科疾病14
第十一節兒科15
第十二節腫瘤科16
第2章常見癥狀護理17
**節呼吸困難17
第二節咳嗽、咳痰18
第三節咯血20
第四節惡心、嘔吐21
第五節嘔血、便血23
第六節腹脹24
第七節心悸26
第八節頭暈27
第九節抽搐29
第十節疼痛30
第十一節水腫31
第十二節發熱34
第3章常見疾病護理37
**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7
第二節哮喘40
第三節慢性肺源性心臟病44
第四節慢性呼吸衰竭47
第五節硅沉著病49
第六節肺纖維化52
第七節慢性心力衰竭55
第八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58
第九節高血壓63
第十節各類心臟瓣膜病68
第十一節慢性感染性心內膜炎71
第十二節慢性心包炎75
第十三節心律失常78
第十四節慢性胃炎81
第十五節消化性潰瘍84
第十六節腸結核88
第十七節慢性腸炎90
第十八節慢性肝炎93
第十九節慢性胰腺炎96
第二十節慢性膽囊炎99
第二十一節慢性腎炎101
第二十二節慢性腎衰竭104
第二十三節前列腺增生110
第二十四節泌尿系統腫瘤114
第二十五節慢性貧血116
第二十六節慢性粒細胞白血病119
第二十七節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20
第二十八節慢性淋巴瘤123
第二十九節缺鐵性貧血127
第三十節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130
第三十一節甲狀腺功能亢進癥132
第三十二節甲狀腺功能減退癥135
第三十三節糖尿病138
第三十四節類風濕關節炎144
第三十五節系統性紅斑狼瘡149
第三十六節腦梗死154
第三十七節腦出血158
第三十八節蛛網膜下腔出血162
第三十九節帕金森病165
第四十節重癥肌無力169
第四十一節精神分裂癥172
第四十二節抑郁癥177
第四十三節躁狂癥181
第四十四節癔癥183
第四十五節宮頸炎187
第四十六節盆腔炎188
第四十七節子宮肌瘤190
第四十八節子宮內膜異位癥192
第四十九節上呼吸道感染194
第五十節小兒支氣管炎196
第五十一節小兒肺炎198
第五十二節小兒腸胃炎201
第五十三節乳腺癌202
第五十四節肝癌205
第五十五節結腸癌207
第五十六節胰腺癌210
第五十七節食管癌213
第五十八節胃癌215
第五十九節腎癌218
第六十節子宮內膜癌219
第六十一節宮頸癌222
第4章常用檢查及治療的護理225
**節血液化驗檢查225
第二節超聲檢查226
第三節X線檢查226
第四節CT檢查228
第五節尿常規檢查229
第六節便常規檢查230
第七節痰培養檢查230
第八節磁共振檢查231
第九節PET-CT檢查233
第十節纖維支氣管鏡檢查234
第5章全科醫學急危重癥護理236
**節心搏驟停236
第二節急性左側心力衰竭238
第三節過敏性休克240
第四節癲癇241
第五節急性心肌梗死243
第六節急性胰腺炎246
第七節上消化道出血248
第八節急性腎衰竭250
第九節高鉀血癥254
第十節低鉀血癥256
第6章全科醫學常用專科操作258
**節腸內營養泵灌注258
第二節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維護261
第三節T管引流護理265
第四節膀胱沖洗268
第五節一件式造口袋更換272
第六節胸腔閉式引流瓶更換275
全科護士手冊 節選
第1章一般護理常規 **節呼吸系統疾病 一、休息與活動 1.嚴格執行等級護理活動范圍,每日掌握患者活動量。 2.疾病急性期患者,如有發熱、頻繁咳嗽、咳痰、呼吸困難,應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量。 3.疾病緩解期患者,可下床活動,酌情逐漸增加活動量。 4.明顯缺氧或一般情況較差、嚴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均應嚴格臥床休息,不能過度增加活動量。 二、飲食護理 1.為患者講解飲食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自覺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2.給予高維生素、低熱量、低動物脂肪、低膽固醇、適量蛋白質、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少食多餐、避免過飽及刺激性食物與飲料、禁煙酒。 3.為患者提供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飲食,適當補充微量元素,提高機體免疫力。 4.少食豆類、薯類等易產氣發酵的食物。 5.為中度和重度呼吸困難患者提供流食或半流食。 6.多食蔬菜、水果,并做到粗糧、細糧合理搭配,注意預防便秘。 7.咳嗽、咯血患者,應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增進食欲。 8.監測患者白蛋白、血紅蛋白及體重的變化,以了解患者營養狀況。 9.必要時靜脈補充營養液。 三、用藥護理 1.為患者講解治療用藥的名稱、作用、副作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2.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氣霧吸入時,應注意藥物的副作用,指導患者宜多漱口,觀察患者口腔有無真菌感染表現。 3.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注意藥物過敏試驗及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并注意忌酒。 4.使用茶堿類藥物時,注意觀察有無心律失常、精神失常、驚厥、昏迷等毒性癥狀,一旦發現毒性癥狀,應立即停藥。 四、病情觀察 1.注意觀察患者意識狀態、血壓、心率及心律、脈搏和尿量情況。 2.注意觀察患者呼吸方式和頻率及節律、胸廓運動變化。 3.注意觀察患者咳嗽、咳痰情況,注意咳痰的性質、時間與節律、音色及排痰情況、痰液性狀及痰量。 4.觀察患者皮膚情況,有無發紺,做好脈搏和血氧飽和度監測。 5.注意觀察哮喘患者發作先兆癥狀,如胸悶、鼻咽癢、咳嗽、打噴嚏等,應盡早采取措施,了解患者哮喘的病因和過敏原,避免接觸誘發因素。 6.注意觀察吸氧患者的吸氧管是否通暢,有無扭曲、打折、受壓,吸氧流量是否合理。 五、健康教育 (一)常見專科檢查指導 需做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詢問有無麻醉藥過敏,有無高血壓、心臟病史,有無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完善各項化驗單,注意有無血液傳染病及凝血機制異常,履行告知程序,患者簽字。 (二)正確痰標本的留取 1.常規痰液標本晨起用清水漱口后,深吸氣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潔容器內,標本不小于 1ml,痰液內禁止混入漱口水及食物殘渣。 2. 24h痰標本采集法在廣口瓶內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進食前、漱口后**口痰開始留取,至次晨進食前、漱口后**口痰結束,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內,記錄痰標本總量、外觀、性狀。 3.痰培養標本晨起用清水漱口后,深吸氣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無菌容器內。 (三)心理護理 1.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易引起哮喘患者發作的誘因。 2.鼓勵患者說出對患病的擔憂,分析原因,幫助其減輕思想負擔。 3.建立良好的心態,以面對長期的治療護理。 (四)健康指導 1.保持良好的休息,勞逸結合,加強營養,增強抗病能力,合理飲食。 2.季節交換時避免受涼,流感多發季節少去公共場所,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3.早期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掌握有效的咳嗽、咳痰、排痰方法,以利于排痰。 4.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應遵醫囑堅持家庭氧療和肺功能鍛煉,經常做縮唇式或腹式呼吸。 5.生活規律,戒煙酒,定期門診復查。 (鄧牡紅) 第二節心血管內科 一、休息與活動 1.嚴格執行等級護理活動范圍,每日掌握患者活動量。 2.根據病情分級護理,心功能Ⅰ級、Ⅱ級患者,適量活動,應注意休息;心功能Ⅲ級、 Ⅳ級或有嚴重心律失常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 二、飲食護理 1.按醫囑給予飲食指導。 2.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給予低鹽、低脂肪飲食,少食多餐。 3.心功能不全、水腫患者,應限制水分攝入量并記錄出入量。 4.禁煙酒,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進食腌制類及罐頭等食物。 三、用藥護理 1.使用利尿藥,應準確記錄尿量,觀察用藥效果;長期服用利尿藥,應觀察患者進食情況,注意有無低鉀、低鈉等電解質紊亂征象。 2.使用調血脂類藥物,應注意藥物的副作用,指導患者定期復查肝功能。 3.使用降壓藥時,要按時服藥,定時監測血壓變化情況,防止血壓波動導致的低血壓休克及高血壓危象等并發癥。 4.使用抗凝血類藥物,應遵醫囑不得隨意減藥或停用,使用期間注意觀察有無黑便、血尿或鼻(口)腔出血及其他不適。 四、病情觀察 1.及時觀察有無乏力、胸悶、心悸氣促、心前區不適、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癥狀。 2.注意有無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征象,如脈搏增快、不規則,呼吸困難、夜間不能平臥、煩躁不安等。 3.定時測血壓、血壓過高患者應注意有無高血壓腦病征象,如劇烈頭痛、嘔吐、抽搐等。 4.準確判斷患者意識狀態,及時發現突發心搏驟停狀況。 5.準確記錄出入量,尤其準確記錄尿量,定時測體重,重度水腫有腹水的患者測量腹圍,及時判斷患者水腫及循環負荷情況。 五、健康教育 (一)常見專科檢查指導 1.心臟增強CT前慎選造影劑,履行告知程序及藥物過敏試驗,患者簽字。 2.心血管造影前慎選造影劑,做好皮膚的準備,確認有無造影劑過敏,患者簽字。 (二)心理護理 1.保持情緒穩定、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防止血壓波動。 2.鼓勵患者說出對患病的擔憂,分析原因,幫助其減輕思想負擔。 3.建立良好的心態,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4.組織心臟病病友聯誼活動,用治療成功患者為病友示范,幫助其建立回歸社會、愉快生活的信心。 (三)健康指導 1.保持良好的休息,勞逸結合,合理飲食。 2.按時、按量服藥,不得隨意減量或停藥,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 3.指導患者正確應用洋地黃類藥物及 β受體阻滯藥,注意藥物的毒性反應,定期測血中洋地黃濃度,預防蓄積中毒;注意心率的變化;如出現惡心、嘔吐、黃(綠)視、心律失常,應盡快停藥,及早就醫。 4.心力衰竭患者,注意加強宣傳避孕和絕育的重要性。 5.定期門診復查。 (劉亞華) 第三節消化系統疾病 一、休息與活動 1.嚴格執行等級護理活動范圍,每日掌握患者活動量。 2.沒有癥狀、輕癥消化科疾病患者,可以正常活動,但應該避免劇烈運動及過度勞累。 3.危重、施行特殊檢查和治療的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晚期、急性胰腺炎等患者均應嚴格臥床休息,根據病情需要,分別采取不同體位。 二、飲食護理 1.視病情給予不同飲食護理。 2.禁食患者,給予靜脈或鼻飼營養。 3.定時進餐、少食多餐、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過冷、過熱、過硬、過酸等刺激性的食物;肝功能顯著損害并有血氨偏高或肝性腦病先兆者,應限制或禁止蛋白質攝入。 4.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宜以無渣飲食為宜。 5.消化道急性活動性出血期間,禁食、禁水。 三、用藥護理 1.增強黏膜防御力的口服藥、促進胃動力藥物、抗膽堿能藥,胃潰瘍患者不宜服用。 2.對胃有刺激、破壞胃黏膜屏障的口服藥(如阿司匹林),宜飯后服用。 3.制酸劑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藥物,應在飯后 0.5~ 1h服用。 4.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患者口服藥要研碎后服用,潰瘍病患者抑酸藥宜飯前或空腹服用。 四、病情觀察 1.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2.觀察疼痛的性質、部位、持續時間,以及與飲食的關系。 3.觀察糞便的性狀,以及有無嘔血、便血等情況。 4.準確判斷患者意識狀態、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傾向和休克表現,以及有無腹脹、腸麻痹、脫水等癥狀。 五、健康教育 (一)常見專科檢查指導 需行胃腸鏡檢查患者,履行告知程序,患者簽字;檢查前一日晚餐進食易消化食物,上午檢查的患者檢查當日早上禁食;下午檢查的患者當日早上可飲牛奶,中午禁食;按要求口服清潔劑清洗腸道,一般會在服藥 2h內排干凈,*后排出的糞便為清水樣或黃水不帶糞渣樣,方可檢查。 (二)心理護理 1.保持情緒穩定,防止血壓波動。 2.鼓勵說出對患病的擔憂,分析原因,幫助患者減輕思想負擔。 3.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向患者講解有關疾病的知識,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三)健康指導 1.保持良好的休息,勞逸結合,合理飲食。 2.少食多餐,戒煙、酒。 3.按時、按量服藥,不得隨意減量或停藥、定期門診復查。 4.禁用致潰瘍藥物。 5.若上腹疼痛的節律發生變化或加劇,以及出現嘔血、黑便,立即就診。 (楊震) 第四節泌尿系統疾病 一、休息與活動 1.嚴格執行等級護理活動范圍,每日掌握患者活動量。 2.沒有癥狀,但是尿中有少量蛋白、紅細胞并沒有明顯的腎功能損害的患者,可以正常活動,但應該避免劇烈運動及過度勞累。 3.輕度水腫、蛋白尿較少、血壓沒有明顯增高的患者,可下床活動,酌情逐漸增加活動量。 4.明顯水腫、大量蛋白尿、肉眼血尿、嚴重高血壓、心力衰竭或一般情況差的患者,均應嚴格臥床休息,不能過度增加活動量。 二、飲食護理 1.慢性腎病患者,應根據不同疾病類型進不同飲食。 2.急性腎炎患者,給予低鹽( 2~ 3g/d)、優質低蛋白質 [0.75g/(kg d)]、高維生素飲食;慢性腎炎患者,給予低鹽(< 3g/d)、低脂肪(< 30g/d)、優質高蛋白質(1~ 1.5g/ d)、高維生素飲食。 3.明顯水腫及高血壓患者,應給予低鹽飲食,限制鈉鹽的攝入;少尿、水腫患者,限制水、鈉、鉀、鹽的攝入。 4.大量蛋白尿、腎功能正常患者,應給予優質高蛋白質飲食。 5.氮質血癥患者,用優質蛋白質、高鈣、高鐵、高維生素、低磷飲食,限制植物蛋白的攝入。 6.糖尿病腎病患者,應在糖尿病飲食的基礎上,限制蛋白質攝入。 7.腎臟病患者,合理飲食對于延緩疾病的進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應注意養成長期的治療飲食習慣,注意食物的搭配和制作方法,保證飲食易于消化吸收。 三、用藥護理 1.使用利尿藥,應準確記錄尿量,觀察用藥效果;長期服用利尿藥,應觀察患者進食情況,注意有無低鉀、低鈉等電解質紊亂征象。 2.使用糖皮質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藥等藥物時,應注意藥物的副作用,指導患者做好戴口罩、減少探視等預防感染的措施,觀察患者有無失眠及精神異常表現,有無骨痛等鈣磷代謝紊亂表現。 3.使用降壓藥時,要
全科護士手冊 作者簡介
王慶梅,醫學碩士、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解放軍總醫院護理部主任護師,任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護理部主任;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軍隊傷病員管理科主任。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