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飛鴻眷故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98341
- 條形碼:9787510898341 ; 978-7-5108-983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飛鴻眷故土 本書特色
家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理念和倫理規范,承載著深厚的人文情懷和民族精神。《飛鴻眷故土(上虞鄉賢研究會來信選編)》收錄的家書凝聚著上虞鄉賢的精氣神,是時代的獨特印記,是今后人們探究歷史脈絡和人文風貌的重要依仗,也是上虞一筆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
飛鴻眷故土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鄉賢書信集。書中遴選收錄了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上虞籍人士寫給上虞鄉賢研究會的百多封書信;每一封書信都由原信復印件和錄入的釋文兩部分組成,既展示了濃郁的鄉情,也便于讀者的閱讀,內容涉及家長里短、親友問候等也有為上虞發展出謀劃策的。這些書信的作者有演員、老干部、老戰士、海外游子等,其中88位作者是學者型人才,彰顯出上虞人杰地靈,人才濟濟。
飛鴻眷故土 目錄
丁建江
萬正
王士江
王仁禮
王如松
王泉根
王基銘
王瑞庭
王嘉良
車廣蔭
車益祥
車越喬
貝冠祺
孔柏基
石瀛潮
盧如春
葉謙
田任樸
田沛澤
田建業
田曉蔚
馮建榮
朱新法
朱仰慈
朱旭東
任世瑤
任漢章
任林昌
任柏強
任移遜
任湘舟
齊香羅大岡
許寶文
杜風
杜金炎
杜覺新
杜桐源
楊永法
楊守正
楊金團
李吉生
李武軍
李鴻慶
嚴肅
吳甲選
吳重遠
吳德融
吳慧娟
何陽
何畏
何立明
何紀華
何紹燦
余慰祖
陸嶺
沈者壽
沈曉明
沈惠臣
張杰
陳一心
陳乃圣
陳宏壽
陳紹華
陳洲其
陳樹津
陳音樺陳志強
陳夢熊
陳崎嶸
陳嗣星
陳薇麟
邵明娥
邵益文
孟國元
杭乃敦
范志強
范岱年
范昌運
羅步臻
羅祖琦
羅秋國
羅隨祖
竺安
周麗
周永友
周伯英
周圻身
周國建
周勤之
項永昌
趙洪
趙銓
趙力知
趙宗鼐
趙信成
趙建華
趙新華
柯原
胡士弘
胡公洛
胡序建
胡序威
胡國樞
胡孟崮
鐘伯榮
鐘經緯
鐘群鵬
俞如友
俞學明
施亞西
婁吉
婁井海
郭松義
袁承業
賈立夫
賈麗君
賈松良
夏弘寧
顧浩
顧仁章
錢成章
錢尚志
倪佩鑫
徐文光
徐達生
徐光憲
徐如人
徐執提
徐定松
徐善慶
高汝法
高志平
陶建鐘
黃伯政
黃復得
曹伯銘
曹春曉
曹錫光
戚南強
龔玉和
龔瑞章
章濤
章金萊
景迪云
景益鵬
傅涯
葛煥標
葛繼圣
葛雅梅
董靜之
魯家松
曾鳴
謝晉
程乃珊
管子懷
釋智正
譚虎
潘力強
魏農建
魏紹昌
編后記
飛鴻眷故土 節選
秋強先生惠鑒: 首先致以深深的歉意!其一,2008年贈送的資料上把您的名字寫錯了;其二,迭次寄來資料、賀年卡,均未復信致謝。 今接上虞市宣傳部函,為編《虞籍名士通訊錄》,要我函告詳細地址等。我的根雖在上虞,然而八十一年來只短暫到過上虞三次,更主要的,我不是“名士”,似不應編人通訊錄。但作為上虞籍名人馬一浮的后人,我又很希望了解上虞,多與上虞聯系。故仍遵囑把情況另紙寫上。 另有一事先和您通個氣。我收藏有部份馬老遺墨(多數為詩稿),雖不全是精品,但都是真品,過去有關單位為了宣傳馬老,制作畫冊、光盤、電視片,多次來拍照。特別是這次浙江文史館,基本上全部拍攝了。現在我已81歲了,身體也不是很好,所以想在有生之年對藏品作(做)些安排。我的主導思想是:不賣,無償分贈保管條件好的有關單位。上虞市是考慮單位之一,具體單位是上虞市檔案館。至于贈品內容、數量、手續等待統一考慮。 發信的同時,寄上臺灣廣文書局出版的《馬一浮先生遺稿續編》《三編》各一冊,雖然《馬一浮全集》出版后,此二書即成為“后時”了,但作為一種版本,似亦有保存價值。另拙編《馬一浮詩話》,當時印數少,市場上早已買不到了,我亦只剩三冊,今寄去一冊,請一并查收。致 敬禮 丁敬涵 秋強先生惠鑒: 原約定六月上旬至杭,現因情況有變,需提前到五月底。我定于五月二十六日到杭,二十七日參加有關活動。二十八或二十九請你們到杭州接受捐贈。我將于二十六一二十八之間請人給您打電話,告知具體時間、地點。 現贈品已分好,下面我開一個大目錄給您。 一、照片六十幀 從1900年十八歲時攝于紹興——1967年遺體——2003年有關紀念活動。 二、書法作品十四件 對聯四付(幅);橫幅兩件;題字兩件;條幅六件。 三、詩文稿十六件、19頁。 四、日記二種 1.1903年7月3日——1903年12月12日《圣路易居留之狀況》(一)一本 2.屏風山療養日記(1960年庚子4月23—6月11)四頁(四尺對開) 五、撰并書的碑文、詩歌拓片8件十四頁。 六、臨碑帖等無款散頁五種九頁。 七、記事信封二個。 1.記:中藏父絕筆字(但已無字) 2.記:藏二舅致父函(函在) 八、抄本三冊 1.敬澤堂永懷錄二卷(內文十七篇)一冊 2.越書稿(越縵日記節抄。前后均鈐有“一浮”印)一冊 3.批八字書(首個八字是馬老的)一冊 九、檔案資料十三件。 多數為復印件、油印件、抄件。從1939年復性書院簡章到1980年補開追悼會的綜述。 以上只是個簡目,請你們心里先有個數,贈給后你們開一個詳細清單給我(相當于檔案館的入庫清單副本)。 您平時用手機發短信嗎?如發的話,我們以后也可用短信聯系。不過,因為我聽不見鈴聲,平時只是每天看2—3次,不能及時收到,但我發給您,您能及時收到。反正可以多一個交流渠道。您打座機,我老伴接聽,他腰腿不好,很少出去。 祝好 丁敬涵尊敬的陳會長,您好! 在您的親切關懷下,我成為一名光榮的新鄉賢,倍感榮耀和深受鼓舞。您二十年來嘔心瀝血,為弘揚鄉賢文化搭建起鄉賢會這一精神家園,讓我體會故鄉的牽掛和歸宿。鄉賢是上虞發展的寶貴資源,是宣傳上虞響亮的文化明(名)片。為您帶領的鄉賢會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工作精神點贊! 心中常懷思故鄉,方能仗劍闖天涯。故鄉是一種力量,還是一種信念,更是游子勇于沖鋒的根基!我出生于四季飄香仙果之鄉——丁宅村,自從40年前我考入軍校那刻起,便只身千里之外,但吾心時刻與家鄉相連,無怨無悔獻青春,躬身強軍筑長城。 上虞各行各業的巨大變化和發展,是我們每位鄉賢的驕傲!祝愿家鄉的天更藍,山更青,水更綠,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加幸福!感謝您對我的厚愛,鄉賢精神將永遠鼓勵鄉賢繼續努力! 敬禮 丁建江P3-5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