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醫護理(全國高職高專院校護理類專業核心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29275
- 條形碼:9787521429275 ; 978-7-5214-292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護理(全國高職高專院校護理類專業核心教材) 內容簡介
教材突出中醫護理思維的培養,努力做到中醫護理理論內容經典夠用,文字精煉,通俗易懂;中醫護理方法貼近護理臨床,貼近健康需要,簡單易行,實用有效;中醫護理技術彰顯傳統特色,操作方便,易于學習推廣。教材每章之前設有學習導引,章節中設有想一想、練一練、重點回顧等模塊,既可以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提高教學效果,又可以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實用性和前沿性。教材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章節中設有配套的網絡增值服務資源,學生可以通過掃描章節中的二維碼在移動終端上學習和練習。
中醫護理(全國高職高專院校護理類專業核心教材) 目錄
**章 緒論
**節 中醫護理發展簡史
一、中醫護理的起源(遠古時期)
二、中醫護理的初步形成(夏-春秋時期)
三、中醫護理理論體系的確立(戰國-三國時期)
四、中醫護理的發展(魏晉-五代時期)
五、中醫護理的充實(宋金元時期)
六、中醫護理的成熟(明清時期)
七、中醫護理學科的獨立和蓬勃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
第二節 中醫護理基本特點
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施護
第二章 陰陽五行
**節 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概念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護理中的應用
第二節 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護理中的應用
第三章 藏象
**節 五臟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腎
第二節 六腑
一、膽
二、胃
三、小腸
四、大腸
五、膀胱
六、三焦
第三節 奇恒之腑
一、腦
二、女子胞
第四節 臟腑之間的關系
一、臟與臟之間的關系
二、臟與腑之間的關系
三、腑與腑之間的關系
第四章 氣血津液
**節 氣
一、氣的概念
二、氣的生成
三、氣的運動
四、氣的分類
五、氣的功能
第二節 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運行
四、血的功能
第三節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第四節 氣血津液之間的關系
一、氣與血的關系
二、氣與津液的關系
三、血與津液的關系
第五章 經絡與腧穴
**節 經絡
一、十二經脈
二、奇經八脈
三、經絡的生理功能及經絡學說的應用
第二節 腧穴
一、腧穴的分類
……
第六章 病因病機
第七章 診法
第八章 辨證
第九章 防護原則
第十章 生活護理
第十一章 情志護理
第十二章 用藥護理
第十三章 飲食護理
第十四章 體質護理
第十五章 針刺法
第十六章 艾灸法
第十七章 拔罐法
第十八章 刮痧法
第十九章 刺絡法
第二十章 推拿法
第二十一章 耳穴壓豆法
第二十二章 足療法
實訓指導
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自測表
參考文獻
**節 中醫護理發展簡史
一、中醫護理的起源(遠古時期)
二、中醫護理的初步形成(夏-春秋時期)
三、中醫護理理論體系的確立(戰國-三國時期)
四、中醫護理的發展(魏晉-五代時期)
五、中醫護理的充實(宋金元時期)
六、中醫護理的成熟(明清時期)
七、中醫護理學科的獨立和蓬勃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
第二節 中醫護理基本特點
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施護
第二章 陰陽五行
**節 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概念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護理中的應用
第二節 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護理中的應用
第三章 藏象
**節 五臟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腎
第二節 六腑
一、膽
二、胃
三、小腸
四、大腸
五、膀胱
六、三焦
第三節 奇恒之腑
一、腦
二、女子胞
第四節 臟腑之間的關系
一、臟與臟之間的關系
二、臟與腑之間的關系
三、腑與腑之間的關系
第四章 氣血津液
**節 氣
一、氣的概念
二、氣的生成
三、氣的運動
四、氣的分類
五、氣的功能
第二節 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運行
四、血的功能
第三節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第四節 氣血津液之間的關系
一、氣與血的關系
二、氣與津液的關系
三、血與津液的關系
第五章 經絡與腧穴
**節 經絡
一、十二經脈
二、奇經八脈
三、經絡的生理功能及經絡學說的應用
第二節 腧穴
一、腧穴的分類
……
第六章 病因病機
第七章 診法
第八章 辨證
第九章 防護原則
第十章 生活護理
第十一章 情志護理
第十二章 用藥護理
第十三章 飲食護理
第十四章 體質護理
第十五章 針刺法
第十六章 艾灸法
第十七章 拔罐法
第十八章 刮痧法
第十九章 刺絡法
第二十章 推拿法
第二十一章 耳穴壓豆法
第二十二章 足療法
實訓指導
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自測表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中醫護理(全國高職高專院校護理類專業核心教材) 作者簡介
從事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教學工作40年,編寫各類專業教材34部。其中主編14部,副主編14部,參編6部。發表專業論文80余篇。有深厚的中醫理論基本功,有較扎實的文字功底,有豐富的教學臨床經驗,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責任心強。具備教材主編經歷和經驗。其中本人主編的高職高專護理專業三年制和五年制的《中醫護理》教材,分別獲得教育部首批和第二批公布的十二五規劃教材。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