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為世界排序 宋代的國家與社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05794
- 條形碼:9787522505794 ; 978-7-5225-0579-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為世界排序 宋代的國家與社會 本書特色
宋,一個面臨復雜挑戰的朝代,其人口和私營經濟超過了政府的管理能力,一系列少數民族政權對其虎視眈眈。宋代的知識精英,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他們思考和爭論——如何指責或者規劃社會變革?如何想象或者創造制度?如何看待政治活動和機構在社會中的地位? “海外中國專題研究叢書”由學界知名“動手派”劉東主編,收錄漢學研究專家推動海外漢學研究范式轉移的專題研究論文,提供更完整的中國研究視角和參考。九州出版社出品,敬請期待。
為世界排序 宋代的國家與社會 內容簡介
1986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舉辦的“宋朝經世思想與行動學術研討會”,海外著名宋史研究專家群賢畢至,在政治史、制度史與思想史交匯的層面,討論宋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對國家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思考和所做的努力。這次會議影響了海外宋史研究范式的轉移,也產生了這本關于宋代治國方略的學術論文集。
為世界排序 宋代的國家與社會 目錄
導 論 謝康倫 韓明士
1 蘇洵的治國之道思想 賀巧治
2 茶馬貿易與青苗法:1068—1085 年新法期間的國家權力和經濟實干主義 史樂民
3 政府、社會與國家:論司馬光與王安石的政治理念 包弼德
4 朱熹的歷史觀 謝康倫
5 鄉曲與福利:朱熹的社倉理論與實踐 萬志英
6 作為南宋治國之道的義莊 萬安玲
7 南宋救荒觀中的道義與正己 韓明士
8 作為批評者的歷史學家:李心傳與南宋治國之道的困境 賈志揚
9 魏了翁治國之道思想的受挫 劉子健
10 真德秀與治國之道 狄培理
引用書目
譯后記 · 補記
為世界排序 宋代的國家與社會 節選
……我們可以說,北宋人和南宋人關于國家地位的觀念差異極大……北宋的政治思想家和行動者們認定,或者說認為,政府,尤其是朝廷,可以讓天下重新變好,或者至少能讓天下變得更美好。他們在朝廷能夠做多少、如何做的問題上意見不一,但他們認為,改善天下的行動(政治行動),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來自政治中心的行動,這是理所當然的。而南宋人對中央政治和制度的看法遠沒有那么樂觀,也沒有那么雄心勃勃,正如萬志英(Richard von Glahn)和包弼德在本書中特別指出的那樣。對某些人來說,以國家為中心的“實干”(activism)想法的改變,意味著從對政治和制度采取行動的努力,轉變為致力于提升自我修養;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宋學”在后世才廣為人知,并受到后人的嚴厲批評。但對其他人來說,“內轉”(inwardturn),反而在社會責任以及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帶來了新的哲學和道德深度。我們認為,對其中許多人來說,脫離政治中心意味著對新的、不同類型和層次的政治或社會行動的關注;而其他人,首先關注的仍然是國家的制度和行為,盡管如此,他們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方法上,顯示出不太重視北宋人對之持樂觀態度的中央集權主義。 ……宋朝在采礦、冶金、軍備和航海技術方面的早熟發展,部分原因是為了抵御草原上能征善戰的騎兵,而宋朝對政權間貿易異常積極的推動,則是為了提供急需的收入和諸如馬匹等重要的外來商品。后來的王朝免于競爭壓力,卻也為這種相對自由付出了代價:隨著14 世紀中葉元朝的崩潰,草原不再對中原王朝構成可怕的威脅——正如伊懋可(Mark Elvin)對整個明清時代的看法,以及魏斐德對清政府的看法——缺乏強大的外部競爭者,古代中國*后兩個王朝養成了自給自足和孤立主義的意識,導致了政治停滯和技術裹足不前。 ……我想指出,國家與占主導地位的精英之間關系的變化,是中國政治經濟轉型的一個潛在因素。沿用杜希德和郝若貝的研究,我在本文開篇提出,從晚唐到北宋,經濟實干主義是由職業官僚精英的崛起推動的,他們依靠服務政府獲取權力和收入,因此受益于政府活動的擴大。郝若貝已經證明,從8世紀以來,精英權力結構的長期社會、經濟和人口變化,由于新法及其后果引發的激烈朋黨權力斗爭而加劇,這使得專業精英家庭為保證其后人政治生涯而使用的正式組織策略失效。隨著黨爭和政治清洗的加劇,國家世襲精英階層的獨立家庭,日益放棄其權力所依賴的內婚制和職業專門化,并采取與地方士紳相同的職業多樣化以及地方社會、經濟和政治鞏固戰略。郝若貝總結道,11 世紀晚期和12 世紀初,“由那些專職于官府的家族組成的專業精英這一具備凝聚力的身份群體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眾多地方士紳宗族的涌現,他們鼓勵自己的子弟從事不同職業,而出仕只是一種可能的職業選擇”。
……
為世界排序 宋代的國家與社會 作者簡介
編者謝康倫(Conrad Schirokauer,1929—2018),耶魯大學歷史學學士,斯坦福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紐約市立大學教授。主要從事中國中古儒家尤其是朱熹思想研究。
編者韓明士(Robert P. Hymes),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主要研究中國中古史、社會文化史、社會網絡、家庭與親屬關系。其《道與庶道:宋代以來的道教、民間信仰和神靈模式》已出中文簡體版。
譯者劉云軍,山東萊州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副教授。目前從事宋代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民間信仰研究、海外漢學著作(側重宋代)的譯介等,譯著頗豐。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