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傷寒淺析:師徒臨證問答實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223285
- 條形碼:9787515223285 ; 978-7-5152-232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傷寒淺析:師徒臨證問答實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師生問答的形式,對《傷寒論》的398項條文進行了深入分析,其中不乏作者讀到的個人見解及臨床實踐經驗,通俗易懂,博采眾長,有很好的的理論和臨床的指導意義,便于廣大中醫臨床工作者及愛好者學習。
傷寒淺析:師徒臨證問答實錄 目錄
傷寒淺析:師徒臨證問答實錄 節選
《傷寒淺析:師徒臨證問答實錄》: 【提問】小青龍湯在臨床中用于喘、咳的治療,那么它究竟是更適合喘還是咳? 【回答】實際上小青龍湯更適合咳癥,而不是大家通常認為的喘癥,條文中“咳而微喘”就是以咳為主,在臨床上真正等到患者喘了之后用小青龍湯效果是不好的。此方還是主要針對伏飲,所以運用范圍也是非常廣泛,比如伏邪伏痰在內,可以用小柴胡湯去參、棗、草,加上姜、細、味,這就是小柴胡合小青龍湯,療效是非常顯著的。臨床中可以看到小青龍湯證患者多咯吐大量的白色泡沫痰,但并不是說小青龍湯證必須有痰,伏飲在內并不是一定要通過痰的方式表現出來,還可以有很多別的表達方式,比如背心涼、過敏性鼻炎、關節積液,所有伏飲致病都屬于小青龍湯的證治范圍之內。《金匱要略》中言小青龍湯主要治療的是溢飲,不過我們已經分析了伏飲之人皆可用之,只是要有加減變化,而加減中尤為注意方中三味主藥定不可變,變了就不再是小青龍湯。小青龍湯的加減法很多,比如姜、細、味加柴、芩,雖都未用整方,但這就是小青龍湯合小柴胡湯的思路。祝諶予先生的過敏煎也可以在里面看到這一合方的影子,而這個方對于過敏性鼻炎非常有效。 【提問】小青龍湯不加減可不可以治療發熱? 【回答】是可以的,我們前面一直講方中的核心藥物姜、細、味,但不要忽略了它的原方仍然有麻桂合劑的成分,所以是可以不加減治療發熱的。 【提問】小青龍湯為什么不加杏仁?加減法中為什么可以去麻黃? 【回答】這個問題有爭議。一部分人是非常不認同去麻黃的,他們認為麻黃在其中扮演著平喘的重要角色,我們前面說小青龍湯“拔腎根”,主要就在于這一味麻黃的作用。我以前在某醫院進修時,看到很多醫生將小青龍湯作為慢阻肺患者的主要用方,但后來他們發現有一部分患者用了小青龍湯之后痰飲不消,反而越來越多,*后只能轉入ICU治療。通過大量臨床實踐總結后,我們確認這就是小青龍湯“拔腎根”的結果。此痰由腎而生,自下而上,所以我們在加減中常常去掉麻黃,去掉麻黃的同時可以加上杏仁,仍然可以起到止咳之用。臨床中碰到年齡很大、骨質疏松、血氧飽和度低的這類患者,一定不能草率“拔腎根”,而是要早早去掉麻黃,以防后患。“拔腎根”還有兩種表現,一為呃逆,此情況在臨床中常有發生,上一條文中也有提到“或噎”,原文中早已給出相應加減法,“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另一種表現是心慌,《金匱要略》中記載了服小青龍湯后的一系列病情及處方就是在詳細闡述此種情況,“青龍湯下已……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這就是對于心悸者的治療辦法。后面又有復咳之人,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干姜、細辛治療,方中看得出姜、細、味齊備,等于又回到了小青龍湯的思路。事實上桂苓五味甘草湯也是小青龍湯的一個變方,后面又言“復冒而嘔”就再加半夏進去,服后若是有水腫則加杏仁進去,再服后若有“面熱如醉”加大黃。這一系列完整的病程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加減方法。看完之后我們應該明白,小青龍湯也是可以加大黃的。我非常佩服劉渡舟先生對于水證的辨別,他的見解非常獨到,比如以水色、水斑等等辨其內有水氣,我們臨床中可以參考這套辦法。 【提問】小青龍湯和大青龍湯的區別是什么? 【回答】我們分析方子首先對比藥物,大青龍湯中麻黃用六兩,小青龍湯中麻黃用三兩;大青龍湯麻桂比例為3:1,麻黃湯中麻桂比例為3:2,小青龍湯中麻、桂、芍的比例則為1:1:1。芍藥可以緩解麻黃的一部分力量,加上小青龍湯中麻黃的比例較低,因此它的麻黃之力較弱。*強的麻黃劑應該是大青龍湯,次之是麻黃湯,*弱是小青龍湯。這又是一個實人用方、虛人用方的區別,大青龍湯證實為太陽陽明合病,小青龍湯證實為太陽太陰合病。我們常講實則陽明,虛則太陰,在這里就有具體體現。陽明線是麻杏甘石湯一大青龍湯,太陰線則是桂枝湯一陽旦湯一小青龍湯。 張錫純外號張石膏,大家都說他是石膏之王,他常用的一個方子就是小青龍加石膏湯。這個方其實是一個過渡方,用于小青龍湯與白虎湯的中間過渡,兼有小青龍湯證和白虎湯證的患者就加石膏。小青龍湯的對立方是白虎湯,這是陶弘景的一個思想,以腎立極,此為五行立極法,左為小青龍湯,右為白虎湯,上應朱雀為黃連阿膠湯,下應玄武用真武湯。他的一系列思想主要體現在《輔行訣》中,此處不一一敘述了。張錫純創立從龍湯,“從”即是跟從之意,就是專用在服過小青龍湯之后的一個方子,方中包含著石膏、龍骨、牡蠣。石膏在其中可以起到防止“拔腎根”的作用,龍骨、牡蠣能起斂氣不斂邪的作用,這種用藥思路在張錫純的來復湯、既濟湯中皆有體現。 ……
傷寒淺析:師徒臨證問答實錄 作者簡介
萬鵬,1972年7月出生,重慶市北碚區名中醫,碩士學歷,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北碚區中醫院副院長,北碚區人大常委,全國第四批師承學員,重慶市中醫藥高級人才,北碚區青年科技帶頭人,廣州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北碚區中醫藥學會會長,重慶市首席健康知識普及專家,重慶市針灸學會中醫治未病專委會主任委員,重慶市仲景專委會副主委,重慶市名醫傳承專委會副主委。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負責人,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委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委會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經方專委會常務委員。 以課題負責人身份承擔省部級課題1項,廳局級課題共3項。參與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及國家973項目各1項。先后師從國醫大師郭子光及傷寒大師李賽美教授,臨床上善于用“傷寒六經辨證”及“溫病伏邪理論”治療疑難雜癥,在國內、國際中醫學術界有一定影響力。 曾先后受邀在臺北及美國進行學術交流及科普巡講,被中國科協授予“2020年度全國十佳科技志愿者”。在2020年抗疫一線表現突出,被重慶市政府授予“重慶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被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授予“農工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