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時代外國語言文學新發展研究叢書:西方科幻小說新發展研究(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73845
- 條形碼:9787302573845 ; 978-7-302-57384-5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外國語言文學新發展研究叢書:西方科幻小說新發展研究(精裝) 本書特色
該書出版助于該學科和領域的學習者和興趣者尤其是大學生和研究生作為學習和研究的參考。可以更有效地積聚全國外國語言文學的研究力量和資源,融合語言文學的研究力量和資源,調動各相關學術團體的學術研究與合作交流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外國語言文學一流學科建設添磚加瓦。 科幻小說的創作動力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精神異曲同工,體現的是人類對自身能力*原始的愿望與愿景:更快、更高、更強。
新時代外國語言文學新發展研究叢書:西方科幻小說新發展研究(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概述了20 世紀至21 世紀西方科幻小說發展的重點階段,集中討論了2000—2019年歐美科幻小說研究的主要成果。全書分為6 章。第1 章簡述了西方科幻小說的發展概況,包括科幻小說的定義、起源、標志性階段及代表作家和作品。第2 章介紹了科幻小說在馬克思文藝批評理論框架下的意識形態批評、經濟學批評、烏托邦/ 敵托邦研究、科幻電影電視哲學研究等方面的近況。第3 章探討了后人類和后人文主義研究在科幻小說解讀中的價值與意義。第4 章根據時間、空間批評理論在科幻小說研究中的應用,討論了該文類敘 事的區別性特征。第5 章主要介紹了在科幻小說敘事修辭、語言學研究、敘事軌跡和美學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 章總結與展望了西方科幻小說研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動向,分析了新時代西方科幻小說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想象。
新時代外國語言文學新發展研究叢書:西方科幻小說新發展研究(精裝) 目錄
第1 章 西方科幻小說發展綜述 1
1.1 定義 1
1.1.1 科幻小說的定義 2
1.1.2 科學話語與小說敘事 7
1.2 起源與幻想故事 11
1.2.1 起源之爭 11
1.2.2 中世紀的幻想故事 14
1.3 烏托邦小說 16
1.3.1 《烏托邦》與《太陽城》 17
1.3.2 《格列佛游記》 18
1.4 科學浪漫故事 19
1.4.1 《弗蘭肯斯坦》 19
1.4.2 《漢斯 普法爾無與倫比的冒險》 22
1.4.3 《海底兩萬里》 23
1.4.4 《時間機器》 24
1.4.5 未來主義小說及其他 26
1.5 黃金時代與硬科幻小說 28
1.5.1 約翰 坎貝爾 29
1.5.2 艾薩克 阿西莫夫、羅伯特 海因萊因、亞瑟 克拉克 31
1.5.3 弗蘭克 赫伯特與其他 33
1.6 新浪潮與軟科幻小說 34
1.6.1 英國“新浪潮”與反文化運動 34
1.6.2 美國“新浪潮”與人文主義 36
1.7 信息技術革命與賽博朋克 37
1.7.1 控制論與人機關系 38
1.7.2 威廉 吉布森與尼爾 史蒂芬森 39
1.7.3 生物朋克 40
1.8 未來發展趨勢 42
1.8.1 科幻原型創作 42
1.8.2 機構式科幻小說 43
第2 章 馬克思主義批評 45
2.1 理論建構 46
2.1.1 批評的政治立場 47
2.1.2 批評的閱讀模式 50
2.1.3 批評的文化辯證法及其他 51
2.2 政治學批評 55
2.2.1 歐美左派科幻小說 56
2.2.2 作為政治寓言的《鐵蹄》 57
2.3 經濟學批評 60
2.3.1 小說中的經濟問題 60
2.3.2 新經濟模式與科幻小說 62
2.3.3 經濟制度的真實與虛構 64
2.4 社會學批評 68
2.4.1 烏托邦主義 69
2.4.2 批判性烏托邦與敵托邦 71
2.4.3 未來社會的批判 77
2.4.4 烏托邦研究進展 81
第3 章 后人文主義批評 85
3.1 后人類、后人文主義 85
3.1.1 后人類及相關概念 86
3.1.2 批判后人文主義 90
3.1.3 科幻小說中的后人類主題 94
3.1.4 后人類文學研究的跨學科趨勢 97
3.2 賽博朋克批評 100
3.2.1 賽博格與街頭朋克 100
3.2.2 賽博朋克與后現代主義 101
3.2.3 賽博朋克與女性主義 104
3.3 生物朋克批評 107
3.3.1 生物朋克的定義與特征 107
3.3.2 生物朋克與醫學倫理悖論 111
3.4 技術烏托邦和技術恐懼與焦慮 113
3.4.1 技術發展與技術恐懼癥 114
3.4.2 人工智能與技術焦慮 119
第4 章 時間、空間與地理批評 125
4.1 敘事時空體 126
4.1.1 藝術時空體 126
4.1.2 時間形態的文化批評 130
4.1.3 時間旅行的可能性 135
4.2 空間批評 139
4.2.1 空間詩學與空間生產實踐 140
4.2.2 科幻小說的空間結構 143
4.2.3 空間研究的新進展 150
4.3 地球化敘事 156
4.3.1 地球化的三種模式 156
4.3.2 烏托邦小說與環境主義 159
4.3.3 城市基礎設施的敘事意義 161
第5 章 敘事修辭美學批評 165
5.1 敘事修辭批評 166
5.1.1 認知陌生化與新奇性 166
5.1.2 形式、內容與互文性 170
5.2 詞匯隱喻與閱讀協議 174
5.2.1 詞匯與虛擬語氣的敘事功能 175
5.2.2 差異敘事與閱讀協議 178
5.3 敘事軌跡 183
5.3.1 情節公式 183
5.3.2 敘事拋物線 185
5.4 科幻之美 188
5.4.1 新語與新知 189
5.4.2 虛構與猜想 193
5.4.3 崇高與怪誕 199
5.4.4 技術史詩 206
第6 章 結語 211
6.1 發展趨勢 211
6.1.1 跨學科與多元化 212
6.1.2 科幻影視研究 216
6.2 西方中國科幻小說研究 219
6.2.1 中國科幻小說史研究 219
6.2.2 “三體”研究及其他 220
參考文獻 223
術語表 235
后記 239
新時代外國語言文學新發展研究叢書:西方科幻小說新發展研究(精裝) 作者簡介
代曉麗,女,生于1962年11月,重慶郵電大學教授。2011年獲得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學位,2004—2005年美國耶魯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英美文學,出版專著《福克納小說敘事修辭藝術研究》,譯著《博納維爾上尉探險記》,發表科研教學論文十余篇。主持省部級教學科研項目5項,2013年獲得重慶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