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病初期辨治體系重構:善治者先治外感 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66710
- 條形碼:9787513266710 ; 978-7-5132-667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外感病初期辨治體系重構:善治者先治外感 第2版 本書特色
肖教授經過長期實踐,提出外感病初期誤治的原因是辨不清寒熱,辨不清寒熱的原因是現今中醫理論界有一個含義模糊、尚待商榷的風熱表證,而風熱表證的實質是肺熱兼表證,辛涼解表的實質是清宣肺熱。這對提高外感病治療效果有極大意義。
外感病初期辨治體系重構:善治者先治外感 第2版 內容簡介
作者認為,外感病初期誤治的原因是辨不清寒熱,辨不清寒熱的原因是現今中醫理論界有一個含義模糊、尚待商榷的風熱表證,而風熱表證的實質是肺熱兼表證,辛涼解表的實質是清宣肺熱。在現行外感病因理論中,風不是具體的病因,暑的本質是熱,火不是外感之邪,疫癘之氣沒有臨床指導意義,故外感病因可簡化成寒熱燥濕四種。本書據此對外感病初期的辨治體系進行了規范,并對辛涼解表藥和辛涼解表劑進行了重新歸類,以期中醫界在外感病初期誤治的概率大大降低。
外感病初期辨治體系重構:善治者先治外感 第2版 目錄
**章 外感病初期辨治理論的混亂
**節 對教材的質疑
一、《中醫基礎理論》
二、《中醫診斷學》
三、《傷寒論》
四、《中醫內科學》
第二節 流感防治方案
一、2005年衛生部人禽流感診療方案(節選)
二、2007年衛生部人禽流感診療方案(節選)
三、2008年衛生部人禽流感診療方案(節選)
四、2009年衛生部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節選)
五、2010年衛生部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節選)
六、2011年衛生部流行性感冒診斷與治療指南(節選)
七、201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乙型流感防治方案(節選)
八、2013年衛生部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節選)
九、2014年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節選)
第二章 外感病初期誤治的現狀、歷史和原因
**節 外感病初期誤治的現狀
一、外感病初期的誤治普遍存在
二、外感病初期的誤治以濫用寒涼*為突出
第二節 外感病初期誤治的歷史
一、《傷寒雜病論》有關外感病初期誤治的記載
二、《傷寒例》有關外感病初期誤治的記載
三、《千金翼方》有關外感病初期誤治的記載
四、劉完素外感寒邪初期服寒涼藥自誤
五、吳又可所記載的瘟疫初期誤治
六、葉天士關于外感病初期誤治的記載
七、吳鞠通關于外感病初期誤治的記載
八、惲氏三子都因風寒表實誤用辛涼而延誤至死
第三節 外感病初期誤治的原因及分析
一、外感病初期誤治的原因
二、當前外感病初期濫用寒涼的原因分析
附:“葉天士從體質辨治外感病初期”醫案賞析
第三章 現有的辨證體系評述
一、八綱辨證之表里辨證沒有臨床意義
二、衛氣營血辨證質疑
第四章 外感病初期辨治體系重構
**節 外感病初期正確辨治的理論基石
一、辨證論治
二、審證求因
三、表里先后緩急原則
附一:《傷寒論》中表里先后治法歸納
附二:《傷寒論》《金匱要略》中里熱并見“惡寒”的條文
第二節 外感病初期辨治體系的重構
一、外感病病因的規范
二、外感病初期辨證論治的規范
第五章 對“辛涼解表藥”的重新歸類研究
節 薄荷
一、歷代本草對薄荷的認識
二、歷代方書中關于薄荷使用的記載
三、歷代醫案有關薄荷使用的記載
四、歷代醫家對薄荷認識的總結
五、《中藥學》教材中的薄荷
六、討論
七、總結
附:薄荷在本草著作中的記錄
第二節 牛蒡子
一、歷代本草對牛蒡子的記載
二、歷代方書對牛蒡子的記載
三、歷代醫案有關牛蒡子使用的記載
四、《中藥學》教材中的牛蒡子
五、討論
六、總結
附一:牛蒡子鑒定表
附二:牛蒡子本草記錄
附三:吳鞠通、葉天士關于薄荷、牛蒡子治療外感溫病的醫案
第三節 其他“辛涼解表藥”
一、桑葉
二、菊花
三、葛根
四、柴胡
第六章 對“辛涼解表劑”的重新歸類研究
節 銀翹散方證辨析
一、《溫病條辨》中的銀翹散
二、方劑學中的銀翹散
三、銀翹散的實質是清肺熱
四、銀翹散臨床運用研究
附:銀翹散醫案
第二節 桑菊飲方證辨析
一、《溫病條辨》中的桑菊飲
二、《方劑學》教材中的桑菊飲
第三節 銀翹散、桑菊飲現代文獻研究
一、銀翹散
二、桑菊飲
三、現代文獻提取結果討論
第四節 其他“辛涼解表劑”方證辨析
一、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證辨析
二、柴葛解肌湯方證辨析
三、升麻葛根湯方證辨析
第五節 “辛涼解表劑”的重新歸類
一、銀翹散
二、桑菊飲
三、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四、柴葛解肌湯
五、升麻葛根湯
展開全部
外感病初期辨治體系重構:善治者先治外感 第2版 作者簡介
簡介(300字以內):
肖相如,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優秀主講教師,“我最喜愛的教師”;中國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第一位腎病學博士;全國重點腎病專科學術帶頭人;獲“白求恩式的好醫生”稱號。
出生于中醫世家,自幼跟隨父親肖立渭(湖北省仙桃市中醫院名譽院長、全國名老中醫)學醫。1984年考入湖北中醫學院(現湖北中醫藥大學),跟隨李培生、梅國強先生攻讀傷寒專業碩士研究生,1987年考入中國中醫研究院,跟隨時振聲先生攻讀腎病專業博士研究生,成為中國中醫研究院第一個腎病學博士。
長期從事傷寒教學與運用,主要從事腎病臨床治療。